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瑞
【摘要】目的:通過臨床分析病例研究探討個性化心理護理模式的應用對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方法:從中選取當年我院腫瘤科在2019年6月~2020年9月期間直接收入治療的60例已經確診為肺癌的患者病例作為本次臨床實驗的主要調查研究對象。此次臨床實驗主要采取隨機進行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平均分成兩組,每組有20例,一組對每例患者進行各項常規(guī)治療護理為對照組。另一組成員加上個性化心理護理為實驗組。分別通過觀察、比較并分析記錄兩組患者在不同的護理模式下對于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疾病恢復情況。結果:實驗組的患者護理后的治療依從性為93.62%,對照組的兩個患者護理后的治療依從性平均為85.27%;實驗組的患者治療配合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實驗組患者的負性情緒出現(xiàn)率低于對照組。結論:通過臨床實驗室的數(shù)據(jù)綜合分析研究可得:在目前實施各種常規(guī)臨床護理措施的理論基礎了上加之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治療措施,將其有效應用推廣到治療晚期肺癌的患者當中,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治療工作配合度,還能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促進治療患者健康的狀態(tài),得到進一步有效恢復。
【關鍵詞】個性化心理護理;晚期肺癌;心理健康;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029
肺癌是指原發(fā)于氣管、支氣管和肺的惡性腫瘤,目前,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迄今為止,肺癌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但是研究表明肺癌的發(fā)生與吸煙、空氣污染、肺部感染、職業(yè)接觸放射性物質等有。肺癌早期常出現(xiàn)刺激性咳嗽,且咳嗽呈高金屬音,但大多數(shù)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治療效果不佳。對于這個談癌色變的年代,許多確診為癌癥的患者都長期處于無法接受事實的狀態(tài)中,會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更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反而會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此次實驗便是研究個性化心理護理模式對晚期肺癌患者治療、服藥的依從性、心理健康狀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報告如下。
1 ?實驗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選取來自我院臨床腫瘤科在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間被我院診斷為晚期肺癌而被收入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本研究實驗的主要調查研究對象。此次臨床實驗主要采取隨機分組將以上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平均年齡在46-82歲,男性19名,女性11名;實驗組平均年齡在47-80歲,男性18名,女性12名。參加調查的兩組患者對本次實驗均有知情同意權,同時患有其他嚴重疾病或影響實驗觀察的疾病均排除在外。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實驗組加上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護理人員全面深入了解每一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包括肺癌的分型、治療方案、護理措施、患者配合程度、服藥依從性以及患者自身對這種疾病的基本認知等,了解每一位患者不同階段不同的心理狀況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及原因,并作出詳細的護理診斷。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溝通,了解患者的擔憂原因,并針對性地給予處理。注意及時調整患者的不良情緒,消除不良情緒可能產生的幾個根本原因、減輕治病患者身體心理上的壓力[3]。其次,在決定用藥時向疾病患者本人做出詳細用藥解釋,包括哪些藥物的副作用、用藥治療目的及具體用藥治療方法,減少患者的疑慮,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告知患者保持樂觀積極情緒、避免患者精神過度緊張;同時指導每位患者按時服藥、慎用或臨時誤用易加重病情的治療藥物。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尊重患者的想法和選擇。
1.2效果評價方法
觀察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模式下的負性情緒出現(xiàn)率、患者治療、服藥的依從性以及對患者對護理模式的滿意度評分。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我院選取的所有參與實驗的確診為晚期肺癌的兩組患者,此次實驗他們所涉及的所有個人基本信息均使用SPSS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
2 ?實驗數(shù)據(jù)及結果
通過此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分析得出,采取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法進行早期干預的晚期肺癌患者,患者的治療、服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負性情緒出現(xiàn)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且以上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評分差異較大具有重要統(tǒng)計學事實意義(P<0.05)。因此,將個性化心理護理綜合干預法的應用引入到晚期肺癌患者的護理中來也是很具有一定的臨床上和應用研究價值的,值得在我國臨床上廣泛進行研究推廣。
3 ?總結
對于晚期肺癌的患者,年齡、臨床癥狀、心理狀態(tài)等的不同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各種不良情緒,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疾病的痛苦,還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4]。因此,護理人員在全面評估患者整體狀況的同時,要減輕患者疼痛,促進身體上的健康舒適,同時也要詳細了解每一位患者的情緒狀況,加強心理護理干預,針對不同情緒采取相應應對措施,并讓患者盡快恢復疾病、減少疾病復發(fā),并增強患者治療和恢復疾病的信心[5],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蘇媛媛.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癌痛控制有效率、服藥依從性及滿意度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1,16(06):140-141.
[2]陸薇,張新.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作用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8):89+91.
[3]林兆淑.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4):98.
[4]林海燕.探析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6,22(33):121-122.
[5]李立平,段紅艷,劉衛(wèi)靜.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5,44(20):2876-2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