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濤 孫穎
(1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內科 南陽 473000;2 南陽市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yī)院新生兒科 河南南陽 473000)
2 型糖尿?。═2DM)以血糖持續(xù)升高為特征,可導致機體多器官功能障礙,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誘發(fā)冠心病[1]。吡格列酮為常用降糖藥物之一,屬于胰島素增敏劑,可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現(xiàn)象,從而控制血糖水平,且具有一定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利于減少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2]。二甲雙胍亦可升高胰島素敏感性,提高體內葡萄糖利用度,阻止肝臟糖原過度分泌,降低患者血糖。二甲雙胍可顯著糾正患者機體血脂紊亂,減輕患者體質量,并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但臨床對于兩種藥物在T2DM 合并冠心病治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尚存在一定爭議[3]?;诖?,本研究就二甲雙胍與吡格列酮治療T2DM 合并冠心病對患者降糖、降脂作用及冠狀動脈病變的影響展開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于我院就診的86 例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18 例;年齡46~74 歲,平均年齡(58.69±7.31)歲;T2DM 病程4~13 年,平均病程(7.34±1.25)年;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3 例、高中18 例、初中及以下12 例。觀察組男26 例,女17 例;年齡45~75 歲,平均年齡(58.72±7.29)歲;T2DM 病程4~13 年,平均病程(7.36±1.24)年;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2 例、高中18 例、初中及以下13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T2DM 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4]中相關診斷標準;冠心病符合《2019 歐洲心臟病學會慢性冠脈綜合征的診斷和管理指南》解讀中相關診斷標準[5];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肝腎功能嚴重障礙;伴隨嚴重感染性疾??;對本研究用藥過敏;合并惡性腫瘤。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進行飲食與運動指導,并予以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采用鹽酸吡格列酮片(國藥準字H20110048)治療,口服30 mg/次,1 次/d。觀察組給予鹽酸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31021359)治療,口服500 mg/次,3 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6 個月。
1.4 觀察指標(1)血糖。于治療前及治療6 個月后,抽取兩組患者靜脈血,血清分離后,以血糖分析儀測定患者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2)血脂。于治療前及治療6 個月后,以全自動分析儀測定兩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水平。(3)冠脈狹窄程度(Gensini)積分。于治療前及治療6 個月后,行冠脈造影檢查兩組患者冠脈病變狀況,將病變血管分回旋支、左主干、右冠狀動脈及左前降支,無影像學改變?yōu)? 分,狹窄≤25%為1 分,狹窄26%~50%為2 分,狹窄51%~75%為4 分,狹窄76%~90%為8 分,狹窄91%~99%為16 分,狹窄100%為32 分,不同階段冠狀動脈乘以相應系數(shù),最終積分為各分支積分之和,分數(shù)越低則冠脈損傷程度越低。(4)不良反應。包括低血糖、惡心、腹部不適。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FPG、HbA1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PG、HbA1c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表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2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TG、T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G、TC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mmol/L,)
表2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mmol/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Gensini 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Gensini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Gensini 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Gensini 積分比較(分,)
表3 兩組Gensini 積分比較(分,)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出現(xiàn)低血糖1 例、惡心2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98%(3/43)。觀察組出現(xiàn)腹部不適1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33%(1/4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62,P=0.306)。
T2DM 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當患者體內血糖持續(xù)升高,可增加血液黏稠度,損傷血管內皮細胞,進而引起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加快血栓形成,并導致機體蛋白質、脂肪等物質代謝紊亂[6]。諸多因素影響下,T2DM 患者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加快,動脈管腔逐漸狹窄,進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降低心功能,誘發(fā)冠心病。同時,T2DM 患者常伴隨血脂異常,進一步增大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重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吡格列酮屬于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物,可選擇性激動過氧化物酶小體生長因子活化受體-γ,改善胰島素相關基因轉錄,進而升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現(xiàn)象,降低機體血糖水平[7]。該藥可于一定程度上糾正機體脂質代謝紊亂,但效果相對有限。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FPG、HbA1c 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觀察組TG、T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Gensini 積分低于對照組,表明二甲雙胍治療T2DM合并冠心病的療效更佳,可穩(wěn)定機體血糖,降低血脂水平,減輕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胡春梅等[8]研究顯示,二甲雙胍與吡格列酮均可降低T2DM 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但二甲雙胍在改善冠狀動脈病變方面效果更佳,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二甲雙胍是雙胍類降糖藥物,可有效阻止肝糖異生,減少肝糖輸出,降低機體血糖水平;通過阻斷腸道吸收葡萄糖,調節(jié)外周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提高葡萄糖攝取及利用,穩(wěn)定機體血糖。二甲雙胍還可抑制脂肪組織分解,減少血液內游離脂肪酸,并減輕胰島素抵抗,全面調節(jié)血脂代謝異常,降低TG、TC 水平。二甲雙胍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作用,可調節(jié)內皮介導的舒張功能,抑制單核細胞活化及黏附于血管內皮組織,減少動脈壁脂質沉積。此外,二甲雙胍能調節(jié)機體凝血纖溶系統(tǒng),阻止血小板聚集,糾正血液高凝狀態(tài),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進而降低冠狀動脈損傷程度。綜上所述,二甲雙胍治療T2DM 合并冠心病療效優(yōu)于吡格列酮,不僅可穩(wěn)定患者血糖水平,還可糾正血脂紊亂,減輕冠狀動脈損傷程度,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