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璇
摘要:課程導入式英語教學工作的基礎,也是整個教學行為的開端。重視課程導入的基本質量不僅關系著學生學習情緒的充分調(diào)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針對小學英語課程導入的基本方法進行研究,共提出了直觀導入法、會話導入法、活動導入法和情景導入法這四種方法,希望為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順利導入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導入;方法
在剛上課時學生可能還處于課間活動的興奮狀態(tài),注意力往往不能馬上集中到英語學習上來。此時老師精彩的導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盡快進入英語學習的狀態(tài)。同時,巧妙的導入也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一、直觀導入法
利用圖片、聲音和實物等進行直觀導入,可以讓學生對語言學習直接和清晰的感受,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從而降低瓣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直觀導入包括以下幾種具體的導入方法:
1、視覺導入型
小學生活潑好動,形象思維較強。當老師呈現(xiàn)一些直觀的事物及其英語表達時,學生會對這些表達方式產(chǎn)生新奇感,并從中體會英語和母語的異同,充值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進而調(diào)動其學習的內(nèi)在。視覺導入法可以細分為實物導入、繪畫導入和肢體導入等方式:首先是實物導入。視覺導入是直接用實物作為導入的媒介,這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導入方式,在英語教學中應用比較廣泛。其次是繪畫導入。包括簡筆畫導入和圖片導入(簡筆畫circle--pig)這一導入過程注重啟發(fā)、比較和聯(lián)想。通過與原有知識的對比,學生能直觀清晰地分辨出本新語言點,從而逐步形成歸納所學知識的能力及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第三是圖片導入。圖片在教學英語故事時引導學生觀察故事中的插圖,猜測故事的大意,還可以圍繞故事內(nèi)容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思考并自己的理解回答問題,引導根據(jù)學生自己從圖片中得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結論。最后是肢體導入:可以準確地表達實物和圖片不易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如果恰當會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
2、聽覺導入型
聽覺導入型主要分為歌曲導入法和模擬聲音導入法:歌曲導入法是指利用歌曲或音樂來導入新課是一種寓教于樂的導入方法,即能讓學生做好上英語課的心理準備,又能讓學生從呆板、緊張和單調(diào)的學習環(huán)境解脫出來,這對于學生鞏固和記憶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有著重要幫助。模擬聲音導入法是指可以模擬或錄制自然界的各種聲音,以此來刺激學生的聽覺,達到導入新課的目的。
二、會話導入
在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巧妙運用會話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產(chǎn)掌握新的語言知識創(chuàng)設情境。會話導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課題導入。課題導入是小學英語教學中適用范圍廣、應用普遍且操作簡便的一種導入法。既能幫助學生學生息和鞏固已學知識,又能引導學生探求新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其次對話導入。對話導入是指在實際教學中,老師經(jīng)常會根據(jù)教學有選擇、有計劃、有目的地與學生進行問答。老師先示范,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進行思考,在此過程中,學生很自然地運用并擴展了所學的語言。
三、活動導入法
游戲導入法能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學習英語,達到玩與學相結合的目的。(猜謎、順口溜、捉迷藏、小啞劇、找朋友,藏東西)游戲的設計一定要新穎,并富有科學性和趣味性。全身反應法TPR是常用的游戲方式,可以有效地檢測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通常用在課前復習和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猜謎游戲要求學生通過思考和分析得出結論,提高了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衣服物品的顏色、地方、動作、腳印是什么動物)教師通過應用難度適當且極具趣味性的猜謎游戲,可以引起學生廣泛地參與和深度思考。最后是競賽導入,此種方式采用競賽和評比相結合的形式豐富課堂導入,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并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擇和調(diào)整競賽的形式。
四、情景導入法
模擬真實情景,創(chuàng)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情境,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內(nèi)容,縮短了進入語境和在語境中運用所學語言的過程,同時也調(diào)動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模擬情景法主要表現(xiàn)為故事導入,故事導入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導入新課,啟迪學生的心智,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和欣賞力。不僅可以用于故事教學,在教學新單詞時創(chuàng)編一個合理的小事故,利用圖片、動作和表情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內(nèi)容。
需要指出的是,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老師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課堂導入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3~5分鐘為宜。課堂導入的目的是幫助快速集中注意力,激發(fā)他強烈的求知欲,激活其相關知識,同時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如果導入的時間過長,不僅導入會顯得冗長,而且會影響整節(jié)課的教學進程。
2、切忌生搬硬套。對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教師應采用不同的課堂導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教學內(nèi)容,對不同的班級也要采用不同的課堂導入設計,使用不同的導入方法。這需要教師根據(jù)所教班級特點而定。
綜上所述,教學過程是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導入、呈現(xiàn)、理解、鞏固和結尾部分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視課堂導入,而忽視其他環(huán)節(jié),那么再精彩的課堂導入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金華.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導入法的運用[J].黑河教育,2019,(09):71-72.
[2]劉秀彩.小學英語課堂導入方法簡述[J].中國校外教育,2019,(16):88+159.
[3]李陽.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方法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