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在現(xiàn)代班集體教育中,班主任作為一個學校班級的組織管理者;學生生活學習的引領者、成長的同行者、精神的關愛者。經驗不足而又非常認真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勞心費神、非常辛苦,在日積月累的身心疲憊、郁悶煩躁心態(tài)下很容易產生焦躁、易怒浮躁的情緒,從而導致學生產生消極地應對甚至逆反。
一、想象和實際可能不一樣。
夜辦公期間靜靜的坐在辦公室,坐的時間長了,總想到室外走走,目標是自己班級還是操場等地呢,想一想今天是周二,下午主題班會時自己已經開展一次整風運動了,想一想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學生應該會全力以赴去認真復習學習,想一想高考才剛剛結束,高三學生最后階段拼搏的精神對高二學生的影響,想一想學生都有這么大了,也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了,想一想現(xiàn)在的班級也有班級科任教師在班級陪伴學生,所以此時此刻我相信孩子們一定很自覺。但是當自己一步一步走進他們的時候,慢慢的才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不經意間發(fā)現(xiàn)那些原本很乖的女孩也會在座位上和同位竊竊私語,一看那狀態(tài)就是在探討瘦身,窗內外師生之間的一個眼神,她們就立即終止了;不經意見又聽到男生因為緊張把手中正在欣賞的小人書掉在地上而發(fā)出的聲音;不經意見一個靜靜的口哨聲再次提醒其他學生老班已經來了,在自己心里其實我知道該生是和我開玩笑,是故意在通風報信的,是想緩和一下緊張的局面的。班級管理你我向前一步便是幸福,你我后退一步便是孤獨。
二、說和做真的不一樣。
“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薄叭思艺f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边@就是聞一多先生,他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作為一名普通教育者,在我們自己的一生中也許我們做不了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也許你我說不出什么語不驚人的話語,但是在日常的管理教育中,作為你我,說你我該說的,做好你我該做的,也許也是一種境界。譬如說在每一次學生離校的時候,我們可以不厭其煩的學生說,回家途中注意交通安全,離校當天要及時返回家中,不要讓自己父母擔心,返校時注意貴重物品保管。我們可以不厭其煩對家長說,孩子在家期間多注重和孩子的交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問題,多注意孩子家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譬如說,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你我可以避免不在公共場合批評自己的學生,每一次成績公布的時候,我們可以不在班級經常表揚成績一直比較優(yōu)秀的同學,我們也可以不在其他老師或同事面前說其他班級學生不是。同樣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不做,我們也可以認真去做。
三、他律和自律可能不一樣。
“他律”是指靠外部力量命令人們授受一定的道德觀念和履行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并依靠社會輿論和社會獎懲為動力,促使人們在思想上和言行上循規(guī)蹈矩;“自律”是指人們行為的約束力和驅動力依靠理性、信念和道德良心,依靠內心自覺。面對信息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家長累,學校累,班主任更累。管理的是同樣類型的班級,一年或幾年下來,有的班主任是身心疲憊,更多時候他們會感覺付出和匯報差距太大,而有些班主任管理班級是游刃有余,班級常規(guī)管理和認可度遙遙領先。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班主任的時時陪伴,學校的嚴格管理等措施也許能夠解決學生眼前出現(xiàn)的一些暫時問題,但是一旦這些無形的網(wǎng)在學生身中消失的時候,問題也許會比以前更加嚴重。反之如果我們能夠主動的發(fā)揮學生的自主管理,讓學生在生活學習中能夠成為他們的主人,讓學生自己從內心里認識到體會到,在人生的舞臺上如何展現(xiàn)更好的自己。
四、四十五分之一和百分之百真的不一樣。
素質教育的目標是面向所有學生,讓全體學生的個性、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尊重學生個性,就是要以學生主動發(fā)展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充分認識個體價值,樹立自信心。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家庭,由于每個人生來的素質、即生理條件不同,特別是由于學生在后天所遇到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導致了他們在個性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所以無論我們教師懷著多么美好的愿望,無論我們的教育者以愛心和智慧在孩子成長的事業(yè)上做了多少工作,老師所教導的學生們最終仍然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不同。當然我們不可否認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而對龐大的學生集體和偶然組合在一起的不同個性和特點的學生,教師管理的策略除了關注到兩頭為數(shù)極少的學生外,對大多數(shù)學生只能按照設想中的情況進行教學和管理,既抓兩頭保中間。甚至有不少學生在高中階段可能還會面臨幾次分班,在這種情況往往我們的學生有何從談起通過學校的教育來得到全面發(fā)展健康發(fā)展呢。所以對每一位教育者來說,我們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因為每一位學生對你我來講可能這是四十五分之一,但是對于一個家庭來講卻是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