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芳
摘? 要:新課改倡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要讓他們在課堂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這樣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有助于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優(yōu)勢;開展措施
一、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將合作學習模式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能為學生提供分組合作學習的機會,各小組成員為了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會明確分工,互相幫助和共同協(xié)商,此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會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合作學習能力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二)提供學生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均等的學習機會,對自我的觀點進行表達,在傾聽他人觀點時,進行對比學習,這樣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及遺漏,實現(xiàn)組內的相互促進及共同提高。所以,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只有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的思維才會十分的活躍,這將十分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養(yǎng)成,會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將合作學習模式引入教學中,不僅能讓那些原來十分膽小、不敢發(fā)言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和討論中,還會使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活躍,讓學生迸發(fā)出更多創(chuàng)新的思維,在保障教學效果方面的作用突出。
二、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開展措施
(一)科學分組,營造討論情境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只有做好科學分組工作,才能夠讓合作學習更順利地進行,保障其合作的效果。在分組時,人數(shù)必須要把控好,根據(jù)以往的合作教學經驗,筆者認為需要將之控制在5人左右,每個小組都要選出一個組長,由組長在每次合作學習中做好科學分工工作。對于小組中各成員的分配,必須要確保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學生在一個小組中,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優(yōu)勢互補,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保證小組合作的順利進行。
(二)科學安排合作學習內容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對于合作學習討論內容的確定,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點。比如“手抄報”這一合作活動的開展,可以先將手抄報相關的圖片、視頻等多樣化的素材,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形式進行展示,之后圍繞剛過去或即將到來的節(jié)日討論,各小組要確定出一個具體的主題,并對其資料進行搜集,各小組以合作形式完成手抄報。
(三)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課后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是學生鞏固所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要延伸到課堂外,讓學生的合作更深入。比如在教學《我不能失信》課文時,可以設計如下的練習題:為什么不能失信于他人;如果失信會有怎樣的后果……對于這些問題,要先獨立思考,之后通過微信在線平臺進行小組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在互助中解決問題。另外,還要注重合作作業(yè)的多樣化,促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劉曉汾,黃貞枝. 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滲透德育的微探[J]. 考試周刊,2021(03):38-39.
[2]李亞杰. 合作學習,活躍課堂——淺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小學),2018(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