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江
小說講述兩個人猜拳較量的故事。其中,一個是制造“意外事故”導致豬販子身亡、逃亡了二十年的工廠小老板,一個是千里追兇的縣城作家。
縣城作家吳發(fā)濤為了完成一篇小說來到南方,想體驗流水線生活,通過一頓酒局,進了“我”的工廠。他的名字聽起來像無法逃,他的自我介紹也和他的名字一樣顯得可笑:一個混跡縣城的省作協(xié)會員,寫過一篇名叫《一頭被猜死的豬》的玄幻推理小說,發(fā)表于某縣級刊物,暗示了他平庸的寫作水平;他酒量很好,擅長劃拳,也很符合資質(zhì)平平、混跡酒局的“地方作家”的習氣。但“我”通過對他的手的觀察,使得這位作家的形象有了懸念,“一個拿筆的作家,手竟然比在車間里干活工人的手都粗糙。”于是,作家那篇有玄幻色彩的小說《一頭被猜死的豬》引起了“我”的關(guān)注。小說寫了二十年前的一樁“怪事”,一頭豬成精了,害死了豬販子。小說的發(fā)生地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小說里的豬販子還曾經(jīng)欺壓過“我”。這引起了“我”的警覺,以至于對街上過往的警察都感到緊張。
“我”有一個情人,情人想要和“我”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但這是不可能長久的,因為“我”是個逃犯。在小說里,“我”在這座城市沒有親人,也沒有組建家庭??梢韵胍?,二十多年的逃亡生涯,不管是由于悔罪還是因為提心吊膽,總之“我”一個人獨孤凄涼地生活著。情人由于遭遇了丈夫的背叛,想要報復,還起了殺心。“我”好言相勸,就好像自己重新面對過去需要再做一次選擇,這個選擇非常明確,不要做過激的事。但情人的固執(zhí)不斷地刺激著“我”,逼“我”不斷地回望過去,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
作家吳發(fā)濤的一篇小說歪打正著破了一樁殺人潛逃的陳年舊案,還讓他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從此走上了靠寫此類作品掙錢的道路。而他來找“我”的目的是他知道了有人給當年“意外身亡”的豬販子母親寄錢的事,他是追尋而來的。那么他為什么來“我”的工廠?事情已經(jīng)非常明朗了。
面對一個殺人犯是非常危險的事,作家不僅僅是想掙那筆“雇傭費”。這反映出吳發(fā)濤對人性判斷的準確:既然兇手愿意常年寄錢,說明是個負罪感極強且并不那么冷血的人,自己大概率是沒有危險的,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追兇破案所帶來的成就感,遠遠高于那筆“雇傭費”,要付出的代價和辛勞也是如此。至此,作家的形象高大起來,我們看到了一個雖然模糊、庸俗、鉆營但可感、可靠的人物。
“我”仿佛期盼已久,迅速安排好了一切。把財務交給了情人,工廠交給情人的弟弟。
雖然作者交代不多,我們?nèi)匀豢梢宰x出這篇小說的核心所在,“我”寄了那么多年的錢,卻從來沒人通過這一線索來找“我”。每寄一筆錢,就是在不斷地暴露自己,不斷地做好被抓的準備?!拔摇睕]有勇氣主動去投案自首,只好在被抓之前,給被害人的母親寄錢,給學校捐款,想要自我救贖。但真正的救贖和解脫,到二十年后才到來。
一切都有命運的影子,它就像猜拳。人生總是在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