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佳玲 張泓金利 隋曉冰
摘 要:商務英語信函一貫要求語言準確,避免內(nèi)容誤解和歧義的產(chǎn)生。然而,在特殊的商務情境中,模糊語言在信函中的運用已是最普遍的一種現(xiàn)象,在商務英語交流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成為衡量交際者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本文以順應論為理論基礎,分析信函中模糊語言的積極語用功效作用,旨在提高商務交際者對模糊語言在商務信函中的靈活運用,為成功促進商務溝通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模糊語言;商務英語信函;順應理論;語用功效
隨著全球一體化經(jīng)濟和國際商務往來的迅猛發(fā)展,商務英語信函在貿(mào)易活動中成為雙方商務溝通、信息交流、業(yè)務往來的重要方式。商務英語信函向來要求語言具體、簡潔和精確,避免產(chǎn)生商務內(nèi)容的歧義和活動的誤解。因此,大部分人都認為商務英語信函中應盡量不要使用模糊語言。然而,模糊語言作為人類語言的基本屬性之一,同樣具有一種強大的語言表意作用,合理而恰當?shù)厥褂媚:Z言既可以使語言表達順暢自然,也能有效地傳遞內(nèi)容信息。
模糊語言在生活中被普遍使用,在商務英語中也可以發(fā)揮其作用。在具體的商務交際中,交際雙方為了實現(xiàn)特定的目標,往往是可以借助模糊語言來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模糊語言看似表面模糊,卻反映了語言的準確性、委婉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因此,恰當而有效地使用模糊語言對提高商務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和成功處理商務溝通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圖基于 Verschueren的順應理論,著重對商務英語信函中模糊語言的語用功效進行分析研究,以期提高模糊語言在商務英語信函中的功效性和適應性,進而有效順利地進行商務交流活動。
一、模糊語言和順應論概述
模糊語言主要是一個具有豐富內(nèi)涵、中心思想明確卻缺乏清晰語言邊界的表達方式。從廣義角度來說,模糊語言意味著語言的模糊性。模糊性是自然語言的一種本質屬性,廣泛地應用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內(nèi),語言系統(tǒng)的各個層面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模糊。1965年美國學者札德(Zadeh)在其《模糊集合》的論文中提出模糊集理論,認為模糊性主要強調(diào)從屬于到不屬于的整個過程變化的漸進性,這一理論的提出改變了以往人們固有的思維模式,認識到事物之間存在著不確定的區(qū)間值,從此拉開了人們對模糊語言的研究序幕,也不斷拓展了人們對模糊語言研究的新思維和新維度。
在國內(nèi),最早的模糊語言的研究開始于伍鐵平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伍鐵平教授在《模糊語言學》中對語言模糊性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和研究。伍教授指出,人類語言中的大部分詞語所表達的概念都是沒有準確性和精確性意義的,具有普遍的“模糊概念”。鑒于伍教授對模糊語言的分析,模糊理論在中國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介紹,許多學者也紛紛對模糊語言開始了探討研究。陳維振和吳世雄(2001)提出:模糊語言雖然是一種中心意義明確的語言形式,但是在語言范疇上卻是含糊的表達形式。黎千駒(2002)認為,“模糊性是人們在認知中對事物類屬辨別或性質方面的不明習性,它是一種中介過渡性的語言表達形式”。
雖然語言學者們對模糊語言的定義概括不同,但共同都對模糊語言概念的闡釋指出了一個共通的屬性和關鍵詞,即“不確定性”,即那些表達意義不明確、缺少精確邊界的語言都可以被看作為是模糊語言。
作為一種彈性語言,模糊語言較精確語言比較來說,它更具有極大的概括性和靈活性,其主要反映在語言的不確定外延層面上。作為人類語言的一種基本屬性,以及表達人類思維結果的語言的關鍵因素和普遍現(xiàn)象,模糊語言被廣泛地應用在不同的領域范圍里。尤其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諸如商務英語交際情境中雙方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和影響下,模糊語言在商務信函中的使用,既可以使語言表達更含蓄,語言范圍更廣泛,又可以促進商務話語交際和信息交流。
順應理論是Verschueren于1987年第一次提出的,該理論主要著重指出兩個方面:一是語言的使用過程即是語言選擇的過程;二是語言的使用要基于不同的交際語境、語言結構、心理意識等方面的差異,動態(tài)地做出順應反映和順應選擇結果。這種基于語言的選擇和順應為中心框架建構了語言順應論的實質,即“語言的使用是交際者根據(jù)不同的語境需求對語言形式和手段的選擇過程,這種選擇過程的發(fā)生主要是源于語言的3個特性——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性?!边@三者之間是緊密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統(tǒng)一體,變異性使語言可供使用者選擇,是前提;商討性使語言使用者能在具體交際目的、語用原則和策略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語言,是渠道,為順應性提供了關鍵內(nèi)容;順應性則使選擇的語言在使用中盡最大可能滿足交際目的,就需要不斷地對影響語言的外延和內(nèi)涵的要素做出順應。
