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輝
(大連市甘井子區(qū)婦幼保健院預防保健科,遼寧 大連 116033)
分娩屬于人類繁衍后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女性的生理過程。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近10年來,醫(yī)學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產科的分娩方式逐漸有了其他的選擇[1],而喂養(yǎng)情況也有了不同的選擇。一些因素導致了剖宮產率逐漸上升,有學者研究表明,剖宮產產婦手術后的死亡率顯著高于自然分娩的產婦,且新生兒的死亡率也明顯高于后者[2],為此,醫(yī)院應該在孕婦孕期積極實施健康教育,讓孕婦了解更多的孕期產期安全知識,提高孕產婦的生存質量。本文就針對我院前來孕檢并系統(tǒng)管理的126例產婦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2018-12~2019-0我院孕檢并系統(tǒng)管理的126例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n=63)和對照組(n=63),所有產婦與家屬在產婦孕期均知曉本次研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組年齡24~30歲,中位年齡(27.11±2.09)歲,孕周37~42周,中位孕周(39.08±0.46)周,初產婦44例,經產婦19例;對照組年齡24~31歲,中位年齡(27.85±2.13)歲,孕周37~41周,中位孕周(38.84±0.28)周,初產婦45例,經產婦18例,對兩組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產婦均實施常規(guī)的孕前檢查,對照組未進行健康教育,研究組實施孕期健康教育,定期安排孕婦接受系統(tǒng)培訓,包括孕產期保健,分娩方式,導樂分娩以及母乳喂養(yǎng)等。在孕婦妊娠早期,主動為產婦建好保健手冊,定期到醫(yī)院進行檢查,按照中華醫(yī)學會《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3]中的孕檢標準進行檢查,一共7~11次,若產婦為高危因素存在者,則可以增加檢查次數,告知孕婦早期惡心和嘔吐的現象會在16~20周消失,若產婦妊娠確定后存在下腹痛,陰道流血等征象,則要及時就醫(yī),以免發(fā)生胚胎停止發(fā)育等情況。還要告知孕婦減少與貓狗等動物的接觸,以免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且減少輻射傷害的接觸,避免服用藥物,指導他們做好先兆流產的防范,努力識別潛藏的妊娠疾病,建議產婦做產前篩查。孕婦在懷孕后對超聲檢查的時間并不明確,所以我院應該加大宣傳,同樣按照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會中頒布的關于《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4]中孕期超聲檢查的標準4~5次為準則,嚴格進行超聲篩查,對于胎兒畸形的篩查以及避免嚴重畸形兒的出生有重要價值。
在妊娠中期,告知產婦合理飲食,并做適當運動,保證平衡膳食與營養(yǎng)的攝入,加強孕期鍛煉,以此提高體質。飲食方面可以堅持食物富營養(yǎng),容易消化,清淡可口的,保證熱量,且多食用富含維生素或是葉酸的食物,適當增加魚肉蛋奶的攝入量,增加鈣鐵鎂的微量元素的攝入,少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避免被動吸煙,運動方面,對產婦運動的類型和持續(xù)時間頻率環(huán)境等要著重宣傳,了解孕期運動的適應證[5],若產婦有心臟病、支氣管等肺部疾病、妊娠期高血壓、自然流產史、先兆流產、胎膜早破等嚴重妊娠合并癥等運動方面可注意,排除后的產婦可積極參與運動中,若有異常情況隨時停止就醫(yī)。孕期運動可以妊娠中期為最佳,可以多做有氧運動: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以選擇公園或空氣清新的地方,若產婦無并發(fā)癥,每天的運動時間控制在30min為最佳。給孕婦看關于妊娠的生理過程模型視頻,讓其知曉妊娠過程,了解心理變化,并告知孕婦做好胎動計數,12h胎動計數在20次以下,要注意,若在10次以下要及時去醫(yī)院處理,以免胎兒出現宮內缺氧現象[6]。
在妊娠晚期,可以讓孕婦充分體會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告知喂養(yǎng)技巧,將陰道分娩與剖宮產分娩的情況分別向孕婦解釋清楚,盡量引導孕婦選擇合適且有利的分娩方式。
在生產前,產婦在情緒上會有擔憂或是焦慮等負面情緒,尤其是在分娩時疼痛給產婦帶來了滿滿的恐懼,所以要加強產婦的心理疏導,將分娩過程告知產婦,鼓勵產婦全力配合助產士,按照助產士的指導方法分娩,以此減輕疼痛,更好地配合分娩。告知產婦在新生兒分娩后要早吸吮,按需哺乳至關重要。
