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國內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個性化逐漸成為初中教學的發(fā)展趨勢,與小學與高中相比,初中學生更為叛逆,并且在性格上的表現(xiàn)也更為明顯,當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時,很有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使得學習效率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正因如此,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個性化的重視。正因如此,本文就花卉圖案設計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相應的論述與分析。
關鍵詞:花卉圖案;初中美術;教學內容
花卉圖案是當前我國較為常見的一種設計內容,將它融入初中美術教學內容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作水平與開放性思維。在我國古代,花卉圖案便已經廣泛流傳,因而這一圖案本身所具備的文化色彩與歷史底蘊也是極為豐富的,通過對花卉圖案的學習,還能夠加深初中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與理解,提高民族自信心,這對我國民族社會的未來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花卉圖案設計與初中美術教學的結合具有極高的現(xiàn)實意義與社會價值。
一、花卉圖案設計的概念
花的存在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人們日常觀賞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更是眾多藝術創(chuàng)作者靈感的源泉,可以說是自然美學的體現(xiàn)形態(tài)之一。同時也是由于花卉圖案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其常常被作為花樣設計的來源加以運用,與其他花樣組合設計相比,花樣在進行設計時受其自身特點的影響,創(chuàng)作難度比較大。
如果從廣義上分析花卉圖案,則可以說是藝術與實用完美結合的重要內容,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人們需要對花卉進行甄別、設計、造型規(guī)劃、加工設計,既要保證花卉圖案的辨識度,同時也要對花卉形象的藝術內涵加以展現(xiàn),滿足當前人們的藝術鑒賞標準,只有這樣才能使審美內容在21世紀的今天具象化,才能符合花卉圖案設計的最終目的,從而實現(xiàn)最終的社會價值。
二、花卉圖案設計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想象力是一個民族長久發(fā)展的根本,也是人類發(fā)展至今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先要去想,之后才能夠實現(xiàn),對于很多作家來講,他們在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都離不開想象力的存在,而這也是花卉圖案設計中極為關鍵的要點,通過將花卉圖案設計融入美術教學之中,能夠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進行高效培養(yǎng),促進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與進步,折射到現(xiàn)實生活,對初中生的生活與人際交往產生較為積極的影響。
《黑白裝飾畫》是初中生在進行美術學習時所涉及的課程內容,通過對這一作品的學習與觀察,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想象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能夠根據畫中內容主動進行關聯(lián)與想象,而為了能夠明確不同花卉所具備的內涵,學生往往會自行組織種植一些花卉,或者是進行相關內容的分享,這種學習狀態(tài)會提高學生對花卉的親和度,并且對花卉設計產生興趣,而這才是花卉圖案設計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比如說,在學生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商議,一起完成班級標志的設計,將花卉形態(tài)與班級的氛圍與主題相結合,既能夠加強學生對于班級的情感,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彼此間的協(xié)同能力,這是任何課本都不曾具備的效果,對初中生的未來學習與工作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設計《花園》作品的過程中,學生在創(chuàng)作之前需要掌握自己所設計的花名,它的生活習性,栽植要求,派生出花卉的骨架,花卉不同時期的變化規(guī)律等,這就需要學生對花名的詳細資料進行關注和學習,通過更替的方式進行設計和創(chuàng)作,每一位同學所設計的花名都會成為花園的一部分。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并對學生設計內容給出相應的意見,在創(chuàng)作模式上也不應局限于傳統(tǒng)的作畫模式,打開腦洞,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發(fā)展的目的。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進行自我轉動,能夠根據喜好與意愿進行創(chuàng)作和發(fā)揮,這種思維也被稱為開放性思維,之所以要利用花園的主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則是因為對學生表現(xiàn)欲望的一種應用,正是借助這一時期學生個性感較強的心理變化,給學生一只無所限制的畫筆,由其自主進行花卉圖案的設計與應用,將他所想要看到的,想要展現(xiàn)的元素與內容呈現(xiàn)在其他人面前,整個繪畫作品在生命力與個性化方面也會隨之提升。由此可見,花卉圖案設計對于學生發(fā)展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花卉圖案設計還能夠打破傳統(tǒng)美術教師的評價體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我國新課改政策的要求,教師不再以自己主觀意愿去評判學生成績的好壞,而是將重心放在對學生個性化思維與藝術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這樣既不會對初中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將創(chuàng)新思維與個性化思維應用到其他學科與日常生活中,在學習效果方面也會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教學對于初中生的思維發(fā)展而言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為了能使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與開放性思維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花卉圖案設計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提高了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率與質量也會隨之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 賀梅.花卉圖案設計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美與時代(中),2017(009):103-104.
[2] 陳強.傳統(tǒng)花卉紋樣設計在初中美術課程中的教學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19(0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