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玲
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音樂鑒賞課是主要使針對非音樂專業(yè)的普通大學生而開展的一門重要課程,承擔著提升大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健全全面人格、形成核心價值體系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一部分高校的音樂鑒賞課并沒能發(fā)揮這些重要作用,自然也就達不到想要的培養(yǎng)目的,于是我們進行反思,對高校音樂鑒賞課提出一些有效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手段,使其充分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音樂鑒賞課主要是面對非音樂專業(yè)的普通大學生開展的,同時也是通識選修課。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面臨著學生人數(shù)眾多、音樂素養(yǎng)層次不齊的實際狀況,教學內(nèi)容過于專業(yè),使得音樂素養(yǎng)基礎差的同學很難融入課堂。古典音樂經(jīng)典固然好,但如果學生的接受能力相對比較弱,未必能一下子進入我們的課堂。筆者曾對包頭市三所本科大學的大學生走訪調(diào)查,對他們喜歡音樂的類型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如下:調(diào)查大學生喜歡哪種類型的中國音樂,11%的學生喜歡交響樂與室內(nèi)樂,9%的學生喜歡歌劇,57%的學生喜歡通俗歌曲,23%的學生喜歡器樂獨奏曲,4%的學生喜歡戲曲與曲藝,17%的學生喜歡民歌,46%的學生喜歡電影音樂,28%的學生喜歡創(chuàng)作歌曲,5%其它;調(diào)查大學生喜歡哪種類型的外國音樂,15%的學生喜歡交響樂與室內(nèi)樂,8%的學生喜歡歌劇,21%的學生喜歡器樂獨奏曲,53%的學生喜歡流行歌曲,44%的學生喜歡電影音樂,7%的學生其它;調(diào)查大學生喜歡哪種類型的歌曲,12%的學生喜歡藝術歌曲,76%的學生喜歡流行歌曲,11%喜歡民歌。調(diào)查顯示:57%的大學生喜歡中國音樂中的流行歌曲。53%的大學生喜歡外國音樂中的流行歌曲。由此看來,絕大部分學生對流行歌曲還是情有獨鐘的。因此,在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投其所好”,利用流行歌曲作為切入點,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切入課程逐步深入展開教學,讓學生懷有巨大的熱情進入我們的課堂,再逐步滲透我們更專業(yè)的、更有價值的古典有音樂、民族音樂等。
筆者走訪了內(nèi)蒙古幾所高校,絕大部分高校音樂鑒賞課的上課狀況不太理想。第一,授課教師認為音樂鑒賞課針對非音樂專業(yè)的普通大學生來說,無非就是欣賞一下音樂,教師放什么音樂,學生就聽什么音樂,只能被動的接受。第二,授課教師不注重課上與學生的互動和學生的參與,形成“孤芳自賞”的狀況。第三,學生在課上很難真正感受到音樂魅力所能帶來的意義,只是應付差事的完成課程的學分。這樣的教學沒有做到對學生的音樂審美教育,更沒有達到美育教育的標準與要求。為改善這樣的上課狀況,我建議在我們的音樂鑒賞課程中加入實踐教學內(nèi)容,設計實踐環(huán)節(jié),使課堂更生動,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具體有以下一些優(yōu)勢:第一,實踐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我們在教學中加入實踐部分,學生反饋效果較好,課程中學生能積極主動的置身于音樂作品中,感受音樂所帶來的魅力,理解音樂的內(nèi)涵,取得了很好的審美體驗效果。第二,實踐教學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加入大量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深受學生的歡迎,我們的課堂教學不但在課堂獲得精彩的課堂效果,而且延申到了課外,為了能在課上獲得更好的參與實踐表現(xiàn),學生在課下做了很多的功課和實踐訓練。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不但收獲了音樂知識,還獲得了很多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我們在結課時,常常采用學生實踐匯報演出的形式完成課程考試,讓學生來承擔實踐角色,他們不但能熟記音樂的旋律,還了解到該音樂創(chuàng)作時期的歷史文化、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背景、舞臺排練、海報節(jié)目單制作等實踐知識,這一過程不但是音樂學習實踐的過程,同時還形成了同學之間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對新形勢下的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音樂鑒賞課作為大學生受眾群體最多的一門課程,同時成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途徑與重要載體,擔負著重要的教育使命。對于教師而言,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承擔教書育人的教師的責任所在,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秀文化與精神精髓”融入到我們的課堂中來,強化學生的文化自信,使學生形成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形成強烈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思想。例如《黃河大合唱》,作品是一部創(chuàng)作精良的聲樂套曲經(jīng)典作品,是集音樂性、文學性、思想性為一體的藝術精品。八個樂章既是中華民族的苦難史,也是對民眾的喚醒史,在欣賞時候教師飽含熱情的講述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與堅不可摧的意志力,必將贏得最終的勝利,以此激起學生的共情,激發(fā)他們對我們民族和祖國的熱愛。這個教育過程不同于思想政治課的說教,它是基于音樂魅力之上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的方式,在教學中我們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們在教學中做出了以上嘗試,已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學無止境,音樂鑒賞課要想大放異彩,充分發(fā)揮它的價值,教師需捕捉大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為主體,探索出一條科學的、創(chuàng)新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