根據(jù)Verschueren的理論觀點,語言選擇必須動態(tài)地順應語境,語境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會隨著交際雙方的主客觀因素變化而變化。因此,在商務交際活動中,交際雙方為達到各自交際目的需要對語言語境和交際語境作出順應選擇,商務英語信函中模糊語言的使用就是為順利實現(xiàn)交際目的對語言形式、內(nèi)容等方面做出選擇的最佳結果。鑒于此,順應論為詮釋商務英語信函中模糊語言的使用提供了科學的視角,全面地闡釋了模糊語言在商務英語信函中的順應性結果,從而促進了模糊語言在信函中的積極語用功效。
二、商務信函中模糊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及意義
商務信函是指商務交際活動中的一種書面語體,信函種類豐富多樣,信函一般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貿(mào)易性商務信函、社交性商務信函、公司內(nèi)部商務信函。普遍意義上來說,商務信函屬于比較拘謹正式的公文體,主要遵守商務英語寫作的7“C”原則,然而信函中也不乏大量模糊語言的存在和使用,這些模糊語言的應用并沒有帶來臆想的混亂、信息失真等交際混亂的現(xiàn)象,反而使英語商務信函中的溝通更加順暢。鑒于模糊語的作用和特定的表現(xiàn)形式,大致歸結為模糊詞語、模糊限制語和模糊句式三類。
模糊詞語主要指語言表達里意義和外延界線不清晰的那些詞語,諸如表示數(shù)量、時間概念的約數(shù)詞,或者是一些常見的形容詞及副詞,如about a month, within three days, more beautiful等等。他們的語義沒有相應地確指,卻是有允許變動的范疇,給交際雙方留下交流的足夠空間。Lakoff認為模糊限定語主要是通過修飾語義確定的詞語來調(diào)整語義的模糊范圍,進而對話語內(nèi)容的真實性和所指范圍進行修正和限定,從而進一步促使其語義的理解,以求達到預期的交際效果。然而,其中比較復雜的當屬模糊句式了,主要分為三種句型方式:模糊性被動結構、虛擬語氣和模糊性否定結構。這些句式的表達和應用可以婉轉地表達說話者的不確定語氣,體現(xiàn)說話者的語言得體性和含蓄性,適當?shù)販p輕了話語的針對性,同時也給予說話者交流的回旋余地,諸如it is reported that, it is believed that等。在實際的商務英語信函中,模糊語都發(fā)揮著各自的語用功效,通過靈活地應用三種形式的模糊語,既可以較為含蓄地表達交際內(nèi)容,避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分歧,又能使文本達到說話者為實現(xiàn)交際目的的需求,以此推動商務交流的順利進行。
三、順應論視閾下的模糊語言的語用功效分析
商務英語信函寫作是一種雙方的語言交際活動,根據(jù)不同的交際目的和商務交流環(huán)境需要雙方適當?shù)貙φZ言進行選擇。對語言的選擇和使用是一個反復變化的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受到了語言本身因素和非語言的外界因素的共同影響和作用,信函的交際者為了實現(xiàn)某種特定的交際意圖通常會使用一種語用策略,即是模糊語言普遍應用于商務信函中,這種模糊語言的使用就是交際者對商務貿(mào)易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貿(mào)易雙方的心理世界順應的產(chǎn)物和結果,即是說話者考慮到交際話題、交際對象、交際目標以及語言環(huán)境等作出的各種不同選擇,因此具有特殊的語用效果。
1.順應交際的物理世界,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順應論認為語言的選擇是對當下語境的一種順應結果,交際雙方會依據(jù)不同的語境作出恰當?shù)恼Z言選擇和表達方式。交際中的物理世界就是做出語言選擇時需要考慮的環(huán)境,主要涵蓋了空間、時間和貿(mào)易雙方在物理世界中的地位等方面的因素,其中的空間和時間的影響因素就是維系語言使用和順應物理世界相關聯(lián)的一種聯(lián)結。
在國際商務信函中,由于客觀事物本身存在多變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如果寫信人無法完全準確地表達內(nèi)容時,模糊語言的使用無疑可以為雙方的磋商和談判留有足夠的空間,進而有利于保證商務交際的順利完成。例如,“In a sense, because our users want the goods urgently, we plan to send the vessel to pick up them, which is expected to get to Shanghai around March 26.”在信函中論及貨物到達時間時,說話人考慮到了外部物理世界的環(huán)境影響,靈活地運用“around”這個與時間單位不明確的模糊語言表達了物理世界中的時間概念,避免了因各種外在因素而導致的收貨時間問題的爭議,有利于寫信者在時間上掌握主動權,讓對方感受到合作的誠意。同時信函中“In a sense”的使用雖然指某種意義,但并沒有明確其所指意義,因而為雙方的后續(xù)商務交流也同樣留有回旋余地。
2.順應交際的社交世界,增強語言的靈活性和禮貌性
