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致賓, 樓紅衛(wèi)
(復旦大學 數(shù)學科學學院,上海200433)
微分中值定理是微積分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很多關于中值等式的證明往往要利用微分中值定理,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涉及中值定理“雙介值問題”的許多例題與習題是平凡的,舉例如下,其中例1,4,5,6,8可分別在文獻 [1-5] 中找到.
例2設函數(shù)f在閉區(qū)間 [0,1] 上連續(xù),且在 (0,1) 內可導,證明:存在ξ,η∈(0,1)使得
例3設0 (本題曾出現(xiàn)在中國科學院大學2013年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題《高等數(shù)學(甲)》中) 例4函數(shù)f在 [a,b] 上連續(xù),在 (a,b) 內可導,證明:存在ξ,η∈(a,b), 使得 (eb-ea)f′(η)=(b-a)eηf′(ξ). 解令ξ=η,只要找是否有ξ滿足 eb-ea=(b-a)eξ, 這就退化為與函數(shù)f無關的“單介值問題”,利用Lagrange中值定理易得. 例6設1 例7設 0 這些題目的共性是等式兩邊均含有f′,但涉及“兩個中值”,題目的本意是用兩次甚至多次中值定理來找到某種聯(lián)結.但時常不小心因有明顯滿足ξ=η且與f無關的解而成為平凡的問題. 筆者發(fā)現(xiàn)此類命題大多數(shù)是以如下形式出現(xiàn)的: 設函數(shù)f在 [a,b] 上連續(xù),在 (a,b) 內可導,則存在ξ,η∈(a,b), 滿足f′(ξ)=F(a,b,ξ,η)f′(η). 而F具有形式 (1) 其中二階連續(xù)可導函數(shù)h,g是根據(jù)F的表達式找出來的函數(shù),必要時為了使得F(a,b,ξ,η)對任何ξ,η∈(a,b)有意義, 還會對a,b的取值作一定限制, 比如假設 0 可以猜想,出題者的本意應該是讓解答者先從F(a,b,ξ,η) 的表達式找到h,g使得 (1) 成立,然后利用Cauchy中值定理(例7-8)得到存在ξ,η滿足 從而得到 (2) 然而,若 (1) 成立,則利用Cauchy中值定理,有ξ=η∈(a,b) 使得F(a,b,ξ,η)=1,從而原問題有與f無關的滿足ξ=η∈(a,b) 的平凡解. 那么,能否增加限制條件ξ≠η,使得問題變得不平凡且有解?對于上述提及的類型,即 (2) 式,回答是肯定的.但這時,以通常的方法直接利用中值定理來得到結論似有困難,而利用微分Darboux定理則可以比較容易地解決問題.微分Darboux定理是說區(qū)間上點點可導的實函數(shù),其導函數(shù)具有介值性.這里,稱區(qū)間I上的實函數(shù)f具有介值性是指對于I的任何子區(qū)間J,像集f(J) 也是區(qū)間.具體地, 對于雙介值問題,給出如下結論: 命題設函數(shù)g,h在 [a,b] 上連續(xù),在 (a,b) 內二階連續(xù)可導.且?x∈(a,b),g′(x),h′(x) 均不為零,g′ 和h′ 在(a,b) 內不恒等.若函數(shù)f在 [a,b] 上連續(xù),在 (a,b) 內可導, 則存在不相等的ξ,η∈(a,b) 使得 (2) 式成立. 注意到 由Darboux定理,Gf′在 (a,b) 內具有介值性,同理,Hf′ 在 (a,b) 內具有介值性.要證存在不相等的ξ,η∈(a,b) 使得 G(ξ)f′(ξ)=H(η)f′(η). 由 Cauchy中值定理, 存在ξ0∈(a,b) 使得G(ξ0)=H(ξ0),從而 G(ξ0)f′(ξ0)=H(ξ0)f′(ξ0). 注意到一個實函數(shù)若在區(qū)間 (α,β) 內具有介值性且不取常數(shù)γ,則它必在該區(qū)間恒大于γ或恒小于γ.以下記γ=G(ξ0)f′(ξ0)≡H(ξ0)f′(ξ0). 證法1以下分情形討論.除去情形 Ⅰ,Gf′和Hf′在區(qū)間 (a,ξ0) 和 (ξ0,b) 均分別恒大于γ或恒小于γ.