產后康復指導,要讓產婦掌握產后生殖器官的變化,如何安全度過產褥期,預防產后出血,心理疾患以及產后形體恢復等情況[7]。
比較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母乳喂養(yǎng)狀況。分娩方式為自然分娩和剖宮產分娩,喂養(yǎng)方式為母乳喂養(yǎng)、人工喂養(yǎng)和混合喂養(yǎng)。
研究組自然分娩率為66.67%,與對照組38.09%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n=63,n(%)]
研究組母乳喂養(yǎng)率65.08%顯著高于對照組30.1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喂養(yǎng)方式比較[n=63,n(%)]
現代醫(yī)學表明,目前醫(yī)療行為要在幫助患者生理或是心理等方面達到完美,生育是目前人類繁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孕婦與胎兒的健康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針對目前我國產科的現狀來說,孕期健康教育是目前最為重要的保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為產婦提供保健知識渠道,符合國家優(yōu)生優(yōu)育政策、有益于醫(yī)院提升醫(yī)院產科質量。妊娠期健康教育是圍產期保健的重要部分,對于減少母胎并發(fā)癥與母嬰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我院大力宣傳自然分娩的好處,提高母乳率可以減少產后并發(fā)癥的優(yōu)勢。
近幾年,我國剖宮產的人數逐漸升高,已經達40%左右?,F代人健康觀念逐漸得到了提高,孕婦與胎兒的健康發(fā)育也受到了格外關注,產婦在進行孕期健康教育的時候,已經將優(yōu)生優(yōu)育作為了關鍵目標。孕期的健康教育可以讓產婦了解妊娠與分娩知識,且認識到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與重要性[8]。孕期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種,主要是按照個體化指導與一般健康教育結合,包括孕婦健身活動或是母嬰俱樂部等,我院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是健康教育講座和發(fā)放健康教育資料,根據孕婦婦不同的妊娠期合理安排課程,鼓勵孕婦婦和家屬積極參與。
據報道,孕期健康教育會消除產婦的負面情緒,對幫助產婦樹立自然分娩與正確認知有顯著作用,且能夠強化孕婦與醫(yī)護人員的溝通,增強信任度,充分發(fā)揮了產婦與胎兒主動參與陰道分娩的潛力,有效提高了自然分娩率[9]。母乳喂養(yǎng)率在我國近幾年有顯著下降的趨勢,原因表現在多方面,有可能是擔心母乳喂養(yǎng)對自身形體有影響,或是對母乳喂養(yǎng)知識缺乏,所以在產前實施健康教育讓產婦充分認識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可以有效提高嬰兒所需的營養(yǎng),讓嬰兒可以提高免疫力 ,提高消化功能,還具有促進子宮收縮,降低產后出血的風險,也降低了乳腺癌的發(fā)病率[10],還能夠與寶寶溝通情感,價值至關重要。
有研究學者報告,在經過規(guī)范的孕期健康教育后,孕婦對孕期保健以及分娩等有明顯的差異,在對本研究產婦進行隨訪后,發(fā)現研究組自然分娩率為66.67%,與對照組38.09%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另研究組母乳喂養(yǎng)率65.08%顯著高于對照組30.16%,有效促進了我院自然分娩,雖然距離WHO的建議,將剖宮產率控制在15%以下的目標較遠,但母乳喂養(yǎng)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充分保證了孕婦和嬰兒的健康成長需求。由此可見,孕期健康教育是一項幫助孕婦提高分娩與母乳喂養(yǎng)知識的重要教育活動。母乳是嬰兒的第一天然食品,也是嬰兒健康生長和發(fā)育的理想食物,可以為嬰兒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營養(yǎng),在嬰兒1歲前的后半年,母乳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母乳能夠有效防止嬰兒患傳染病以及慢性病的發(fā)生率,且在促進嬰兒健康發(fā)育的同時,對母親的健康也有好處,有效降低了母親患乳腺癌以及卵巢癌的危險,母乳喂養(yǎng)是自然行為,母親在進行母乳喂養(yǎng)時如果得到積極的支持,那么母乳喂養(yǎng)的成功率會提高很多。
綜上所述,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且有效增加了母乳喂養(yǎng)率,有效保證了產婦產后的健康與嬰兒發(fā)育,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