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芳
摘? 要:目的? 探討對EICU重癥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后對護理質量的影響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1月~2020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EICU科室收治的96例重癥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組,48例納入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48例納入研究組(采用心理護理)。對比兩種護理模式應用后對整體護理質量的影響效果。結果? 研究組采取心理護理干預后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護理前焦慮及抑郁情緒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有明顯下降,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EICU重癥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后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同時能改善不良情緒,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EICU;重癥;心理護理;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0030-02
EICU住院患者均存在病情嚴重的特點,而科室內收治的患者從性別以及年齡、疾病類型和社會背景等各方面均有較大的差異性[1]。這類差異會直接增加護理難度,同時對護理專業(yè)要求和護理人員自身的心理素質要求較高。EICU重癥患者住院期間無法接受家屬探視,會間接影響患者心理環(huán)境,使其產生孤獨感。不良的心理環(huán)境會影響護理依從性,延緩護理進度,降低護理質量,因此EICU重癥患者需給予心理護理干預,緩解不良情緒,全面加強對疾病恢復的信念。為證明心理護理實施的效果,本研究對96例重癥患者展開研究,基礎研究資料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2020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EICU科室收治的96例重癥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組,48例納入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48例納入研究組(采用心理護理)。對照組中,男28例,女20例,年齡45~68歲,平均(54.3±3.6)歲。研究組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42~72歲,平均(55.1±3.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前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方案獲得醫(yī)療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重癥疾病診斷標準;無基礎藥物過敏;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及其家屬積極配合[2];所有患者屬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和心力衰竭等重癥。
排除標準:嚴重認知障礙;意識不清;嚴重心理及精神疾病;依從性極差。
1.3? 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流程給予基礎生命體征監(jiān)測,加強病情觀察,定時幫助患者翻身,調整臥床體位,檢查壓迫部位皮膚。術前準備EICU科室急救藥品及相關器材,做好儀器維護,并對手術患者定時更換敷料,檢查固定管道,確保各引流管狀態(tài)的正常。做好基礎護理,維護病房衛(wèi)生,定時對患者個人衛(wèi)生進行清潔。調整體位的同時做并發(fā)癥預防。開展急救時確保急救物品的整潔和物品的數(shù)量、位置固定,確保急救物品的完整性。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1)心理評估:護理人員借助自身語言溝通能力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交流并鼓勵患者主動訴求。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程度以及誘發(fā)因素后制訂具體心理干預計劃。(2)糾正不良認知:多數(shù)EICU患者在住院期間通常會盲目地放大自身疾病,認為已經得了不治之癥,內心被恐懼支配,導致孤獨感增加,焦慮情緒加重。鑒于此,采取心理護理的同時加強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針對性展開一對一宣教,就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通俗的解釋。通過知識普及以及疑問解答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提升康復信心。(3)環(huán)境護理:住院環(huán)境也是影響患者情緒的一項重要因素,EICU患者住院后常會因突然改變的生活環(huán)境產生焦慮情緒以及不舒適感。護理干預時針對住院環(huán)境做積極的改善,加強室溫調節(jié)。根據(jù)患者的生活習慣適當調整病床高度,水杯擺放位置,勤開窗通風,并在休息時間合理調節(jié)病房內醫(yī)療器械,盡可能降低噪音,維持室溫的舒適性和光線的舒適性。
1.4? 評價指標
本次研究將護理質量及護理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效果作為評價指標。(1)護理質量:結合EICU護理質量評價表,就??谱o理、基礎護理、急救藥品管理和消毒隔離等幾項指標展開評分,由EICU護理管理人員展開評估,每項滿分10分,評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3]。(2)焦慮、抑郁情緒評分:結合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價量表進行評估,單項10分,得分越高說明情緒狀態(tài)越差,反之成立。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SAS評分、SDS評分結果
兩組在護理前焦慮及抑郁情緒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內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有明顯下降,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護理后護理質量評分
研究組采取心理護理干預后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EICU重癥監(jiān)護室是醫(yī)院集中收治重癥患者的科室,治療與護理操作相對集中,患者疾病類型復雜但病情均具有危重急的統(tǒng)一特征[4]。受此影響,該科室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要求相對較高。EICU常規(guī)護理通常只針對病房環(huán)境、病情以及用藥情況,不良事件的預防等內容展開,與現(xiàn)代臨床提倡的人性化護理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存在出入,不能夠及時處理患者住院期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鑒于此,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心理干預是必要的。在實施心理干預前首先要展開心理評估。該科室患者普遍存在程度不一的心理問題,這種心理問題的產生可能對護理進度以及護理效果造成影響。因此在具體護理過程中需要加強心理干預,對導致不良情緒的因素展開分析,并針對性糾正或干預。通常心理干預實施要針對患者不良情緒產生原因和應激因素干預,從源頭解決問題,并給予積極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不斷面對自身疾病,并接受疾病,了解疾病的產生原因和治療流程,科學認識疾病,降低錯誤認識產生的不良情緒。
本次研究結合EICU基礎護理,針對病房環(huán)境以及醫(yī)療設施展開積極維護,同時聯(lián)合心理干預,循證不良情緒產生原因,并針對性制訂心理護理計劃[5]。心理護理中結合健康宣教能夠有效糾正患者的不良認知,結合通俗易懂的語言,可以拉近護患關系,降低患者EICU住院期間因無探視而產生的孤獨感。
本次研究分別對常規(guī)護理下和心理護理下的護理質量展開分析。結果顯示:研究組采取心理護理干預后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研究組內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有明顯下降,較對照組低(P<0.05)。說明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心理護理干預的應用更具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EICU重癥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后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同時能夠起到改善不良情緒的效果,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周銀麗.綜合護理在急診纖維支氣管鏡氣道灌洗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9,10(6):162-164.
[2]肖丙蓮,吳淑琴,李東靜,等.心理護理干預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作用[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2):379-381.
[3]王敏,宋君.圍術期優(yōu)質護理配合心理護理干預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23):125,179.
[4]王玲玲.集束化護理在預防急診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20,18(12):216-218.
[5]王衣,蔣凱,俞柳燕,等.《護理質量監(jiān)控表》在EICU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20,28(3):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