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隨著我們國家的不斷發(fā)展強大,我國和國際間的貿(mào)易往來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深入到中國內(nèi)地發(fā)展,當然也有很多中國人開始到國外發(fā)展??傊?,國內(nèi)外互動交流的增加,使得英語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當前,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nóng)村地區(qū),英語學科都是初中階段十分重要的學科之一。尤其是新課改背景下,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狀況也逐漸受到重視。本文就農(nóng)村地區(qū)初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簡單分析,并提出了改善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農(nóng)村初中;初中英語;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盧曉燕,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第四中學,中學一級教師。
和城市地區(qū)相比,農(nóng)村地區(qū)在師資力量、教學環(huán)境、教學條件等方面都存在有一定的欠缺和不足。特別是在初中英語教學方面,該階段英語課程的難度增大、復雜性增加,對于教師教學水平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然而,相對于城市地區(qū)而言,農(nóng)村地區(qū)的生活條件、生活便利性都有一定不足,使得很多大學生、優(yōu)秀青年教師都傾向于在城市就業(yè),這也導致農(nóng)村地區(qū)存在師資力量薄弱現(xiàn)象,尤其是在具有較強專業(yè)性的英語學科方面,師資力量薄弱一直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如何改善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及效果,應是當前教師們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缺乏明確教學目標。受農(nóng)村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農(nóng)村英語學科師資力量匱乏、薄弱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專業(yè)英語教師人員少、缺乏豐富的英語教學經(jīng)驗、教學理念陳舊等因素的都可能會對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造成影響。同時很多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都只是根據(jù)以往教學經(jīng)驗,或者直接按照教材進行講解,缺乏對目標制定的重視,這樣就很容易導致課堂教學變得雜亂無章,學生聽課體驗差,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不高。
2.教學方式單一枯燥。在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很多教師都是將提升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作為教學的重點,特別是在農(nóng)村地區(qū),教師更是關注學生成績,認為只有考取好成績,才有機會考上好學校、獲得好未來。這種理念下,教師必然會將一切重點都放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上,注重知識的灌輸、學生的聽、寫、背誦練習,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容易給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帶來枯燥感,甚至會影響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且以往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是通過板書方式教學,教學工具簡單低效,這也會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造成影響。
3.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學生敏感、叛逆,逐漸成熟,但又不乏幼稚,他們對于新鮮、有趣的事物通常更有興趣,而對于枯燥、乏味的事情則通常表現(xiàn)出低欲望、低熱情的現(xiàn)象。以往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使得智能手機、電腦等逐步得到普及,正處于探索世界的初中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而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熱情不足、缺乏耐心等現(xiàn)象。加之,農(nóng)村地區(qū)缺乏英語學習環(huán)境,學生練習和應用英語機會少,學習英語的難度也就相對增大。學習過程中若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鼓勵和支持,就很容易讓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就想要退縮,久而久之,很容易會引起學生的抗拒情緒、畏懼心理,進而影響英語課堂效率。
二、新課改下提升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
1.關注學生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芭d趣”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來說,都有著不可或缺的價值。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同樣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以興趣為驅(qū)動力,帶動學生主動學習,轉(zhuǎn)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性的作用。這也就要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充分挖掘?qū)W生的興趣愛好,以貼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式來進行課堂導入、豐富課堂形式,讓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味、更加豐富多彩,以促使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例如,在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下冊“Our school life”教學中,針對教材中“He is running on the playground”這一話題時,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參與性,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直接向?qū)W生講解各類活動、現(xiàn)在進行時用法等知識的方式,而是可以通過“你來做,我來猜”的活動方式來開展趣味活動,挑選一名學生到講臺上“表演”,表演動作為學生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做的各種活動,然后并由做動作的學生給出提問“What am I doing?”,然后其他同學根據(jù)動作來猜測,如“What am I doing?”“he is dancing”“He is playing”等等。以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可以讓英語課堂變得更有趣、更生動,并且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對相關語句、語法知識進行鍛煉,從而發(fā)揮更好的教學效果。