社交世界是指影響語言交際的各種社會因素,如社交場合特定下的公共制度和社會特有的交際規(guī)范等,其中包含著制約、規(guī)范交際雙方的語言行為的原則和準則。商務英語信函的交流就屬于一種特殊的社會交際,交際者為了有目的性的傳遞言語隱含意義,或是旨在表達交際中的禮貌和合作行為等潛在想法和態(tài)度時,他們往往選擇和應用模糊語言。模糊語言的使用就是交際個體在意識驅動下,為實現(xiàn)交際目的的需求在語言形式、內(nèi)容、策略等方面作出選擇的結果,這種選擇必須要適應社交世界的各種交際規(guī)范,從而進一步促進交流和合作的達成。
模糊語言具有較強的表達力,是商務信函中不可或缺的語言要素。在實際的商務信函交流過程里,由于特殊的人為和非人為的因素影響,具體準確的信函語言內(nèi)容反而不利于商務交流。說話者通常使用模糊語言來增強語言交流的靈活性和策略性,可以使表達內(nèi)容趨于完善,表達方式也更加的含蓄和禮貌,既能避免話語太過死板或絕對,也避免了交際雙方對信函內(nèi)容的誤解,凸顯了交際中的禮貌特性和真誠合作等方面的態(tài)度,有助于商務活動者的有效溝通。如“You will? be invited to special meeting we regularly hold on financial matters of interest to our customers,在信函中當談及舉辦商務研討會議周期時,信息人充分考慮到動態(tài)變化的社會場合,順應了交際對方的心理期望,因為活動的參與者通常都希望有更多的商務交流研討機會,寫信人使用了“Regularly”(定期地)這個模糊性語言,雖然并沒有直接傳遞出具體的會議周期時間,但在心理上給客戶以信任感,體現(xiàn)了語言交際的靈活性,為以后的商務活動和合作贏得了信任。
3.順應交際者的心理世界,提升自我保護意識
商務信函是基于特定商務交際語境而產(chǎn)生的一種雙方的語言交際活動,語言使用者是交際語境的中心,其中物理、社交和心理世界的各種語境成分要靠語言使用者的認知和交際雙方的相互作用來激活,以發(fā)揮語言的交際功能。語言使用者包括交際的產(chǎn)生者和交際的接受者,受到諸如社會、文化、情感、意識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交際者之間的心理世界也存在差異。心理世界指交際參與者的心理與情感因素,具體包括動機、信念、性格、意圖、愿望等心理因素。Verschueren認為,語言的交際是人們心智與心智之間的交流,說話人選擇語言的過程就是一個順應自己和聽話人心理世界的動態(tài)過程。
在商務活動中,各種各樣的未知因素依然存在,帶有不可預見性和多變性,商務信函中過于絕對和直接的表達方式會給雙方帶來交際的麻煩和爭議。比如在商務貿(mào)易交貨中,受到市場供需、運輸條件等客觀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下,當寫信人想要保留自己的信息或無法為客戶做出準確回復時,恰當?shù)氖褂媚:Z言就成為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它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寫信人的責任,減少不必要的經(jīng)濟糾紛和降低雙方的利益沖突,盡量避免了交際過程中產(chǎn)生的利益矛盾。如“To make a transaction between us,we are so pleased to provide a special offer, 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在報盤中,賣方并未說明商品的具體報價,而是以含糊的“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的表達方式闡明了不確定的價格,以此賣方比較容易地依據(jù)市場供求隨時調(diào)整價格,從而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合理地使用模糊語言與商務英語信函一貫要求的準確語言并不沖突,模糊性已然成為商務英語信函的一大特點。在順應論的指導下,模糊語言在商務信函中的選擇和應用順應了物理、社交、心理世界的交際語境,對于提高語言的準確性、靈活性和提升自我保護意識的效果都是明顯的,實現(xiàn)了模糊語言在商務信函中的積極語用功效,促進了交際雙方的商務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為推動商務活動的開展建立了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劉艷艷.模糊語言在商務英語信函中的應用[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4.
[2]張琳.商務英語信函中模糊語言的語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5.
[3]張艷臣.模糊語言在商務信函中的語用功能探討[J].世紀橋,2010.
[4]杜碧輝.商務英語語境中模糊語言的語用功能[J].長江大學學報, 2014.
[5]王玲.模糊語言在商務英語信函中的運用[J].企業(yè)經(jīng)濟,2011.
作者簡介:閆佳玲(1981- ),女,黑龍江佳木斯人,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及英語教學法;通訊作者:張泓金利(1991- ),女,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及英語教學法;隋曉冰(1970- ),女,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