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明
信息技術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fā)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科,也是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教師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信息技術的主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效果。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業(yè)壓力,對將來也有很多的焦慮和擔心??紤]到未來的專業(yè)發(fā)展,很多學生從思想上容易忽視信息技術的學習。高中生作為未來祖國發(fā)展民族復興的后備力量,應該讓他們帶著興趣學習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并且高效掌握信息技術的基礎內容。筆者認為要注重高效課堂的建設,給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環(huán)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一、明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
目標指導教學的行動,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在明確的目標指導下進行教和學,特別是對學生而言,一堂課結束后要掌握到什么知識。如果學生目標明確的話,可以在后續(xù)的課堂上帶著明確的目標學習,提高學習的效果。信息技術是與中學其他學科全然不同的一門學科,其獨特性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綜合性,發(fā)展性,工具性。
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涉及眾多的基礎學科和邊緣學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意義,特別是要將他們的學習和國家社會未來的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起來,這樣才能給學生們提供強勁的動力。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的時候,也要考慮到目標的表述方式、具體內容,既要有基本的內容,又要有這些目標的意義和價值。這樣可以給學生們提供更加全面綜合的信息,讓目標本身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到影響作用。要通過目標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責任感教育等,讓他們能夠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得到價值觀的培育和升華,讓他們進一步地感受到信息技術給自己帶來的力量感和希望感。
二、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思想認識
傳統(tǒng)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經常會受到多個方面的忽視,特別是學生、教師容易輕視信息技術的學習。一些傳統(tǒng)的學科會擠占信息技術的教學時間,這也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的效果。實際上,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信息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術學科融合了語文、數(shù)學、歷史、地理等各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很多學生選擇信息技術作為將來自己職業(yè)發(fā)展的方向。所以高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們重視信息技術,挖掘這門學科的特點和價值,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了解這門學科,讓學生們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意義和快樂。所以我們建設高效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需要在思想上改正人們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錯誤認識,要在科學的價值觀引導之下,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宣講,將基礎理論學習和學科發(fā)展新動態(tài)等融入學科教學內容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三、用任務驅動的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給學生安排一定的任務,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這樣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任務驅動是實踐課程推進教學進程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們把基本操作要點融入任務當中,逐步推進課程的開展。如在學習excel表格制作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制作課程表這一任務逐步開展,給學生提供一份已經打印出來的課程表,讓他們通過軟件把這份課程表原樣制作出來。這在工作中經常用到的一項基本功能,對于學生而言,如果他們沒有進行練習,就不知道該如何制作。然而如果我們給學生安排這樣的任務,可以不必要給學生講解具體的制作方法,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制作就好了。很多學生早就已經掌握了表格的制作方法,打字的速度也很快,這可以對其他學生產生影響。學生之間的確會表現(xiàn)出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不同,而教師要鼓勵學生達到最基本的要求,并且給那些信息技術素養(yǎng)較高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實現(xiàn)挑戰(zhàn)所帶來的滿足。
總之,我們追求更加高效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環(huán)境和效果,要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要讓學生們認識信息技術重要性,特別是通過教學的設計,讓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創(chuàng)設學生挑戰(zhàn)自我的情境,使他們進一步重視信息技術的學習,將學習活動與自己未來的發(fā)展、祖國民族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