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林
小學數學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學習起來難度比較大,但是教師采取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覺得數學課堂枯燥,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由于小學生具有愛玩、好動的特點,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有很大的興趣。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打造趣味課堂,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數學學習主動性。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yōu)勢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以圖片或者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大大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另外,數學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把數學問題轉變?yōu)閷嶋H生活問題,增加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
2.降低數學學習難度
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需要具備較高的邏輯思維。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定理以圖片或者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從而有效降低數學課程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學學習能力。如在教學“周長”時,課本上周長的定義比較復雜,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個小蟲繞樹葉爬行一周的視頻來講解周長的概念,從而有效降低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率。
3.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
對小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他們從形象思維轉變?yōu)檫壿嬎季S的一個重要時期。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將數學教學重點、難點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聯(lián)系起來,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處理生活問題。
4.突出教學重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5.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在傳統(tǒng)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要學習資源是數學教材,然而教材提供的數學例題非常有限。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有效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更多時間來分析和思考數學問題,有助于學生提升數學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打造數學趣味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
1.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游戲教學
正所謂:“一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打造趣味課堂,就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游戲,增加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進而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個切西瓜游戲的情境,先運用多媒體展示一個大西瓜,然后讓學生拖動鼠標來均勻切西瓜,切完之后再使用橡皮擦將其中的一部分擦去。這時,教師可以問學生:“還剩下整個西瓜的多少?”這樣的游戲可以讓學生對分數加減法產生一個基本認知,還能夠有效增加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問題情境,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如在教學“一共有多少天”時,教師可以構建問題情境,先展示課件,然后問學生:“他們?yōu)槭裁葱Φ眠@么開心,他們都在聊什么呢,誰能告訴我嗎?”學生回答:“淘氣說再過兩個星期就開校運會了,笑笑說再過三個星期就是我的生日了,小明說再過九個星期就放假了。”教師趁熱打鐵問道:“有誰知道一周和一個星期總共是幾天呢?”學生紛紛回答:“七天?!比缓螅處熞源祟愅?,提問兩個、三個、四個、五個等多個星期分別是多少天,這其中的規(guī)律是什么。通過信息技術構建問題情境,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數學學習主動性,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師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降低數學課程的學習難度,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夠有效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通過組織趣味游戲、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效率。
(作者單位:萍鄉(xiāng)市上栗縣雞冠山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