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韻
【摘 要】即時評價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定課堂好壞的因素之一。本文旨在充分認識課堂即時評價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分析當前數(shù)學課堂即時評價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提出改進數(shù)學課堂即時評價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即時評價 改進措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币馑际枪そ诚胍阉墓ぷ髯龊镁捅仨毾茸尮ぞ咪h利。而教師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就必須先認識到課堂即時評價的重要性,并掌握好課堂即時評價的藝術。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課堂即時評價是連接學生與教師的主要橋梁,承接著一節(jié)課能否達到教學目的的重要意義。正確地使用課堂即時評價對教師在教學生涯中的成長意義匪淺。
一、課堂即時評價的定義及意義
(一)課堂即時評價的定義
課堂即時評價是指教師運用語言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效果等方面進行即興點評的過程。有學者認為課堂評價可分為三類:以獎罰為目的而進行的課堂評價;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的課堂評價;以改進教與學為目的的課堂評價。課堂即時評價是數(shù)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判斷一節(jié)課即時評價的優(yōu)劣主要在于其是否順應了課程標準,以及是否完成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
(二)課堂即時評價的意義
1.提供反饋
課堂即時評價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給予學生反饋。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評價得到自己學習情況的有效反饋,從而使學生得到課堂參與感,進一步參與到課堂中去。新課標倡導正面的反饋,而研究也證明正面反饋相較于負面反饋更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2.提供指向
教學評價的分類中,一類是以改進教與學為目的的評價。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這一類評價所起的作用占課堂評價作用的絕大多數(shù)。教師用評價語言提供指向,使學生思維不脫離課堂學習的主線,從而推動整個課堂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實現(xiàn)達到課堂教學目標的目的。
3.促進情感
教學過程不僅是師生知識交互的過程,還是師生加深情感的過程。有學者認為:“情感在教育層面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的教育資源?!庇行У恼n堂即時評價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提高學習的興趣。評價語言對學生的學習觀、情感觀和價值觀有著全面的影響。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即時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理論缺乏
雖然課堂即時評價一直被人們加以重視,但多停留在經(jīng)驗的基礎上,包括分析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的方法,而評論的原則、標準則很少有人提及。實際上,課堂即時評價是每節(jié)數(shù)學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每節(jié)課每位教師都會運用到的課堂技能。目前,少有教師系統(tǒng)深入地學習過關于這一方面的理論,多數(shù)教師缺乏關于評價的專門訓練。認識不深入,就更談不上理解評價使用的正確與否。沒有了理論的支撐,實踐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流。同時,理論的缺失也使教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評價的使用上存在相當嚴重的誤區(qū)。
(二)評價模式固定
在課堂教學評價中,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學生回答正確,教師開心地給予“真好”等表揚;學生回答錯誤,教師皺皺眉頭,“請坐,再想一想”,然后轉身請其他會的學生回答?;竟Ρ∪趸蚴遣皇煜ふn堂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很容易套用上這一類模式,因為他們在知識密集的課堂中跟不上學生的思維節(jié)奏,所以慌亂之下來不及思考,只會判斷對錯,錯過了很多思維的火花。更遺憾的是,一旦學生也適應了這種單一固定的評價方式,他們的熱情也會大打折扣,好聽的話和掌聲再多也會索然無味。而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真正魅力則恰恰在于多變的評價方式。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有不同的情感與體驗,教師只有靈活機智地應變,才能最大程度上做到因材施教,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在表達方式上,課堂評價其實不僅僅在于語言,動作與神態(tài)也能很好地傳達。一些教師的優(yōu)勢正是在于其特色身體語與手勢語的出色運用。
(三)評價主體單一
調研發(fā)現(xiàn),很多課堂的評價只是教師單向地對學生進行的評價,缺少學生對學生的評價,課堂評價不夠多元、立體。新課標強調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課堂不應該是教師的一言堂。提倡生生互評,釋放學生被束縛的潛能,才能使課堂多樣化和豐富化。
【案例1】二年級“簡單的周期的問題”
(出示情境圖,圖略)
師:按規(guī)律排列,第20面彩旗是什么顏色的?
生1:一個個數(shù),是紅色。
生2:每四個為一組,第二十面是第五組的最后一面,是紅色。
師:這兩種方法你喜歡哪個?
