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寧寧 高培
(河南省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yī)院冠心病三病區(qū) 鄭州 451450)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多伴有左上肢或心前區(qū)放射痛等癥狀,易產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不良情緒會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進一步加重心肌缺血,不利于疾病治療和預后,給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2]。藥物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但僅靠藥物治療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并且多數患者年齡較大,常會出現忘記服藥等情況。因此,實施科學有效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情況顯得尤為關鍵[3]。循證護理以循證醫(yī)學為基礎,護理過程中有效地將科研成果和患者實際需求有機結合,制定針對性、個性化護理方案,從而達到促進患者康復的目的。本研究予以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循證護理干預,旨在探討其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9 年6 月~2020 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200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 例。觀察組男56 例,女44 例;年齡38~73 歲,平均年齡(58.64±4.33)歲;文化程度:小學及文盲9 例,初中及高中59 例,大專及以上32 例。對照組男54 例,女46 例;年齡36~74 歲,平均年齡(58.67±4.32)歲;文化程度:小學及文盲11 例,初中及高中62 例,大專及以上2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納入標準:符合《穩(wěn)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中冠心病診斷標準[4],患者伴有心絞痛;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惡性腫瘤者;嚴重腎臟功能不全者。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干預,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出現異常立即匯報醫(yī)生處理;給予患者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保證營養(yǎng)攝入充足。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1)組建循證小組。選擇心血管科臨床經驗豐富、溝通能力較強的5 名責任護士和護士長組成循證護理小組,加強對冠心病心絞痛相關知識、循證護理等方面的培訓和學習。(2)提出問題,尋找循證支持。組織討論會議,小組成員積極開展頭腦風暴,全面評估患者病情、性格、經濟情況等,提出相應循證問題,在萬方、知網等資料庫中搜集資料,結合以往護理經驗和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循證護理方案。(3)循證護理的實施。健康指導。開展健康教育講座,采用PPT、圖片等方式介紹健康生活習慣對疾病控制的好處,發(fā)放冠心病防治口袋書,便于患者及時翻閱。加強病情觀察。增加病房巡視次數,密切觀察患者面色、神志變化,及時詢問患者有無胸悶、胸痛等不適,出現異常立即處理。心理疏導。開展心理沙龍座談會,采用親切、溫和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針對性一對一的交流,鼓勵患者傾訴內心真實想法,列舉疾病治療成功病例,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信心,指導患者采用聽廣播、下棋等方式,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運動鍛煉指導。指導患者進行散步、打太極等有氧運動,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運動,運動過程中出現胸悶、乏力等不適立即停止,并原地休息,30 min/次,1 次/d。用藥干預。發(fā)放用藥健康手冊,耐心解釋各種藥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和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重點強調堅持用藥的重要性。生活護理。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戒煙戒酒;定時環(huán)形按摩腹部,預防便秘。
1.3 觀察指標(1)于干預兩周后記錄并比較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情況,包括ST 段壓值、急性發(fā)作次數、發(fā)作時間。(2)于干預前和干預兩周后采用生活質量調查問卷(QOL-30),從日常生活活動(13 個條目)、臨床癥狀(11 個條目)、心理情緒(4 個條目)、總體健康(2 個條目)4 個維度綜合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前1~28 條目采用1~4 分評估,29~30 條目采用1~7 分評估,總分30~126 分,得分高則生活質量低。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情況比較 觀察組ST 段壓值低于對照組,急性發(fā)作次數少于對照組,發(fā)作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情況比較()
表1 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情況比較()
2.2 兩組QOL-30 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QOL-30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QOL-30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QOL-30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QOL-30 評分比較(分,)
季節(jié)變化、情緒激動、勞累等多種因素均會誘發(fā)冠心病心絞痛發(fā)作,若不及時采取有效護理措施,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心肌梗死甚至心臟猝死,對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5~6]。常規(guī)護理由護理人員嚴格遵循護理程序依照醫(yī)囑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護理措施缺乏計劃性和系統(tǒng)性,難以滿足患者多方位護理需求,護理效果一般。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T 段壓值低于對照組,心絞痛發(fā)作時間短于對照組,急性發(fā)作次數少于對照組,觀察組干預后QOL-30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循證護理能夠減少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情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胡明等[7]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經循證護理干預后,能夠降低心絞痛發(fā)作頻率,與本研究結果基本相符。循證護理充分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實施護理過程中通過及時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保證護理方案的準確性和科學性,較常規(guī)護理更加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針對性的健康指導能夠進一步增加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提高對疾病護理的重視程度,促使患者積極主動參與疾病管理,有效規(guī)范患者生活行為,為疾病恢復奠定良好基礎。加強病情觀察,盡早識別心絞痛的早期表現,有效規(guī)避各種誘發(fā)因素,出現異常立即處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8]。給予患者個性化心理輔導,降低生理、心理應激反應,促使患者保持情緒穩(wěn)定,良好情緒對于疾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有助于心絞痛的控制和復發(fā)[9~10]。循證護理過程中還重視運動鍛煉,指導患者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并嚴格把握患者運動強度和時間,不僅有助于提高患者肌肉力量和肺活量,還能夠使患者在運動中放松身心,減少心絞痛發(fā)作次數,促進病情改善,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經循證護理干預后,能夠減少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和時間,促進生活質量改善,幫助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