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紅
摘要:地理是我國初高中階段重要的基礎學科,其源自于人們對生活中山、河、湖、海、大氣等各方面的觀察和研究而形成的學科,是將能力培養(yǎng)、思想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較強的學習,也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初中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在不同版本教學中,重視知識體系的科學性、教材內容的精簡性,且圖文并茂、形式活躍,完全突出了生本理念這一重要教學標準。然而,由于地理學科在中考中并非主要科目,因此很多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沒有形成有效的地理學科教學目標,長此以往,由于教師自身的不重視以及學生的懶散和不用心,導致初中學生地理成績慘不忍睹?;诖耍疚闹饕獓@初中地理如何有效實施教學展開深入分析。
關鍵詞:初中地理 有效教學
一、正視地理學科,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在生活中,從人文到自然,人和地方都有地理學科的影子,可以說它是以各學科為基礎,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大的角度去研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挖掘其中存在的聯(lián)系和其特點,在此基礎上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同時,地理學科的發(fā)展還同我們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同時,對于全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也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
從教師開始,提高對地理學科的重視和其重要性的認知,加強對教材內容的及時更新和完善,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首要前提,確保學生能夠接受更全面、更系統(tǒng)、更科學的地理知識教學。對于學生則是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實際教學中加強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存在于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確保學生能夠切實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中,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率。
二、正視地理教材,合理運用拓展教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家相關教育政策和措施的要求,著重強調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和目標,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和素質發(fā)展。同時,對于初中的地理教材也以“一標多本”為主,剔除了“一綱多本”的傳統(tǒng)教材,且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挖教材內容,結合網(wǎng)絡資源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改變教材教學的觀念,從“教”轉變成“用”,從學生被動的“學”到主動的“觀察”。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世界的語言和宗教》一節(jié)課時,教師即可為學生普及相關的知識點,如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傳播和分布,宗教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世界主要宗教的由來等,又如世界通用語言,世界上哪種語言使用人口最多,世界上主要的流行語言有哪些等。這些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知識,同時也是對教材相關內容的拓展和延伸,既保證了教學內容的豐富和趣味性,還開闊了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教材中所沒有的知識,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革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課堂中度過,所以為有效實施地理學科的素質教育,則需要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及時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課堂所應有的作用和價值,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都是在講臺上將標題讀一下,簡單說一下教材內容,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交給學生,不論學生是否能夠用心的去學習,都不會再予以理會,因此,很多學校的學生在學習中都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即重視知識、忽視能力;重視分數(shù);忽視教育,學生在學習中也一直處于被動式的學習狀態(tài),所以導致很多學生在日??荚囘^程中,根本不在乎成績如何,更不要提學生是否出現(xiàn)作弊的現(xiàn)象。而新的教學方式則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功能,在實際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和思考,由“被動”變“主動”,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進而經(jīng)過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形成了如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一系列高效的教學方法,且這些方法在實際應用中也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認可和支持,有效發(fā)揮了這些教學方法的作用和價值?;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科學習興趣。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源動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心理傾向,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順應學生的心理需求,長效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開展情境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通過應用多媒體等設備向學生展示圖片或播放視頻等,構建教學情境,讓學生仿若置身其中,更清晰、直觀的去學習地理知識。
最后,營造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參與。學生學習的好壞同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有直接關聯(lián),如“孟母三遷”一般,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格外重視教學氛圍和營建,在課堂教學中呈現(xiàn)積極的、進取的、向上的、樂觀的情感和態(tài)度,進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行為動態(tài),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提供必要條件。
結束語:
綜上,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依據(jù)新課改及國家提出的教育政策、措施的要求和指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功能和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學生地理學科知識和能力的共同提升和促進,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江鋒. 從實際出發(fā)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J]. 讀與寫,2021,18(1):242.
[2] 李碧連. 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 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1(4):71,73. DOI:10.3969/j.issn.1672-0954(x).2021.0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