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錢曉云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針對慢阻肺患者采用適當的護理干預并觀察臨床護理效果,以期待能為后續(xù)的護理提供相應的參考。方法:規(guī)定研究資料入組時間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在此段時間內選擇300例因為慢阻肺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研究采取對照法進行,將300例入組的患者用隨機數字法分組,分為兩組,每組各150例患者,分為采用常規(guī)護理手段的對照組和采用綜合護理手段的實驗組,經過不同模式的護理干預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結果:經干預后,在臨床護理效果上實驗組患者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明顯更高,以上的兩項指標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慢阻肺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具有積極的意義,可以幫助提高護理的效果,也可以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從而進行更好的自我護理,因此值得在慢阻肺患者的護理中使用并推廣。
【關鍵詞】慢阻肺;護理干預;效果
慢阻肺是肺部的一種常見老年慢性的疾病。由于長期吸入有毒氣體或粉塵顆粒等,所導致的氣管黏膜的慢性炎癥,表現為持續(xù)漸進難覓的呼吸道氣流受限,臨床癥狀是反復的咳嗽、咳痰,或者逐步出現逐年加重的活動后期呼吸困難,同時引發(fā)慢性支氣管炎,可出現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往往會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呼氣性的呼吸困難、咳痰、氣促。如果不及時的護理和治療,病情進一步發(fā)展,很容易引起肺動脈高壓,逐步發(fā)展為右心功能衰竭,導致出現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這個疾病容易出現二型呼吸衰竭,表現為低氧血癥合并高碳酸血癥。而且往往與氣道和肺臟對有毒的顆?;蛘呤菤怏w的慢性炎癥反應增強,有密切的關聯(lián)。根據相關研究顯示,慢阻肺不好控制、知曉率低,五年內死亡率較高并成為我國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針對該病采用適宜的治療、護理手段同樣重要。本文選擇300例因為慢阻肺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采用護理干預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規(guī)定研究資料入組時間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在此段時間內選擇300例因為慢阻肺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其中男154例,女146例,年齡69歲~82歲,平均年齡(72.02±1.17)歲。將300例入組的患者用隨機數字法分組,分為兩組,每組各150例患者,分為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和綜合護理實驗組。經過對比分析,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的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在年齡、性別上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研究進行前提交了相關資料至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審批可以進行;所有患者的家屬被告知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義,患者及其家屬均表示理解知情,并且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接受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接受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實驗組患者具體措施如下:(一)在患者住院期間定期為患者進行護理評估,評估患者的病情情況并提出護理診斷,如清理呼吸道無效、活動無耐力、氣體交換受損等護理診斷,根據得出的護理診斷制定護理計劃并實施,針對清理呼吸道無效,可以教會患者如何進行有效咳嗽,對無法排除痰液的患者給予霧化吸入稀釋痰液;針對活動無耐力,若患者病情允許,可教會患者練習“五禽戲”等,同時給予患者飲食指導,攝入清淡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針對氣體交換受損,給予持續(xù)低流量氧氣吸入。(二)心理護理,由于慢阻肺是一種老年慢性疾病,因此患者的病程往往較長,因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將長期處于折磨狀態(tài),并承受巨大的壓力,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變化情況,及時識別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若是發(fā)現患者有異常后,要幫患者及時緩解、解決,同時可向患者介紹相關護理案例并建立治療的自信心,同時可讓患者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保持心情愉悅。(三)環(huán)境,保持患者的病室濕度、溫度適宜并定期通風,保持病房環(huán)境干凈、整潔。(四)健康教育,為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的知識和日常注意事項,如教會患者如何進行縮唇呼吸,如何進行日常鍛煉等。
1.3 觀察指標
經過不同模式的護理干預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護理效果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的緩解程度以及各項檢查指標的變化程度進行評估,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有效=總體有效。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患者出院時和隨訪時進行問卷調查進行評估,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對疾病知識掌握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驗組為(84.36±1.02)分,對照組為(70.02±0.65)分。以上兩項指標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由于慢阻肺是慢性疾病,在住院期間,綜合護理從各方面為患者提供護理,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2]。本次也通過分組對照研究,最終的結果顯示:對慢阻肺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具有積極的意義,可以幫助提高護理的效果,也可以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從而進行更好的自我護理,因此值得使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靜.慢阻肺無創(chuàng)呼吸機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21,32(2):254-255.
[2] 鄒麗萍.綜合護理干預對慢阻肺穩(wěn)定期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2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