生3:我喜歡生2的方法,因為他的方法能幫我們快速知道彩旗的顏色。
生4:第50面、第100面我們還可以用生2的方法算出來,卻很難數(shù)出來。
在該案例中,教師沒有直接給出評價,而是將評價的機會留給了學生,讓他們互相評價。生生互評不僅能進一步點明利用周期算出規(guī)律的優(yōu)勢,還能促進學生對課堂的深度參與與思考。課堂是一鍋水,需要每一個學生努力發(fā)光發(fā)熱,貢獻自己的力量,才能活躍起來,才能沸騰起來。如果只有教師的自言自語,課堂氣氛則會沉悶,學生索然無趣。
三、改進小學數(shù)學課堂即時評價的建議
(一)在評價目標上——注意評價視角多樣化
數(shù)學課堂評價提倡多角度化,一是提倡主體多元化,即倡導課堂中除教師評價外,多出現(xiàn)學生自評與互評。課堂是師生互動的場所,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種多角度的評價使學生更加理性地參與到課堂中、推動課堂的發(fā)展乃至升華整個課堂。二是提倡角度多樣化,就是鼓勵教師多使用言語以外的體態(tài)語評價,包括面部表情、手勢和身體軀干的傾斜角度。善用體態(tài)語評價能傳達語言所不能表達的信息。如表達對一個學生的欣賞,一個專注慈愛的眼神比一百句夸獎都要來得真實生動;而表達對一個學生行為的不滿,眼神和手勢的示意比直接的言語批評更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二)在評價方式上——注意評價情感真實化
課堂即時評價的情感對評價有著巨大的影響。同樣是“你真棒”這句話,如果配上專注的眼神和大拇指動作,就是一句真誠的表揚;如果帶著嫌棄鄙夷的態(tài)度,似笑非笑,就是嘲諷無疑。教師的評價需要帶入真實的情感,不然就會適得其反?,F(xiàn)在,有不少教師都陷入了過度表揚的怪圈,在給予學生夸獎時言不由衷。殊不知,毫無真誠感的表揚不僅不會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感受,反而會使學生變得麻木,課堂也顯得呆板、無真實感。
【案例2】 三年級“年、月、日”
師:觀察2014年的日歷,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2014年有12個月。
師(面無表情):你真棒。
生2:國慶節(jié)是十月一日。
師(沉默一會):還有呢?
生3:有的月份是28天,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
師(麻木):你真聰明,大家鼓鼓掌。
(教室一片掌聲響起)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的表揚很顯然沒有投入真情,是一個表演性質的評價。一方面對于簡單的問題教師并不需要這么高的表揚,另一方面既然已經(jīng)選擇了表揚,就要表現(xiàn)得真實一點,不能皮笑肉不笑。過度形式化的表揚會丟失教師的初心。一個簡單的回答并不需要過高的表揚,這種缺乏實質性的表揚太過虛假,過猶不及。教師不投入真情實感,學生其實也能覺察到這種表揚的形式性,學生將失去回答的熱情。教學過程中一旦教師缺失了真誠的情感,這個教學就喪失了意義。
(三)在評價內容上——注重評價內容具體化
斯塔弗爾比姆認為,評價最重要的不是證明,而是改進。意思是簡單地對結果評判對錯對學生毫無幫助,教師在課堂中的評價應與課程學習緊密聯(lián)系起來,以評價促學習,以評價促發(fā)展。
新手教師在課堂即時評價過程中很容易只重視和強調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而忽略了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現(xiàn)的數(shù)學思維和解題過程。也就是急于得到課前預設好的標準答案,而不去思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數(shù)學素養(yǎng)與數(shù)學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具體表現(xiàn)在教師在給學生做評價時只會兩種回答:一種是“好的”“你真棒”“老師聽懂了”,另一種是“誰來幫幫他”,即教師的評價內容不夠具體。
例如,在“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一課中,教師提問怎樣比較0.9和0.8的大小,一學生回答可以轉化成分數(shù)比較。教師這樣評價道:“是的,你真棒?!笨梢坏┙處熥⒅亓嗽u價內容的具體性,就會選擇這樣回答:“小數(shù)的大小我們不會比較,但分數(shù)的大小我們會比較,你把未知轉化成了已知,你真棒?!?/p>
橫向比較這兩種評價,前一種評價只有簡單的肯定,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沒有任何啟發(fā),后一種評價卻點明了好在哪里,好在學生能學會用已知推導未知。后一種評價才是一種具體的對過程的評價。新課標倡導的評價原則是促進發(fā)展,針對具體的情境給予針對性的評價,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發(fā)展。
(四)在評價效果上——注重評價發(fā)展長遠化
教學過程存在各種各樣令人始料不及的變化,教師需要快速應變,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生成,更需要考慮評價對于學生發(fā)展的長遠影響。例如,學生做出回答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給予課堂延遲評價,就是針對學生討論的問題,不立馬進行評價,而是用鼓勵語言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他們自己體驗知識,形成解決方案。案例3就是一個出色的延遲評價。
【案例3】三年級“認識平年和閏年”
(老師提出生日樹問題后,學生爭執(zhí)不下)
師:生1的意見把你們說服了嗎?
(學生回答沒有)
師:生2的意見把你們說服了嗎?
(學生又回答沒有)
師:既然誰也說服不了誰,我們就先把這個問題保留下來,接著往下學。學到后面再回顧,說不定這個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生:好!
在該案例中,教師遇到突發(fā)事件,并沒有選擇及時回答,而是選用了延后評價的方法,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展示了教師優(yōu)秀的教學能力與教育機智,值得每位教師學習。
學生思維的黃金期往往出現(xiàn)在后期,教師的過早評價大概率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阻礙了他們的想象。如果學生生成的答案與教師的預設有所出入,教師立馬打斷的話,其實反而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課堂活躍氣氛的養(yǎng)成,更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課堂即時評價的發(fā)展性,需要教師教學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也需要一顆潤物細無聲的關愛學生的心。
總而言之,課堂即時評價是生動活潑而又充滿藝術的。用好課堂即時評價需要每位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真正吃透課標、讀懂教材。只有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不斷在實踐中探索、進步,才能使教學高效化,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真正把新課標的精神落實于數(shù)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翁永電.課堂評價視角——學生學習狀態(tài)觀察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3).
[2]郜玉艷.教師課堂即時評價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
2014.
[3]陳玉琨.教育評價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