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磊 易明煜
摘要:合唱教學作為合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音樂基礎教育教學目標的基本手段,是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方式。古詩詞歌曲引入小學合唱教學中,不僅可以提升合唱教學效果,還能在合唱訓練中開展古詩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意識。因此,對于古詩詞合唱歌曲教學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合唱團;古詩詞合唱歌曲;排練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音樂教學也不斷進行優(yōu)化提高,提倡在音樂教學當中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表達了對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古詩詞合唱歌曲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既蘊含了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又浸潤一些現(xiàn)代音樂元素,是古為今用的典型,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點,將古詩詞歌曲引入小學合唱團,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提升合唱教學效果。但正是由于古詩詞合唱歌曲的獨特風格和魅力,所以在小學合唱團排練古詩詞歌曲具有一定難度,既要抓住情感表現(xiàn)又要講究古詩詞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還要體現(xiàn)出合唱中的和聲效果。在排練中很多教師只注重對作品的呈現(xiàn),并沒有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因此對小學合唱團中古詩詞歌曲的排練策略研究尤顯重要。
中國古詩詞合唱歌曲作品,顧名思義,就是以中國古詩詞為歌詞所創(chuàng)作的合唱作品。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是文學美和音樂美的完美結合,是將音樂化的古詩詞和文學化的藝術形象融為一體。在歌詞內容上,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的歌詞全都來源于中國古詩詞文學。
一、小學合唱團中古詩詞歌曲的排練主要存在的問題:
1.音樂教師不重視對合唱基礎知識與排練方法的學習
教師并不重視對合唱基礎知識和排練方法的學習。教師在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時的方法只是最基本的學習普通歌曲的方法,并沒有針對作品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學習了解,不懂得根據(jù)對每首不同的古詩詞合唱歌曲進行分析處理,找不到適合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的具體方法。這樣會導致合唱團排練的古詩詞歌曲并沒有任何特色,降低了整個合唱團的排練效率。
2.不注重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在小學合唱團排練古詩詞歌曲過程中,教師只是單純的對古詩詞歌曲進行教唱,并沒有在排練時大致講解這首古詩詞的意思與文化內涵,也沒有在教學中做到潛移默化的對學生民族自信心等價值觀的培養(yǎng),所以形成了在排練時學生只是對古詩詞歌曲進行簡單的演唱,并不懂得歌曲中古詩詞的意思與內涵,就算知道意思也沒有教師的引導不懂得去聯(lián)想。
3.學生對古詩詞合唱歌曲的排練缺乏興趣
大部分學生在合唱團中表現(xiàn)的都很好,因為課堂上有紀律的約束。但是在排練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出現(xiàn)嘴動不出聲音,不敢唱,不想唱,合唱團氣氛沉悶的情況。還有一小部分學生覺得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很無聊,很枯燥,對合唱的排練越來越?jīng)]有興趣。合唱團成員一開始排練學習的興趣較高,好奇心較重,合唱團排練效率也非常高。但是隨著入團時間越來越長,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的興趣也逐漸弱化,學習氛圍與效率也逐日下降,倘若教師再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就會疲倦?yún)T乏,從而影響整個合唱團。
4.學生合唱排練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不高
學生合唱排練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不高。首先一些教師沒有較好的課堂把控能力,僅僅只關注自己的排練進度與內容,并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有排練時的紀律問題。這容易形成教師在認真組織排練的時候,學生卻在下面總是交頭接耳、走神等一系列影響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的課堂紀律問題,就會嚴重影響到排練的進度。其次也會造成整個合唱團上下排練的精神容貌下降,教師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課堂紀律維持上面,在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的時候就會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小學合唱團中古詩詞歌曲的排練策略
1.教師要注重對合唱基礎知識的學習
排練好古詩詞合唱歌曲,首先教師要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合唱所需要的一些專業(yè)基礎知識。教師務必要做到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合理的去進行學習,做到天天有學習,課課有進步,不斷學習合唱專業(yè)知識,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有條件的學校教師還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外出學習,去參加專業(yè)系統(tǒng)的合唱指揮培訓班,及時與校內樂教師進行交流學習,積攢教學經(jīng)驗。
2.教師注重對古詩詞合唱歌曲排練方法的優(yōu)化
在大部分小學合唱團當中團員的歌唱水平基本都是零基礎非專業(yè)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在音樂課上接觸音樂,很少有從小一直在系統(tǒng)學習音樂的。這就要求教師要針對這種情況合理的安排方法去進行古詩詞合唱歌曲的排練。首先在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之前務必要進行嚴格的基本功訓練,只有通過訓練小學生的合唱技巧和合作能力,對小學生的發(fā)聲、呼吸都進行嚴格訓練,做好這些合唱的基本練習,才能讓小學生在合唱領域越發(fā)展越好。其次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應當采用情感講解排練法。古詩詞合唱歌曲都是由古詩詞改編而成的歌曲,每一首古詩詞都蘊藏這詞作者所要表達的各種情感,因此在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時一定要將詞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用歌聲的方式去唱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排練的過程中要把握住整個曲子情感的表述。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了解這首古詩詞,給學生講述這首詩歌的背景故事還有作者生平,告訴學生這首詩歌應該突出什么樣的情感,最后將這些感情完整的融進到合唱中,能夠更好的展現(xiàn)古詩詞合唱歌曲本身具有獨特藝術魅力。
