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娟
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這就把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學校、家長和社會都應該重視起來,把愛國主義種子播種到青少年心中,用愛國主義教育筑牢立德樹人之魂,讓青少年更加堅定自信,聽黨話、跟黨走。
為了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校園生活,為學生日后意志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打造良好基礎,我校依托校本教材,開拓了諸多有利于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新途徑。本文從生動教學、不斷探索、勇于實踐三個角度來闡述。
一、生動教學——感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
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要避免成人化,應當從學生熟悉的方面入手,不斷優(yōu)化愛國主義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滲透,于是,“心安國防”校本教材誕生了。這是一本由我校教師自行編寫的愛國主義教育校本教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貼近生活,減少了不必要的說教。
“心安國防”首先讓學生知道,國旗、國歌是國家的象征,我國的領土面積有多大,首都在哪里,等等。為了讓低齡段學生更好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心安國防”大多選用以愛國主義為題材的繪本,比如《我國的軍事家》《偉大的解放軍》等,以及一些介紹祖國古典名著、英雄先烈等知識的繪本。閱讀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而繪本則是一種以圖畫資源為中心、以文字解釋為輔助的直觀讀物,它以一個個完整的故事為基礎,傳遞著健康的愛國思想。通過活靈活現(xiàn)的閱讀活動,學生們切實積累了大量愛國主義知識,有一些學生還主動向家長分享自己讀到的愛國主義故事,身體力行地宣傳愛國教育,也承諾會用自己的力量去保護祖國母親,絕不允許任何人做出傷害國家利益的事。
在濃郁的紅色歷史氛圍中,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愛國精神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銘記在骨血里的記憶,而愛國主義教育更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每位中華兒女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不斷探索——感受愛國主義教育的發(fā)展
環(huán)境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特色鮮明的環(huán)境,是一門立體、生動的課程。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可以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其中,使青少年逐步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思想,讓小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革命歷史,學習革命精神。
校園里到處洋溢著濃厚的愛國主義氣息。教學樓里,每層樓都擺放著不同時期的愛國英雄雕塑,一個樓層一個主題,讓學生每天重溫英雄先烈的故事,產(chǎn)生敬畏之心。樓道設有“心安國防圖書角”,陳列著歷史、軍事科技等方面的書籍。學生們課余時間結伴到這里品讀,隨時滿足求知欲。如果有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教師可以講抗日小英雄的故事,鼓勵他們克服困難,超越自己;有的學生崇拜救死扶傷的醫(yī)生,教師可以啟發(fā)他了解軍醫(yī)的職責;對喜歡寵物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觀察自己家的寵物,以此引申到警犬在軍隊的作用;等等。
學校附近的常州國防園是學校得天獨厚的紅色教育基地,在那里學生可以聆聽國防知識講座、參觀國防教育展廳、開展趣味知識競賽……借助VR體驗設備,學生還可以在虛擬的空間里感受祖國蓬勃發(fā)展的科技。教官帶領學生探索科學規(guī)律,認識航空航天、國防工程、軍事演習中運用到的大量科學知識,增強學生為民族復興發(fā)奮學習的信心與決心。
三、勇于實踐——感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外延
愛國主義教育是一種外延廣闊的教育體系,這種對自己祖國的情感可在課外實踐、學科學習、假期生活中逐步形成、豐盈并鞏固,讓愛國主義教育不留死角。
學校會根據(jù)不同的主題開展不同的愛國教育綜合實踐活動,切實豐富學生的實踐體會。例如清明節(jié),學校少先隊會組織隊員到烈士陵園進行祭掃;每學期都會邀請老軍人、戰(zhàn)斗英雄、新時代英模到校為隊員作報告;不定期開展“小小志愿者”“慰問貧困人群”“和殘疾兒童共度兒童節(jié)”“國防宣傳日”等主題學習活動……學生親身參與愛國實踐,在真實的社會環(huán)境中感受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深化了愛國意識,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堅定理想信念。
在學科教學中,教師會依據(jù)學科特點,積極挖掘愛國主義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國家認同、文化自信和理想信念。美術課上,教師指導學生畫國旗、認識國徽;音樂課上,教師圍繞“愛國主義”這一主題,開展每人一首愛國主義歌曲傳唱活動;體育課上,教師教授軍體拳,教導學生長大后要保衛(wèi)祖國;手工課上,每個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折出不同的特技飛機;在每個重要紀念日,班級都會開展主題班會或愛國教育實踐活動;等等。
每年寒暑假,學校都提倡家長在帶孩子旅游時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傳統(tǒng)文化或報紙、電視、新媒體等媒介,引導孩子關心國家大事和世界變化,把自己和祖國聯(lián)系起來,同時把自己在假期的所見、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開學后班級進行評比展示。通過不斷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外延,引導學生自覺承擔民族復興責任與文化傳承,樹立高尚、遠大的理想信念,讓學生在認識世界、形成價值觀的初始階段可以及時形成愛國意識,收獲可以受益終身的寶貴財富。
學校通過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讓愛國主義情感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將愛國之心發(fā)展為報國之志,以期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