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娜
摘? 要:跳繩是基本運動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是一種以肢體肌肉活動為主的全身運動項目,具有良好的鍛煉價值。跳繩動作有力、優(yōu)美,富有節(jié)奏,教學材料簡單,易于掌握。跳繩種類很多,有跳短繩、跳長繩,有單搖繩、多搖跳,跳繩是大多數(shù)孩子都喜歡的活動,所以跳繩被列為中小學體育課教學內(nèi)容。如何在體育課堂上通過跳繩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跳繩;身體素質(zhì);訓練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開展多樣化教學
多樣化的培養(yǎng)方式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參與活動,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從而吸引學生的視線。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跳繩感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通過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跳繩鍛煉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多樣化形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開展分組教學,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先讓小組學生共同學習,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兩組互相交換,共同商討,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跳法,增強學生的合作與溝通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
喜歡運動是學生的特性,他們對運動有著很大的興趣,經(jīng)常學習他人的運動技能。學生有著很強的自信心,但有時會高估自己的能力,還存在著消極的心理趨勢,如任性、高度依賴和缺乏合作。學生的集體意識逐漸提高了他們對集體競爭的興趣,并開始注意教師和學生對自己的態(tài)度。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安排多種跳繩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公平競爭的氣氛。
三、實施個性化教育
由于小學生性格不同,教師在教授跳繩時應避免整體教學。教師應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起來,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小學生的身體正在迅速成長,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也不一樣,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隨意教學,學生將難以獲得技能和改善身體狀況。所以,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身體能力,并在不損害學生健康的情況下開展教學,保證跳繩教學的效率。教師還應注意學生之間的交流。例如教師應鼓勵學生相互交流,使能夠在交流中提高自身的體育能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溝通,使學生能夠形成合作意識,因此教師必須意識到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使體育能夠更好地發(fā)展。教師要幫助具有較高跳躍能力的學生,指導跳躍能力較弱的學生,以提高學生對援助的認識,并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重要性的認識。激勵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特別是在體育教學方面,能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活動。因此,教師應在體育課中引入激勵教學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教授跳繩和提高教學效率,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非常重要。
跳繩是基于跳躍的項目,是兼顧身體系統(tǒng)功能與運動的項目,其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得到學生的喜愛。開展跳繩訓練,不僅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還能夠在訓練中鍛煉身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陳華康)
參考文獻:
[1]郭濤濤. 花樣跳繩對五年級學生身體素質(zhì)影響的實驗研究[D]. 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20.
[2]宋菁菁. 花樣跳繩對四年級學生身體素質(zhì)影響的實驗研究[D]. 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