具體情形如下表所列,其中第一列(行)每一格的正負號依次表示函數(shù)Gf′-γ(函數(shù)Hf′-γ) 在區(qū)間 (a,ξ0) 和 (ξ0,b) 內的符號. +,++,--,+-,-+,+Ⅱ.1,Ⅱ.3Ⅱ.3Ⅱ.1Ⅲ.1+,-Ⅱ.1Ⅳ.1Ⅱ.1,Ⅱ.4Ⅱ.4-,+Ⅱ3Ⅱ.2, Ⅱ.3Ⅳ.2Ⅱ.2-,-Ⅲ.2Ⅱ.2Ⅱ.4Ⅱ.2, Ⅱ.4 情形Ⅰ存在ξ1∈(a,b) 使得ξ1≠ξ0,以及下列情形之一成立: Ⅰ.1G(ξ1)f′(ξ1)=γ; Ⅰ.2H(ξ1)f′(ξ1)=γ. 對情形Ⅰ.1, 有G(ξ1)f′(ξ1)=H(ξ0)f′(ξ0).取ξ=ξ1,η=ξ0即滿足命題要求. 對情形Ⅰ.2, 取ξ=ξ0,η=ξ1即滿足命題要求. 情形Ⅱ下列情形之一成立: Ⅱ.1G(x)f′(x)>γ(?x∈(a,ξ0)),H(x)f′(x)>γ(?x∈(ξ0,b)); Ⅱ.2G(x)f′(x)<γ(?x∈(a,ξ0)),H(x)f′(x)<γ(?x∈(ξ0,b)); Ⅱ.3H(x)f′(x)>γ(?x∈(a,ξ0)),G(x)f′(x)>γ(?x∈(ξ0,b)); Ⅱ.4H(x)f′(x)<γ(?x∈(a,ξ0)),G(x)f′(x)<γ(?x∈(ξ0,b)). 此時,不妨設Ⅱ.1成立,由介值性,存在ξ∈(a,ξ0),η∈(ξ0,b)使得 G(ξ)f′(ξ)=H(η)f′(η). 即ξ,η滿足命題要求. 情形Ⅲ下列情形之一成立 Ⅲ.1 ?x∈(a,b),x≠ξ0有G(x)f′(x)>γ,H(x)f′(x)<γ; Ⅲ.2 ?x∈(a,b),x≠ξ0有G(x)f′(x)<γ,H(x)f′(x)>γ. 不妨設Ⅲ.1成立,此時,?x∈(a,b),x≠ξ0, 由上式立即有γ 情形Ⅳ下列情形之一成立 Ⅳ.1 ?x∈(a,ξ0)有G(x)f′(x)>γ,H(x)f′(x)>γ; ?x∈(ξ0,b)有G(x)f′(x)<γ,H(x)f′(x)<γ; Ⅳ.2 ?x∈(a,ξ0)有G(x)f′(x)<γ,H(x)f′(x)<γ; ?x∈(ξ0,b)有G(x)f′(x)>γ,H(x)f′(x)>γ. 不妨設Ⅳ.1成立,由于g′ 和h′ 在 (a,b) 內連續(xù),且不恒等,因此,G和H必在 (a,b) 內無窮多個點處不相等.又由于f′至多只有一個零點,因此,必有ξ1∈(a,b),ξ1≠ξ0使得 G(ξ1)f′(ξ1)≠H(ξ1)f′(ξ1). 不妨設ξ1∈(a,ξ0),G(ξ1)f′(ξ1)>H(ξ1)f′(ξ1).則由G(ξ0)f′(ξ0)=γ 證法2反設命題結論不成立.由介值性,函數(shù)ψ≡Gf′ 和φ≡Hf′ 的像集A≡ψ(a,b),B≡φ(a,b) 均為區(qū)間或單點集.而對于任何μ∈A∩B,方程ψ(x)=μ和方程φ(x)=μ在(a,b)內的解必唯一且相等.以下分三種情形討論. 情形aψ-1(A∩B)={ξ0}. 此時,在(a,b)內恒有ψ≤φ或恒有φ≤ψ,且等號僅在ξ0處成立.不妨設前者成立,則?x∈(a,b),x≠ξ0,有 由上式立即有γ 情形bψ-1(A∩B)=(a,b). 此時, 在 (a,b) 內有ψ≡φ.進而G≡H,與g′ 和h′ 在(a,b) 內不恒等的假設矛盾. 情形cψ-1(A∩B)≠(a,b),{ξ0}. 此時,ψ-1(A∩B) 為區(qū)間,且其左端點α≠a或右端點β≠b.不妨設α≠a.此時作為(α,β)內滿足介值性的單射,ψ和φ均是單調的.有 從而ψ(α)是A∩B的端點. 若ψ(α)是A∩B的左端點,則必有δ>0 使得 (ψ(α)-δ,ψ(α))?ψ(a,α).從而ψ(α) 是A的內點.同理,φ(α) 是B的內點. 這與ψ(α)=φ(α)是A∩B的端點矛盾. 若ψ(α)是A∩B的右端點,同理推出矛盾. 總之,反設不真.命題證畢. 把所列 8 個例題作一回顧,列出相應的函數(shù)g和h如下,不難見到它們是滿足命題要求的. 例題g(x)h(x)區(qū)間 [a,b] 的要求區(qū)間條件可減弱為1x1/x0 本文從一類有平凡解的存在性問題出發(fā),通過分析命題的意圖,最后利用微分Darboux定理證明了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致謝本文受益于復旦大學數(shù)學科學學院蘇步青班的無學分討論班等.感謝相關文獻對本文的啟發(fā)以及審稿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2 “雙介值問題”的非平凡化
3 例題回顧
4 結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