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云
“老師,我和幾個同學不小心把衛(wèi)生區(qū)里的鐵锨柄踩斷了,我們明天一起賠一把,行嗎?”課間,翼突然來辦公室找我。
翼是全校出名的淘氣包,他今天竟然主動來承認錯誤,是真的被我感化了嗎?“進步很快呀!”我沖著翼豎起大拇指,“做錯了事主動承擔責任,是男子漢的作為。說說吧,你們打算怎么賠?”翼見我沒有責備他的意思,趕緊說:“我讓我媽去買把鐵锨,費用我們平攤?!?/p>
“他們都同意嗎?”其他當事人的意見應該更能說明問題。
“老師,鐵锨是大家一塊兒弄壞的,可他們都不愿意賠。你跟他們說說吧!”翼看上去似乎很生氣。
“好吧,我們到現(xiàn)場還原事實。”說著,我隨翼來到了衛(wèi)生區(qū)。幾名學生正對著斷成兩截的鐵锨柄爭論不休,看我過來了,立馬安靜下來。
“來吧,所有參與了此事的‘英雄們,按順序排好隊,再現(xiàn)你們的‘英雄壯舉。記住,踩的位置和力度要跟原來一樣?!睅酌麑W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默地站好了隊,對著已經(jīng)斷成兩截的鐵锨柄開始“下腳”。輪到翼的時候,幾個學生開始議論紛紛:“他剛才不是這樣的?!薄八麆偛攀莾芍荒_跳起來跺的?!薄八辶撕脦状?,聽見鐵锨柄斷的聲音才停下?!睆耐瑢W的議論聲中,我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我轉(zhuǎn)身看向翼,翼趕緊辯白:“你們要是不踩,我也不會踩呀!再說,我也不知道它會斷呀!”
幾名學生張了張嘴,臉上顯出生氣和委屈的神色。
“這件事老師說了不算,還是問問大家的意見吧?!蔽易屗袑W生回到了教室,臨時召開了一個“責任誰來負”的班會。
我先讓參與了這件事的博向大家敘述整件事的過程,博沒有說清的,其他幾位同學又進行了補充。然后,大家分小組討論:“這個責任到底由誰來負?怎么負?”
經(jīng)過討論,大家有三種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認為要平均承擔責任,因為他們一起做了壞事;有的人認為翼應該負全部責任,是他的“反復跺”,才導致鐵锨柄斷掉;也有的人認為前幾個同學踩得不重,雖然沒造成惡果,但行為不當,要負一半的責任,翼自己負一半的責任。通過舉手表決,最后決定由翼的家長去修鐵锨,所需的費用翼承擔一半,其他幾名同學承擔一半。
責任明確了,我舉起斷成兩截的鐵锨柄說:“同學們,責任可以區(qū)分,可是,傷害只能由它承擔。我們都說,萬物皆有靈性。這把一直默默為我們服務的鐵锨如果會說話,它會說些什么?請大家在你的‘每日素材里,寫下今天的事,寫寫你心里的感受,幫鐵锨說說心里話。”
事后,我對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和起哄者逐個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在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過家長的打罵訓斥。就拿這件事的始作俑者珂來說,在所有老師眼里,珂都是優(yōu)秀的學生。不但成績優(yōu)秀,愛讀書,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可是,家長對她的要求很高,考不到前幾名就會扇耳光。這個孩子的內(nèi)心一定積蓄了不少委屈和憤怒,她在用這樣的方式發(fā)泄自己的情緒。
去個性化是個人在群體中感到個體性的喪失,降低了對行為的覺察和控制,做出一個人時不會做出的行為??墒牵^察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去個性化狀態(tài)下,個體并非完全喪失自我,而是個體認同與群體行為發(fā)生了共振。去個性化效應的出現(xiàn),反映了班級管理的疏漏,體現(xiàn)的可能是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重視。這次事件后,我給這幾個同學的家長逐一打了電話,討論了孩子的行為與家庭教育的關系,希望引起家長的重視。(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香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