3.在排練古詩詞歌曲時加強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因古詩詞合唱歌曲的是由古代詩歌直接譜曲而來的這一特殊性,因此這類合唱歌曲,就被蒙上了濃濃的傳統(tǒng)文化的色彩。古詩詞合唱歌曲不僅僅表達了作曲家的思想感情,更體現(xiàn)著體現(xiàn)作詞者也就是詩人想要表達的各種情感,更承載這宣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的重任。教師在合唱團排練時心中要明確這一點,知道古詩詞合唱歌曲排練所具有的重要性,所以在排練是要潛移默化的去引領學生了解詩歌,了解詩人,了解國學,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做到這些,首先教師在排練一首古詩詞合唱歌曲之前要先了解這首古詩詞所表達的涵義情感,然后經(jīng)過自己的加工處理,在排練時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要使學生產生對古詩詞合唱歌曲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古詩詞合唱歌曲的興趣,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熱愛古詩詞合唱歌曲,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中國人,最終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
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小學生理解學習的古詩詞合唱歌曲,最好是之前接觸過學習過家喻戶曉的古詩詞,這類詩詞同學們都比較了解,經(jīng)過老師的幫助理解會后,能更快了解詩詞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4.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合唱歌曲排練的興趣
要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合唱歌曲排練的興趣可以首先從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歌曲入手??梢韵冉M織學生們欣賞經(jīng)過改編的受學生所喜愛的古詩詞合唱作品。欣賞優(yōu)秀的古詩詞合唱作品是進行排練的前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更能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合唱歌曲排練的興趣。
在排練古詩詞合唱歌曲的過程中可以先從小學階段學生學習過比較熟悉的古詩詞中入手,排練這類古詩詞合唱歌曲可以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歌曲的興趣,因這些古詩詞同學們基本都可以做到人人背誦,所以能達到學生基本聽一遍就可以記住歌詞的狀態(tài),選擇這些學過的古詩詞曲目進行教學,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以前學習過的古詩詞再次進行不一樣風格學習的興趣,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提高學生排練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中小學是提升自身修養(yǎng)和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音樂的黃金時期,合唱有一種可以為學生減壓的力量,可以給學生排解一些不良的情緒提升小學生的心理素質,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并且合唱也是一門藝術,因此,學生學習合唱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素養(yǎng),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智力和情感,非常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古詩詞合唱歌曲涉及的領域很多,可以給學生不一樣的精神上的營養(yǎng),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觀念、審美價值等,可以把學生引領到更廣闊的學習天地,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一定要意識到學習合唱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合唱的意識,讓學生上好每一次的合唱課來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審美情趣。
學校領導要重視合唱團的組建擴大以及活動組織策劃。學校要注重對合唱成員的選拔以及培養(yǎng),盡量選擇三到四年紀的小學生,這兩個年紀課程比較輕松,學生也便于教師管理。要經(jīng)常開展活動,通常應結合本學校的中心工作和具有紀念意義的重大節(jié)日進行,主題要鮮明集中,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義。組織形式,通常應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為參賽單位,學校實施為宜。其次教師要在校內完成自己工作之外盡全力完成合唱團的排練任務,要提前規(guī)劃排練計劃及每節(jié)課的進程任務,全身心的投入到每次的排練課堂當中,不出現(xiàn)因教師自身的原因去浪費排練時間每一分鐘。只有重視合唱團的培養(yǎng),重視合唱團的每一次排練,才會讓每一次的古詩詞歌曲排練顯得更加重要。
中國的古詩詞合唱歌曲是一種藝術,體現(xiàn)著中國的文化。我們在學習古詩詞合唱歌曲時,既能從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中感受到古詩詞的意境,也能感受到中國的國學文化,是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參考文獻:
[1]師范院校音樂教材編委會.小學音樂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9.
[2]曹理.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案例及評析[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6.
[3]谷建芬.新學堂歌[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8.
[4]師范教育司.合唱指揮與排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陳靜.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
[6]黃瑀.小學合唱教學在素質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9(10).
作者簡介:
夏磊,1977年1月1日,男,漢,河南省新鄭市,研究生,講師,音樂,平頂山學院。
易明煜:本科,平頂山學院2016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