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媛
摘要:時代在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教育行業(yè)的要求也正在不斷提高。教育改革正在實行,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已經(jīng)無法滿足新時代的教育需求。基于此,教師必須認識到改善師生對于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性。所以構(gòu)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是當務之急?;瘜W作為一門注重實踐的高中科目?;瘜W教師必須把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所以在課堂上就必須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課堂互動的積極程度也是師生關系是否健康的體現(xiàn)。
關鍵詞:化學高效課堂;課堂交流
引言:
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本質(zhì)就是在和學生交流的同時讓知識潛移默化的進入學生的大腦。交流和互動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了聯(lián)系。學生們通過交流可以更好地學習到化學課堂上的專業(yè)知識;教師們也可以通過交流進行反思,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修改以達到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此時教師和學生成為了某種程度上的“學習共同體”。尤其是注重實踐的高中科目,比如化學課程是一個需要有基礎理論知識鋪墊并且通過實驗進行探討交流的學科?;瘜W教師就格外要重視和學生們的交流工作。如果交流工作做的不好,學生們將受限于教師的權威,降低了學生們的表達欲,導致了課堂氛圍的死氣沉沉。所以化學教師必須對如何構(gòu)件有活力的,新型的師生關系進行思考。
一、提升教學互動的質(zhì)量
化學課堂上,化學教師和學生們的交流不能浮于表面。化學教師們不能簡單地以為在課堂上向?qū)W生們問幾個問題公布正確答案并且給與夸獎或者批評就是在和學生們交流。真正的師生交流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雙向理解,進行“主體間性”的打造。教師們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去理解學生的思想并且讓學生們理解自己的思想,基于此,師生達成共識開始為了一個教學目標共同努力。讓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提升的同時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得到鍛煉。例如人教版化學必修二第七章第三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需要對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有機物中的乙醇進行分析。在這堂課當中,化學教師需要通過色態(tài)、氣味、熔沸點、揮發(fā)性、密度、溶解性等等幾個方面讓學生們?nèi)娴亓私獾揭掖歼@一有機物。因為乙醇在生活中的應用范圍十分地廣泛,比如使用酒精可以勾兌白酒,它還是防凍劑、農(nóng)藥、消毒劑的主要成分等等,所以化學教師可以通過化學在生活上的應用入手,讓學生們可以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并且和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進行聯(lián)系,了解到乙醇是一種無色液體,具有特殊香味,熔點低并且易揮發(fā)等特點。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們的表達欲望提升了,課堂的學習氛圍也變得十分熱烈,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十分高漲。此時學生們信賴教師但是不會因為畏懼教師的威嚴而畏首畏尾不愿意發(fā)言而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師也不用過于糾結(jié)自己是該嚴肅地進行教學工作還是和學生們打成一片而暫緩教學任務。
二、重視學生的獨特性
俗話說:“世界上不存在兩片同樣的葉子”。更何況是還在健康成長的一群青少年。學生們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之下,他們的自身發(fā)展是極具規(guī)范性的。但是畢竟是一群向著陽光成長的青少年,他們性格迥異,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也都各不相同,這些體現(xiàn)在他們在課堂的表現(xiàn)上。作為教師必須把握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習慣,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交流模式。針對于化學課程的教學工作,可以通過實驗的分工來使得不同性格和學習習慣的學生們都被安排到適合自己的實驗崗位上。以此提升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們獲取到了足夠的成就感就不會拒絕和別人的交流合作。教師們必須堅信每一個學生都具備發(fā)展的潛力,都能在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當中展現(xiàn)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但是學生們在學習過程當中畢竟存在著知識欠缺的情況,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當中會展現(xiàn)出很多缺點和不足之處,所以化學教師還必須對學生們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例如人教版化學選擇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jié)課程當中,化學教師開始進行溴乙烷與氫氧化鈉乙醇溶液的共熱反應時需要注意不同學生的反應并且要針對性的進行交流。首先,面對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學習熱情高漲的同學們。他們一般都會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的討論當中,都會獨立思考,善于展現(xiàn)自己,愿意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這類學生時課堂學習氛圍的締造者,對這些人化學教師要以鼓勵為主,要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主動性,以此帶動其他的學生。面對時不時有小動作并且喜歡說話的學生,他們大多不愿意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上,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需要明確這類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聰明。針對這些同學,教師需要有意識安排這些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并且要多次點名這些學生,保證這些學生上課的專注度。那些相對平靜,容易受情緒影響的學生,其實本身思緒已經(jīng)不在課堂上,內(nèi)心已經(jīng)不平靜了,思緒萬千,浮想聯(lián)翩。針對這些學生,教師不能被其表象迷惑要時不時對這些學生進行提醒,把他們的思緒拉回課堂上。因此要想提升交流質(zhì)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做到對學生十分地了解,因材施教,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人特點制定針對性的交流策略,提升化學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
三、開展拓展性實驗
目前高中化學的教學,一般都是通過化學教師的實驗演示進行輔助教學。學生們只能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的方式對化學知識進行了解,再結(jié)合化學教師教授的化學理論知識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總結(jié)。在這種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根本無法發(fā)揮自身在學習當中的主動性?;瘜W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通過探討的方式引導學生會自主進行實驗過程,保證了學生們學習化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例如人教版化學選擇性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課時當中,進行“驗證濃硫酸脫水性”的實驗,教師通過與學生的探討引導學生們對實驗過程進行分析和安排。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加強了師生交流。
四、結(jié)束語
化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高中科目。所以為了提升化學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是教師必要的工作。通過對化學實驗的探討,學生們都鍛煉了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都能夠主動地思考問題,提升自己的化學素養(yǎng)。教師們也達成了自己的教學目標,提升了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徐丹悅. 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有效實施[J]. 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 2019(5).
[2] 徐丹悅[1]. 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有效實施[J]. 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 2019, 000(005):P.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