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雄
(廈門金龍聯(lián)合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廈門 361023)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輕客產(chǎn)品的內(nèi)飾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制造出更美觀、舒適和低成本的輕客頂棚,成為我們當今面臨的課題。目前輕客頂棚多采用成型頂棚工藝,相對于粘貼式和吊裝式,成型頂棚一方面可以使車內(nèi)空間最大化,同時滿足設計造型定義,實現(xiàn)與周邊件搭接的結構特征。同時,對于結構簡單的頂棚,采用蜂窩板基材復合面料工藝,縮減頂棚開發(fā)周期及成本。本文通過某款輕客頂棚,介紹頂棚的設計開發(fā)過程。
頂棚作為內(nèi)飾系統(tǒng)的大型裝飾覆蓋件,周邊配合件多,且作為乘客可直接觸及的內(nèi)飾件,需要在設計階段對周邊件邊界及人機舒適性進行確認。同時作為安全關鍵件和外觀件,需要滿足內(nèi)飾材料的燃燒特性要求和耐用性等要求。
該款輕客頂棚相關設計要求如下。
(1)需保證與車身鈑金、立柱護板、前后頂燈和遮陽板的配合。
(2)頂棚處于乘員的頭上區(qū)域,需要對頭部空間進行人機校核。
(3)頂棚需要滿足國家標準GB8410-2006 的燃燒特性要求,同時需要滿足企業(yè)標準的耐熱老化、耐濕熱、耐水污染、耐光色牢度和氣味性等相關要求。
因輕客車型車身尺寸較乘用車會大很多,受壓制模具和壓力機限制,車內(nèi)頂棚無法采用整塊一體壓制成型。通常需要根據(jù)車內(nèi)尺寸,分成兩段、三段甚至多段分體設計,再通過頂棚的搭接特征或者壓條進行銜接。
該款輕客車型的車內(nèi)頂蓋尺寸3 500 mm×1 300 mm,頂棚需要分成前、中、后共三段(圖1)。前段頂棚需要搭接A 柱護板、B 柱護板、遮陽板、頂燈和扶手,中段頂棚和后端頂棚兩側搭接車身鈑金,三段頂棚通過頂棚壓條進行銜接。
圖1 頂棚組成圖
前段頂棚采用模壓成型,將GMT 復合基材烘烤后放入壓制模具內(nèi),與面料層一起壓制成型,再通過水切割設備進行切邊開孔。壓制模具有樹脂模和金屬模,樹脂模模具成本低,可用于頂棚試制及小批量生產(chǎn),后續(xù)需要定期保養(yǎng)維護;金屬模模具成本高,一般在樹脂模樣件批量裝車無問題后再行開發(fā)。目前輕客車型因整體銷量不大,壓制模具多采用樹脂模,以降低開發(fā)成本和周期。中段和后段頂棚為平面造型,只需要開發(fā)刀模進行裁切生產(chǎn)[1]。
成型頂棚由面料層和基材層組成。目前輕客頂棚面料層大多采用無紡布或PVC 革材質,部分車型采用針織面料以提高整車內(nèi)飾檔次?;膶佑蠫MT 玻纖、PU 板和亞麻纖維復合板等。通過綜合考慮成本和制造工藝,該款輕客的頂棚前段采用無紡布和GMT 材質;中段和后段頂棚因結構比較簡單,不需要用壓制模具進行成型,采用板材裁切工藝,材料選擇PP 蜂窩板和無紡布板材。
目前輕客頂棚多采用卡扣或自攻釘加上裝飾蓋進行固定。部分高端車型采用暗扣,可保證頂棚外觀面整潔,無卡扣頭部外漏問題,但需要在頂棚背面粘貼卡扣安裝支架。這對頂棚整體的精度要求更高,成本也更高。由于該款輕客頂棚主要用于客運及貨運用途,考慮成本因素,采用卡扣固定??圻x型需要保證卡扣裝配后能卡緊頂棚與車身鈑金,卡扣葉片需要漏出鈑金孔3 片以上。
該車型為輕客平頂車型,整車底盤高,座椅H 點設置較高,采用95%的人體頭部包絡線對乘員的頭部空間進行人機校核,以確保乘員有足夠的頭部空間,提升乘坐舒適性。推薦頭部空間尺寸經(jīng)驗值:前座頭部間距>50.0 mm,后座頭部間隙>30.0 mm。
頂棚周邊配合件較多,設計初期需要對各個搭接配合位置進行斷面分析,主要包括卡扣安裝配合、立柱護板配合、門洞密封條配合、室內(nèi)頂燈配合、遮陽板安裝點配合、擋風玻璃配合與車身鈑金搭接配合等。這需要逐一做斷面進行匹配關系校核,確保滿足設計要求。下面通過該款頂棚與立柱護板及遮陽板安裝點的斷面分析,闡釋頂棚與周邊件搭接匹配注意事項。
2.6.1 頂棚與立柱護板的配合
頂棚與立柱護板的搭接匹配一直是頂棚開發(fā)過程中的難點,開發(fā)過程中常發(fā)生頂棚與立柱搭接漏縫問題,需要對頂棚模具進行2~3 輪調(diào)整,因此在設計階段需要對兩者的配合進行詳細校核。立柱護板上端要與頂棚要有10.0 mm 左右的重疊量,同時護板扣住頂棚的干涉量一般為0.8~1.2 mm。在頂棚和護板的配合處,需要在頂棚上做出凹陷的臺階,臺階深度為立柱護板的厚度,以保證頂棚與立柱護板平滑過渡,視覺效果更為美觀(圖2)。
圖2 頂棚與立柱配合斷面
2.6.2 遮陽板安裝點處
遮陽板安裝底座與頂棚通常需要設定1.0 mm 的干涉量,與頂棚開口通常留有5.0 mm 的壓合量。遮陽板后端與頂棚留有15.0 mm 的手指間隙,以保證翻折遮陽板的手部操作空間。頂棚前端與前風擋玻璃的間隙應當設置為4.0 mm 左右,前風擋玻璃黑邊須超出頂棚前端10.0 mm。頂棚前端裁切位置應高于駕駛員上視野線,以避免切邊外漏(圖3)。
圖3 遮陽板安裝處斷面校核
頂棚作為安全關鍵件,需要滿足國家標準GB8410-2006《汽車內(nèi)飾材料的燃燒特性》和GB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阻燃要求,燃燒速度≤70.0 mm/min。同時,頂棚由于處于車身頂蓋位置,受環(huán)境溫度影響大,因此需要對飾材與基材間粘結性能、撓度、耐熱老化、低溫存放、耐濕熱、耐氣候交變、耐光色牢度、含水量變化率和耐低溫沖擊等性能進行試驗驗證確認。
另外,頂棚作為車內(nèi)大型裸露的復合材質裝飾件,需要評估乘員使用過程中撫摸、臟污等各種工況條件,因此需要進行耐摩擦色牢度、耐水污染和抗微生物性能等試驗,以進行驗也需要對氣味性、甲醛含量、氣霧冷凝值和有機物散發(fā)性能等進行試驗驗證。
頂棚作為車內(nèi)大型內(nèi)飾件,設計階段需要充分校核與周邊件的匹配關系,避免后期不必要的設計變更。同時,需要了解清楚頂棚的法規(guī)要求,相關性能要求需要進行試驗驗證,以確保滿足車輛使用的各種工況。另外,因輕客車型的成本控制要求,通過合理選用成型工藝、原材料及裝配方式,以降低零部件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目前該款頂棚已實現(xiàn)批量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