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摘要:隨著初中教學不斷改革和完善,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不斷進步和改善,給學生提供更加科學化和系統(tǒng)化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初中生來說打好英語基礎、掌握一門語言技巧對于學生以后從事相關的工作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時刻把握英語教學和改革的動向,根據新課程內容改變教學方式更加符合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和要求。閱讀教學是學生后期英語交流的基礎學習,教師要以發(fā)展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來加強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英語閱讀知識體系。文章主要以新課程改革為背景提出一些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希望對初中教師改善教學方式提供有效依據。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新課程改革
引言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掀起一股熱潮,教師不管是教學水平還是教育能力方面都有所改善,主要是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內容創(chuàng)新和改善,新課程改革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改革的指導性文件,在英語教學改革驅使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水平已經更加貼近初中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承受范圍。英語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給初中生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教師以教學目標為中心,然后制定科學的閱讀教學策略來全面加強學生閱讀學習質量和效果,從小組閱讀以及課前預習等方式入手,從而進一步提升初中生綜合能力。
一、基于新課程改革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進行預習,為課堂閱讀做好準備
課前預習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的習慣,首先對新課程有一個簡單的掌握,在課堂上也能反應靈敏,與教師能有一個好的互動。課前預習作為一種科學的教學方式,在英語閱讀中已經廣泛運用,并且在閱讀課堂開展中可以加強教學效果。學生課前預習可以解決教材中的一些難題,也能縮短學生聽課的時間,英語教師要遵循初中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利用現(xiàn)階段的“微課”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課前預習,為學生布置相關的預習任務,才會引起學生的重視。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英語《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相關的教學資源、聽力材料以及音頻等資源發(fā)在班級群里或者其他網絡平臺,然后讓學生自主預習和閱讀,為了避免學生偷懶,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幾個閱讀任務,比如:
1.What is Franks favorite subject?Why?
2.What is Bobs favorite subject?Why?
3.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Why?
在閱讀完文章以后,學生可以掌握對話中兩個人物分別最喜歡的科目和原因,然后教師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科目和喜歡的原因。教師可以為學生開設一個網絡平臺,讓學生將自己預習的成果展示在平臺上,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幾名學生進行書本中的對話內容,然后向大家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科目和原因。這樣的方式學生會有一種滿足感,更能提起興趣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二)深度思考,巧妙設計問題
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專注于學生的深度閱讀,根據閱讀內容巧妙設計問題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根據初中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可以設計開放式問題來活躍學生思維。現(xiàn)階段初中生沒有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遇到不認識的單詞總是翻閱字典,為了改掉這一習慣,教師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內容猜測單詞的含義,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問題設計上要注重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在閱讀之前,教師針對課文內容以及插圖等為學生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目的性去閱讀,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閱讀效率。例如在人教版英語《When is your birthday?》閱讀時,根據插圖或者閱讀內容設計問題,比如:西方人開展生日派對,接收對方送的禮物為什么會當場打開?這樣禮貌嗎?為什么中國人會在生日派對結束以后才打開禮物,兩者有什么區(qū)別?中西方文化就較大的差異,西方人在接收禮物之后會當面打開,但是中國人不會,通過設計問題提升閱讀深度,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養(yǎng)成批判精神,對學生提問的過程中及時進行追問,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深度閱讀模式,對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另外,還可以通過問題設置解決文章的生字詞,引導學生分析和總結文章含義,有助于學生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在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適當的為學生留白,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通過中西方生日派對的區(qū)別可以看出文化差異,對于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尊重文化差異意識有著重要影響,在提升學生閱讀效率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fā)展。
(三)深度拓展,讀寫結合
寫作是閱讀的延伸,教師可以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拓展,加深學生印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學生在閱讀完文章掌握文章含義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續(xù)寫,可以圍繞文章主題續(xù)寫,也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寫作,是對閱讀教學的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閱讀拓展,采取讀寫結合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可以在讀寫中打開學生更深層次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讀寫結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模式,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豐富讀寫結合的形式,例如,根據某一文章主題,在閱讀完成以后,為學生布置仿寫的任務,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根據文章的語法和結構讓學生仿寫一篇相似的文章,不僅是鞏固學生閱讀,更是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達到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雙效結果。英語文章題材類型較多,教師為學生選擇不同題材的文章進行閱讀,然后根據不同文章類型進行仿寫,可以拓展學生寫作思路。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也會受到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閱讀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以及掌握語言技能具有重要意義,有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能會忽略學生的學習過程,很顯然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順應新時期英語教學的要求,教師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方式,結合新課程改革的內容,時刻把握初中英語教學的動向,以微課模式來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以師生互動的方式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從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琴.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0):101.
[2]張靜.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與研究[J].散文百家,2021(2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