2.豐富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1)開展分層教學,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合理性。初中英語是小學英語的延伸,但是相對于小學英語而言,初中英語涉及的內(nèi)容更多、知識點更為復雜、學習難度更大。受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學習基礎、認知能力、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往往會存在有一定差異和不同。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統(tǒng)一標準來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nèi)容設計,就很容易造成有的同學“吃不飽”、有的同學“吃不了”。所以,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提升英語教學的合理性,教師就需要充分考慮學生情況,并結合學生情況以分層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保證英語課堂教學能夠真正地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促使學生均能獲得進步和提升。而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就是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情況,將學生劃分為A(英語水平較好)、B(英語水平一般)、C(英語水平薄弱)三個層次;然后再針對三個層級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改善課堂有效性。
如,在仁愛版八年級下冊“Enjoying Cycling” Topic 1 Section A時,就可以根據(jù)不同層級學生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A層學生,應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對教學的重難點知識進行了解,并掌握動詞不定式用法,熟練應用不定式。對于B層學生,應要求學生掌握不定時用法,并可以簡單應用不定式造句。對于C組則要求學生掌握文章的重點詞匯、短句,并簡單了解不定式用法。這樣以分層方式展開教學目標設計,開展教學活動,可以保證各層級學生均能達到適合自身水平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更多成就感,促使班級全體學生均能獲得進步,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2)開展互動教學,增強學生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有效的課堂互動是活躍課堂氛圍、鍛煉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培養(yǎng)學生互動思維的重要途徑。以往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的互動方式多停留在提問方面。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促使農(nóng)村英語課堂中也逐步融入了現(xiàn)代化多媒體技術,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多樣化的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增加學生間、師生間的互動,以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仁愛版九年級“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時,教師先可以采用傳統(tǒng)的問題提問方式來引導學生思考,如“How do you think you can learn English well?”,在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然后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談一談自己的做法和想法。然后,教師還可借助多媒體來展示提前做好的課件,在可課件中呈現(xiàn)學習者應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如“good ways to study”“Tough learning attitude”等;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通過課件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學習畫面,如學生課堂上認真聽講的情境、學生課后認真閱讀英語書籍的情境,學生認真記錄英語筆記的情境等,這樣通過課件展示的方式來拓寬學生思維。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課件的提示再次展開思考和探究,可以是同桌間探究,也可以是前后左右同學間的活動探究,此時,有學生說:“Learn English should listen carefully”,有的同學說:“Learn English should read more extracurricular books”,也有同學說:“To learn English, you must listen to the lesson carefully and memorize more words”,還有同學說:“To learn English well, not only do you need to read more, but also do more exercises”。在學生的相互討論中,學生的情緒越來越高漲,思維越來越活躍,張口表達的積極性也越來越強。這樣通過互動方式開展教學,使得英語課堂變得更活躍、氛圍更融洽,同時也在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積極作用。
(3)開展思維導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發(fā)散思維。初中英語內(nèi)容多,且知識點比較零散,特別是在詞匯教學方面,很多學生都是“記了這個,忘了那個”“記了后邊的,忘了前邊的”,這樣的現(xiàn)象很容易影響教學效率及學生學習效率。以往單純?yōu)閷W生講解單詞含義、用法的教學方式,難以形成體系,不僅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而且會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導致學生出現(xiàn)詞義混淆、單詞拼寫錯誤等現(xiàn)象,降低學生學習熱情。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具有以點帶面,以部分牽動整體的特點。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可有幫助學生理清楚學習思維、構建清晰的學習框架,對課堂效率的提升有重要幫助。以詞匯教學為例,在詞匯教學中巧妙的融入思維導圖教學,就可以幫助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形近詞、近義詞、反義詞區(qū)分,將相關的詞匯以思維導圖方式進行歸納、呈現(xiàn),更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如,在學習關于“高興”的詞匯時,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散亂的但是歸納到一起,如joyful、happy、glad等;同時還可以歸納整理“高興”的反義詞,如depressed、dejected、sad等;這樣“高興”和“悲傷”的詞匯就被清晰的串聯(lián)在了一起。再比如,在學習仁愛版七年級英語第七單元關于“生日聚會”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將“birthday”作為切入點,以“date”為中心詞,從而引出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May等相關詞匯。這樣讓學生對于單詞的學習不僅僅是針對一個詞,而是針對一組甚至多組詞進行的,這對于提升學生對單詞認知的清晰度、提高學生對單詞的敏感度均有積極意義,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加強對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情況的改進與調(diào)整是必然趨勢。作為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師應該積極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注入新鮮血液。同時相關部門及學校還應加強對農(nóng)村初中學校優(yōu)秀英語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視,積極招納優(yōu)秀英語教師,為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詹文清.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作家天地,2019(013):35-36.
[2]鐘妙瓊.情境教學法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行動研究[D].廣州大學,2019.
[3]劉潔.淺析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88.
[4]陳翠云.淺析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2):101.
[5]高莉.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10):25.
[6]陳剛.將效益“釘”在課堂上——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案例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