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思琦 馬健
摘要:近30年以來,我國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積攢了寶貴的經(jīng)驗,有效促進了黨團共同發(fā)展。新時代背景下,需要高校在黨建帶團建工作中認清新形勢,全面了解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新特點、新挑戰(zhàn)。本文充分考慮新時代背景的特殊性,嘗試剖析黨建帶團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高校工作實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高??茖W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提供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校;黨建帶團建;問題;對策
高校黨委是黨建帶團建工作的領導者,對該項工作的有序開展發(fā)揮著決定性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委需要真正地突破原有工作思維方式,迎接新的時代性挑戰(zhàn),靈活地開展相應黨建工作。高校黨委是為黨提供人才的發(fā)動機,是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助力器。此外,黨外黨建工作是開展思想政治教學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促進高職學生正確政治觀形成的重要模式。做好黨建帶團建工作,可以真正讓高職黨委明確黨建的具體作用,即培養(yǎng)人的目的、方式。黨的有力后備軍是共青團,與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因此,及時總結新時代背景下黨建帶團建中存在的問題,給出針對性的對策面議,真正有效地推動黨建帶團建工作獲得圓滿的成功。
一、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目標明確,為黨組織儲備后備力量
受到我黨思想正確引導,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積攢了一些寶貴的成功經(jīng)驗。當前,高校有了明確的黨建帶團建工作目標,中心思想為,帶動組織、隊伍、思想和作風建設。在工作中,高校黨建的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發(fā)揮先鋒帶頭作用,打造覺悟高,能力強的隊伍,全面促進了團建工作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黨建帶團建的政治方向比較明確,有效推動了團員向黨員發(fā)展的進程,為培養(yǎng)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提供了大量的優(yōu)質后備力量,壯大了黨組織的隊伍,穩(wěn)固了黨的發(fā)展根基。
(二)協(xié)同共進,拓展溝通渠道
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有序開展,有效地搭建了黨建與團建之間的溝通橋梁,健全了雙方的溝通機制。高校實際工作中,在眾多的高校中學生團委部門與學生黨支部已經(jīng)形成較強聯(lián)動性模式,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真正讓兩個部門之間進行暢通、有效的溝通,也促進了雙方的共同成長。此外,部分高校黨建帶團建缺乏相應的考核模式,部分高校定期開展了黨建帶團建工作集中考核工作,在檢驗工作實況的同時,也起到了有效地監(jiān)督和激勵作用。此類政策的出臺和推廣,真正讓高校黨委工作具有方向性和動力性,更科學地執(zhí)行,更深刻地理解,拓展相應渠道。
二、建帶團建活動實行中出現(xiàn)的具體性瓶頸
通過實際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黨建工作在獲得明顯進步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的問題。部分高校沒有及時轉變思想和工作思路,墨守成規(guī),按照老的方式繼續(xù)開展工作,給黨建帶團建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層層阻礙,這些障礙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
(一)組織結構尚未完善
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中,完善的組織機構是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黨建帶團建工作的復雜性和多元性,涉及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需要一套比較完整的組織機構體系。當前,高校已經(jīng)建立了初步的黨建帶團建機構,但是無論從人員配備還是專業(yè)水平等方面,都需要繼續(xù)提升和加強。尤其是在工作的獎懲機制方面,更需要著重進行完善。
(二)思想意識淡薄
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無論在學校發(fā)展層面,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層面,都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但是,個別高校的思想認知還有待提升,存在流于表面形式的虛化現(xiàn)象。高校的團員,大部分都是初中開始加入團組織,流程相對簡單,缺乏莊重的入團儀式,導致團員的身份意識和責任意識被逐步淡化。這種情況,對于高校順利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都是一個較大的阻礙。
三、新時代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對策
(一)健全組織機構
健全組織結構,高校黨委要立足以下方面:一科學地認識組織機制真正構建高效性的工作化模式,明確高校黨委黨建帶團建開展方向,促進此項工作的雙向融合,在目標明確的基礎上,確定工作任務和工作分工,責任到人。二構建定期開會交流執(zhí)行機制,真正搭建交流、交流性的平臺,將現(xiàn)實問題和工作計劃在例會中交流心得,共同制定解決方案,在認知工作問題中去改正,懂批評與接受批評,以此來促進工作順利開展[3]。三是要優(yōu)化考核機制,對于黨建帶團建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公平考核,真正落實賞罰分明激勵機制,批評工作不盡力的人,鼓勵盡職盡責的人員,提升整體黨建工作質量。
(二)不斷強化思想意識
對于高校而言,要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要從本質上認清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在財力物力和人力上加大投入。對于學生黨員和團員而言,要發(fā)揮他們的先進性,以黨員先進性有效帶動團員的先進性。
參考文獻:
[1]孟冬妍.淺議微信自媒體平臺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運用[J].記者觀察,2019(33):92-93.
[2]張玥.微信自媒體平臺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運用探析[J].各界,2018(14):58.
[3]靜欣,高凱.新時代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調(diào)查與分析[J].高教論壇,2020(11):5-9.
本文系基金項目:1.2020年度中國建設教育協(xié)會教育教學科研課題(思政專項),2020056; 2.2020年度中國建設教育協(xié)會教育教學科研課題(思政專項),2020053的結題成果。
作者簡介:
1.牛思琦(1989-),女,講師,博士在讀,遼寧沈陽人,沈陽建筑大學,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2.馬?。?988-),男,助理研究員,博士在讀,遼寧沈陽人,沈陽建筑大學,主要從事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