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美琪學校,江蘇揚州225000
注意力是指人在清醒狀態(tài)下對某一事物的集中,也就是在對某一事物保持高度集中的時候,就會對其產生更為深刻和迅速的反應。課堂上學生注意力保持高度注意力時,其學習效果就會得到提升。然而低年級學生受年齡影響,整體自律性比較差,極易在課堂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難以把注意力投入課堂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習效果和質量普遍較低。對此,教師則需在課堂上多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盡可能培養(yǎng)注意力。
小學語文本身就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對于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對于綜合理解力的相關要求較高。實際通過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理論知識,還可以形成學科綜合素養(yǎng),從而促進長期發(fā)展。通過在小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可以使其更加專注的進行知識學習和理解,從而提升知識學習效率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和吸收知識內容。
在教學改革日漸深入推進下,給課堂效率提出了越來越高要求,因此教師如何創(chuàng)建高效化的課堂,已經成為其面臨的主要課題。而在語文課堂中,加大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則能促使其更加迅速地進行知識吸收和理解,進而在較短的時間之內,掌握更多知識,從而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1]。
小學低年級學生本來就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正處在思維,形成已經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階段。在該時期加大對其注意力的培養(yǎng),不但能促使其高效化的進行知識,學習和技能掌握還能形成注意聽講的良好習慣。另外通過提升課堂注意力還能促使學生學會自我管理,進而不斷強化自制力,從而促使其實現(xiàn)長遠發(fā)展。
小學語文是一門涉獵較廣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學科,在這之中,學生不但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文知識,還能提升綜合素養(yǎng)。但在實際教學中,受學生年齡影響,大部分都學生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難以對部分復雜知識進行充分理解。為此,教師則注重教學方式的趣味性,從而吸引其投入語文學習中[2]。例如在教授《雪孩子》這節(jié)課時,就可以先給大家簡單講述課文的整體內容,然后再通過問題驅動的模式帶領其進行深入思考,如提出“故事是發(fā)生在怎樣的環(huán)境之下的?”“雪孩子都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雪孩子最后發(fā)生什么了?”在問題串聯(lián)模式下,能更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其主動投身到知識探究當中,這樣教師在細致講解課文時,學生們也會聽得更加認真。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給教育領域帶來了一定便利,將其作為重要載體的新媒體設備已經成為現(xiàn)代課堂教學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這些工具整體操作便捷、形象可見,對于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具有極大促進作用。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往往需要調動多種感官,所以教師通過合理應用信息化設備,不但可以滿足其通過形象思維獲取信息的認知習慣,還能進一步優(yōu)化其學習體驗,從而盡可能延長其注意力的集中時間[3]。比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媽媽》這節(jié)課時,就可以在教學之前先給學生使用多媒體播放一段相關動畫短片,使大家在視覺感官上對該故事的整體內容有所了解,并在內心深處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幫助其在后續(xù)學習中進一步梳理故事脈絡。學生在觀看動畫片時,注意力會全部集中在動畫內容上,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主觀能動性,后續(xù)教師再以此為基礎展開教學勢必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成效。
學生的生活經驗及學習材料之間一旦有所聯(lián)系,他們往往可以自覺地接納知識,并對學習產生更加強烈的參與感和興趣語文作文一門重要的基礎語言學科,其內容應著重體現(xiàn)出實用性和交際性,但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大多都十分注重對知識內容的學術化教學,導致學生思維被直接局限在教材當中,難以吸引其注意力。對此,在實際教學中則可以將語文的口語教學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是語文教學價值,能夠直接回歸于學科本質,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化的教學當中提升注意力[4]。比如當前部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當中都設置了口語交際板塊,以確保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口語能力。對此,教師則可以在該模塊訓練中加入一定生活化內容,從而提升語文的使用價值,比如在一年級的“聽故事,講故事”板塊中就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其在組內分別講述自己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趣味性故事,或者是在書中讀到的一些精彩故事。或者在二年級教材中的“注意說話的語氣”板塊,則可以幫助學生構建一個生活化情境,使其在相互交流當中使用禮貌語氣。這種通過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話題,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交流熱情,并進一步培養(yǎng)其學習注意力,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低年級小學生愛玩好動,同時具有教育性和娛樂性的教學活動,正好能滿足其需求,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還能促使其在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下,強化學習效果,并在無形當中提升注意力。對此教師則可以將游戲教學法導入課堂,直接通過這類極具參與性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熱情,盡可能調動學習情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使其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發(fā)揮。比如在識字教學時,則可以直接在課堂當中開展相應的游戲活動。如先將學生每三人分為一組,并在游戲開始之時,由第一個人從預先準備好的卡片箱中隨機抽取一張,把上面的字直接在黑板上寫出來,并標注出具體讀音,剩下的兩個人直接在后面列式出包含有這個字的相關詞語,并寫出其含義。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下,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還能促使其為了獲得小組勝利始終保持注意力,最終優(yōu)化識字能力。
從目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學習情況來看,成績越差的學生,其注意力往往越不集中,所以必須對這類學習困難學生加強注意力培養(yǎng),在課堂上給予更多關注。當前教育當中要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對此教師則可以依照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充分了解其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相關原因,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如可以通過“歸因理論”開展,該理論就是對學生行為結果的解釋方式,包含能力、努力等多方面,充分了解其學習動機不充分的歸因方式,并及時進行干預,產生積極歸因,提升學習自信心,改變學習態(tài)度。由于學困生大多都認為自己學習能力不強,認為自己學不好,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則可適當降低對這類學生的學習要求,始終保持耐心,轉變期歸因方式,優(yōu)化他們的自我認知,從而提升注意力。
總的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是當下教學改革的必然性,要求,他不但需要學生實現(xiàn)高效化學習,還要盡可能提升學習效率,對此教師則應依照當前的教學需求,通過更加適合的方式進行注意力培養(yǎng),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