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 ?要: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學習里面,蘊含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占比上,有著很高的比例,學習古詩詞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心智的發(fā)展,古詩文不僅言辭優(yōu)美,而且蘊含著大量的哲理,教師在語文教學當中將德育教學融入到古詩詞的教學里面,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古詩詞的學習能夠繼承和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關鍵詞:古詩文;德育教學;小學語文
引言:小學古詩文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內(nèi)容當中是教師重點關注的內(nèi)容,以往的語文教材在古詩文的選取上比例不是很高,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小學語文當中的古詩文數(shù)量逐漸增多,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當中要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古詩文的教學,近年來,國家對德育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視,如何在小學古詩文當中融入德育是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利用古詩文加強學生的愛國教育
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愛國主義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撐,數(shù)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始終都把“愛國”兩個字,作為國家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古詩文當中蘊含了豐富的愛國主義情感,語文教師通過古詩文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有利于學生愛國思想的形成[1]。
例如,在部編版五年級上冊陸游《示兒》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朗誦這首古詩詞,朗誦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文語感,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這首詩詞里邊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著重給學生介紹陸游寫作這首詩詞的具體背景,陸游是南宋著名的詩文作家,在他八十五年的人生歷程當中,愛國始終是陸游最重要的感情寄托,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宋朝面對金朝的威脅在軍事上的節(jié)節(jié)敗退,導致宋朝積貧積弱,陸游的一腔熱血不能夠讓這樣的局勢有所轉(zhuǎn)變,只能在詩詞里面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正因為如此,陸游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詞,愛國類的詩詞在他諸多的詩詞里面有相當大的占比,為后人留下了一筆研究陸游及其詩作的珍貴財富。
教師介紹完背景以后需要對《示兒》這首詩詞進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需要將愛國主義貫穿到整個詩詞當中,因為這首詩詞的主要思想感情就是愛國主義,這首詩詞作為陸游的絕筆之作,是他一生信仰愛國主義并為之而奮斗一生的真實寫照。通過介紹背景將愛國主義情感融入到詩詞的教學過程里面,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不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真正將愛國主義作為樹立遠大志向的強大精神動力。
二、利用古詩文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必須要培養(yǎng)的基本價值觀,在小學階段重點關注的是小學生的親情教育和友情教育,親情教育是小學生的第一教育,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學校,學生的親情教育一開始就被家庭和學校所重視[2]。在傳統(tǒng)古詩文里面有眾多的抒發(fā)親情教育的經(jīng)典作品,唐朝詩人王維的經(jīng)典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里面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天由于遠在他鄉(xiāng)不能回家團圓,作者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只能寄托在詩詞里面,一個人在外漂泊,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在重陽佳節(jié)將自己的孤獨、思鄉(xiāng)情切高度融入在詩詞的前兩句,使得遠在異地他鄉(xiāng)的游子仿佛已經(jīng)回到了家鄉(xiāng),這種強烈而深沉的情感只可自領神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里面通過講解與親情相關的古詩文,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親情觀念,有利于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更好地對待身邊的每一位親人。
此外,友情教育也是情感教育里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學校之外的社會,友情始終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只要有朋友的存在,就會有友情,在小學古詩文里面有一些描寫友情的經(jīng)典詩詞,教師如果能夠用適當?shù)胤椒▽⑦@些描寫友情的詩詞的內(nèi)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給學生,只要學生理解其中的主要思想情感,就一定會有所收獲,這種收獲既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物質(zhì)上的。例如,在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就體現(xiàn)了友情的依依不舍,“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痹娙送ㄟ^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自己對友人的送別之情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如果洛陽的好朋友問具體情況的時候,只有玉壺里面的冰心知道這種比天還高、比地還厚的深深之情。通過友情詩詞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友情在生活當中的不可或缺,有利于學生深厚情誼的培養(yǎng)。
三、利用古詩文加強學生的價值觀教育
學生的價值觀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于小學生知識、生活經(jīng)驗有限,在思想價值觀當中有較強的可塑性,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學生價值觀的構建和培養(yǎng)[3]。例如,在李白的《望天門山》的學習中,詩人用簡短的二十八個字將長江的自然面貌呈現(xiàn)給讀者,讓人忍不住聯(lián)想到長江的波濤洶涌,使人的心胸變得更加寬闊,這種豪邁的氣概是李白詩詞當中的特色,在學完以后讓學生可以更加理解李白的詩詞特點,有利于學生豪邁氣勢的培養(yǎng)。在宋代詩人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詞當中,詩人用籬落、樹頭、兒童追蝶等等意象,描繪出了農(nóng)村的自然美景,將農(nóng)村景觀進行細致化描寫,有利于讀者對自然美的追求,通過此詩的學習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在《石灰吟》這首詞當中,作者于謙托物言志,將自己比喻成石灰,表現(xiàn)出作者堅定地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學生通過對相關詩中內(nèi)容的把握,可以培養(yǎng)堅定的意志力和不怕困難的決心。通過這些蘊含著不同意境詩詞的學習,可以很大程度上塑造學生的價值觀,有利于學生心智的培養(yǎng)。
四、結束語
在小學古詩文里面融入德育教學能夠促進學生愛國觀念的建立,有利于學生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的價值觀建設,古詩文的學習需要教師能夠應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古詩文的審美是多樣性的,要把古詩文里面的思想情感深入的揭露出來,需要古詩文素質(zhì)過硬的老師,學好古詩文是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把古詩文學到位才能有效地將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任務兼顧到每一位學生身上。
參考文獻:
[1] 殷梅娟.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德育教育模式探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00(002):86.
[2] 白天成. 淺談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第七期“教育問題時習會”論文集. 2019.
[3] 梁曼媛. 品詩育德,詩中有德——德育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融合[J]. 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000(031):P.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