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河南省沈丘縣中醫(yī)院呼吸科 沈丘 466300)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疾病,病情常反復發(fā)作,且病程長,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支氣管哮喘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1~3]。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時,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氣促、胸悶等癥狀,若搶救不及時可導致酸中毒、呼吸衰竭、肺不張等[4~6]。治療急性發(fā)作期支氣管哮喘以快速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為主要目的。布地奈德為高效糖皮質激素,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長期使用易出現(xiàn)耐藥性,且不良反應較多[7]。黃芪注射液因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強作用,逐漸被用于支氣管哮喘治療中。本研究主要探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黃芪注射液治療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4 月~2021 年3 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96 例,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 例。對照組男27 例,女21 例;年齡20~65 歲,平均(37.53±15.71)歲;病程2~9 年,平均(5.12±0.63)年。觀察組男20 例,女28 例;年齡22~67 歲;平均(39.01±16.34)歲;病程1~10 年,平均(5.23±1.54)年。兩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病程)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層版)》[8]中診斷標準;聽診時肺部存在彌散性或散在哮鳴音;存在氣促、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急性發(fā)作期癥狀。(2)排除標準:短期內接受過糖皮質激素治療者;合并嚴重肺部感染及其他重大疾病者;因生理或心理因素無法配合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止咳平喘、抗過敏及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
1.3.1 對照組 給予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國藥準字H20030987)吸入治療,300 μg/次,3 次/d。持續(xù)用藥2 周。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用黃芪注射液(國藥準字Z13020999)靜脈滴注,20 ml/次,1 次/d。持續(xù)用藥2 周。
1.4 觀察指標(1)療效。(2)肺功能:使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呼氣峰流速(PEF)、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3)血漿炎癥介質:抽取患者靜脈血4 ml,抗凝,離心后取血漿,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 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17(IL-17),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4)不良反應:統(tǒng)計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咽喉不適、聲音嘶啞等)發(fā)生情況。
1.5 療效判定標準 無效:哮喘發(fā)作無明顯緩解,甚至進一步惡化;有效:哮喘發(fā)作有一定緩解,需繼續(xù)用藥治療;顯效:哮喘發(fā)作明顯減輕,偶爾需用藥治療??傆行?(有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92%(47/48)高于對照組的72.92%(35/4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2 周后,兩組FVC、PEF、FEV1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2.3 兩組血漿炎癥介質比較 治療前,兩組IL-6、IL-10、IL-17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 周后,兩組IL-10 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IL-6、IL-17 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漿炎癥介質比較()
表3 兩組血漿炎癥介質比較()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xiàn)咽喉不適2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17%(2/48)。對照組出現(xiàn)咽喉不適3 例,聲音嘶啞2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42%(5/48)。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99,P>0.05)。
支氣管哮喘為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多與自身免疫狀況、內分泌及遺傳因素有關,環(huán)境變化、食物過敏及呼吸道感染均可誘發(fā)支氣管哮喘[9~11]。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時若未得到及時緩解,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因此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時應快速緩解氣道炎癥反應,控制病情,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目前臨床大多根據(jù)病情發(fā)展情況給予抗感染、抗痙攣及抗過敏等常規(guī)治療,但療效并不十分理想。
布地奈德是一種糖皮質激素,為治療支氣管哮喘首選藥物,可抑制細胞因子合成免疫細胞、抑制嗜酸性粒細胞的活化與趨化、結合氣道內激素受體、減少線體分泌,從而緩解氣道炎癥反應及修復氣道部分組織,但易產生耐藥性,且后期病情易復發(fā)[12]。黃芪注射液主要含多糖、黃芪總苷、生物堿及黃酮等,可促進痰液排出、利水消腫,明顯改善支氣管黏膜水腫,從而利于減輕患者炎性氣道反應,還可增強免疫能力和改善肺功能[13]。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注射液具有降低T 細胞功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機體紊亂等作用[1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 周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92%高于對照組的72.92%,PEF、FEV1、FVC 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效果顯著,能改善肺功能。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治療2 周后,觀察組IL-10 高于對照組,IL-6、IL-17 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布地奈德可有效降低血漿炎癥介質,且不良反應少。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黃芪注射液治療療效確切,能有效促進肺功能改善,降低血漿炎癥介質,且不良反應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