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梅
摘 要:隨著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為廣大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任務之一?!肮こ虇栴}”應用題作為小學數(shù)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無疑要得到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以此確保學生解決“工程問題”應用題的能力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工程問題”;高效課堂;構建路徑
學生“工程問題”應用題的有效掌握無疑是小學數(shù)學課程教學中的重點所在,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是刻不容緩。為此,文章就以課堂教學高效性為研究視角,結合相關的成功案例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開展相關教學實踐與科研工作帶來一定的啟示。
一、情境創(chuàng)設應置于首位,充分激發(fā)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興趣
毋庸置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是由興趣所決定的,所以無論是在任何學科課堂教學活動中,往往都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視為第一項教學任務,小學數(shù)學“工程問題”高效課堂構建也是一樣,而采用創(chuàng)設理想課堂情境的方式往往收效甚佳。
例如,教師在新課教學開始之前,以腦筋急轉彎的形式開始,其目的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讓學生的視線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于一點;第二,讓學生感受到此次課堂學習的趣味性所在;第三,開拓學生的思維,如“鴨子和鵝同時放在冰柜一段時間后鴨子死了,但鵝沒事兒”、“什么人看病時不用去看醫(yī)生”、“用小鐵錘去砸雞蛋為什么錘不破”等腦筋急轉彎,由于用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很難得到正確答案,必須在思考的過程中進行“思維轉彎”,才能得到最終的答案,而學生正是感受到問題中存在的這個特點,所以深刻感知問題的趣味性。在學生回答出自認為正確的答案后,公布答案,最后向學生表明我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很多問題看似簡單,大家只要換一個思考方式就會豁然開朗,工程問題的解決也是一樣,隨即引出課堂學習的主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了一個問題情境,在趣味性問題的鋪墊下激發(fā)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興趣,確保課堂導入的高效性,為新課階段的深度學習提供有利前提。
二、立足師生的互動合作,為學生學會問題思考提供引導平臺
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結構組成角度出發(fā),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之后的新課部分往往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以及培養(yǎng)各項學習能力的主要載體所在。為此,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必須抓住課堂的每一分鐘,“工程問題”高效課堂構建更是如此。在這里,筆者認為通過師生間的互動與學生間的合作活動,可以為學生學會問題思考提供良好的引導平臺,新課部分的高效性自然也不言而喻。
以“求工作效率”的工程問題教學為例,在新課教學活動正式開始后,先為學生提出一個具有互動性的話題,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保持,引導學生能夠快速認識到問題解決的重點所在,如“老師家所在的小區(qū)要挖兩條150米的水渠,第一條水渠5個工人師傅要工作三天才能完成,第二條水渠5個工人師傅要挖5天才能完成,那么哪條水渠師傅挖掘效率最高?”隨后將這一動畫小視頻展現(xiàn),以供學生深入思考。鼓勵其他同學說出自己不同的觀點,并分享,幫助學生能夠意識到工程問題的解決重點在于找準數(shù)量關系,并結合該話題將問題解決的這一關鍵要素加以詳細說明。在此之后,筆者賦予學生“小小工程師” 的角色,以趣味競賽的方式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其間,先向學生出示5道工程問題應用題,每個小組可從中選擇其中的三道,正確率最高的一組為獲勝組,可享有稱號,如果正確率相同則要根據(jù)完成速度來評定獲勝組。最后,筆者為學生建立一個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與指導平臺,鼓勵學生說出問題解決的成果和過程,并提倡其他同學說出自己不同的觀點,有針對性地將找準數(shù)量關系的方法與學生分享,由此幫助學生有效攻克學習的難點,并讓新課部分教學的高效性盡顯無疑。
三、側重性的課堂評價,力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問題思考與解決習慣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評價作為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學生明確課堂學習情況的主要平臺所在,更是教師開展總結性指導和了解學生學習需要的基本途徑所在。為此,在小學數(shù)學“工程問題”高效課堂構建道路中,必須有效開展側重性的課堂評價活動,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問題思考與解決習慣。
例如,在“車間生產”方面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全面回憶課堂學習全過程,并說出課堂學習的重點與難點,隨即根據(jù)學生課堂學習的成果與狀態(tài)進行有側重性的評價。在此期間,評價的重點主要在于“數(shù)量關系的找尋”情況,以及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程度。就前者而言,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學會了什么,還有哪些方面普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個別學生應該注意什么,以及哪些環(huán)節(jié)學生參與積極性普遍較高,從而制定課后鞏固的方案,助力學生養(yǎng)成自考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最后,則是將課堂剩余的時間再次交至學生手中,鼓勵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并提出自認為可行的建議,這些都是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習慣養(yǎng)成的有利條件,將其視為高效課堂教學方案設計與調整的重要出發(fā)點,必然會確?!肮こ虇栴}”應用題“教”與“學”的效率不斷提升。
通過以上觀點論述可以直觀感受到,在小學數(shù)學“工程問題”應用題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效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實非易事。其間,不僅需要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每一個階段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同時在教學手段與內容的選擇上要做到高度的合理,由此才能確保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為此,不斷深化以上論述觀點,自然成為廣大教師今后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側重點。
參考文獻:
[1]黃城紅.真體驗慢感受悟道理——人教版六上"工程問題"教學感悟[J].小學數(shù)學教師.2019,(Z1).
[2]嚴志云.改變學習方式 促進有效學習——《工程問題》教學對比與分析[J].新絲路:中旬.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