鮑媛
【摘要】現代教學理論的發(fā)展和進步,給課堂教學中對傳統(tǒng)教學問題的研究和突破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教師在新的教學時期需要表現出更高的開放性和教學素養(yǎng),促使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更有效地實踐,使學生在學習中收獲更多體驗和靈感。數學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課程,但在具體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典型問題。對小學數學六年級應用題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
引言
數學和語文其實是有共通點的,它們都來源于生活。有了語文,我們人類有了交流;有了數學,我們有了信息化時代。它們貫穿于我們的整個生活。我們都知道華羅庚,他是中國近代數學的開創(chuàng)人,也被稱作中國的愛因斯坦。數學的學習延續(xù)至今,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在數學課程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類型題,就是數學應用題,它所占篇幅多,分數比重大,但又是最難的一種題型。教師在教學中講的知識往往只能讓學生了解得很淺顯,他們對這類題型還會是模棱兩可,甚至可能會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應用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應用題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建了思考現實問題的框架
盡管實踐教學已經深入人心,但在小學數學知識教學中,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實踐問題依然太少,學生的實踐思維未能有效發(fā)展。應用題是對現實生活問題的抽象和簡要描述,學生通過大量的應用題練習能夠對現實問題形成系統(tǒng)化的思考模式,逐漸學會將現實問題向理論方向轉化,對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素養(yǎng)有著重要價值和意義。但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應試教育模式限制了教師教學思路和學生實踐理念的拓展。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需要在應用題的現實應用中做出更多嘗試。
(二)應用題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了更有效的訓練
應用題解答過程中需要學生保持逐層分析的態(tài)度。但在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教師對涉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內容減少,部分學生對應用題的分析思路不清晰,導致學生對應用題的解答存在畏難情緒。對此,教師需要對應用題的邏輯訓練作用進行積極開發(fā),使學生能夠在解題中按照科學方法論進行積極嘗試,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應用題訓練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素養(yǎng)
應用題存在多樣的題型和改造空間,學生在問題解答過程中需要靈活的思路和解題意識,才能對相關教學問題進行更有效的破解,對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有著巨大幫助。同時應用題給學生思考問題提供了更真實的場景,激發(fā)了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興趣,使學生對知識的實踐應用持續(xù)關注,對問題探索投入更多精力,促使學生的解題思維保持活躍。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意識到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就是興趣,那么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措施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展開應用題的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教學效果顯著增強。而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引導。首先,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為例,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商場中會出現一些打折和原價的問題,那么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如果自己與父母一起去商場購買東西,而當天活動的商品一律按照九折出場,那么如果你用了40元購買商品,原價是多少錢?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引領學生分清楚題中的邏輯關系,這樣會對提高學生應用題的解題能力有極大的作用;而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一些創(chuàng)新的方法將題目中的文字轉化成圖文并茂的形式,方便學生理解題目,還能夠對解答應用題充滿信心。只有學生對數學充滿了興趣,才會產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相應的學生數學思維也會得到鍛煉。
三、重視審議指導
解決數學應用題的一個關鍵是審題,如果審題不全面,很難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自然最后的結果就是錯的。在小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很難搞清楚題目的意思,所以時間久了學生對數學題就會產生一定的恐懼感。這些內容的出現并不是說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多差,而是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設計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促進師生關系
新時代的到來,高新科技在各行各業(yè)中得到了有效應用。而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一項輔助工具,也成為解決應用題教學的一項重要手段。教師合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還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所以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
比如,教師將發(fā)傳單的視頻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現出來之后,教師會給出一些數據:學校組織紅十字會行動結束之后,學生需要發(fā)一些傳單。全班一共是有50人,每一輛校車可以坐30人,從學校到紅十字會的距離大概是15千米,而發(fā)一個傳單價錢是0.5元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看完視頻可以感受到似乎真的去做了發(fā)傳單這樣的事情,學生也會比較感興趣。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視頻中的內容,希望學生通過多元化的方式來解決這個應用難題,并且給出正確答案。那么這個問題,傳單一共930張,請問今天同學們賺了多少錢?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應用題場景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總結
文章具體描述了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數學應用題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多維思考能力,讓學生擁有較強的邏輯能力,在數學學習或是生活中都能夠變得更加優(yōu)秀。
參考文獻:
[1]歐惠霞.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及其策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2013(1):61.
[2]聶卓霞.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3(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