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嘉琦 張睿怡 張曉鑫 趙雅萱 易加斌
摘要:在信息化建設新時期,積極推進高校服務一體化、信息服務創(chuàng)新,提高高校策略科學化、管理精確化、服務人本化發(fā)展理念,更深層次、更具創(chuàng)新性及創(chuàng)造性的全面融合現代化服務理念與先進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為高校校園服務質量提升、學生素質文化發(fā)展助力,是促進高校與學生良好社會關系的必然趨勢與重要舉措。堅持“以學生生活服務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結合高校發(fā)展現狀,利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商業(yè)性共享模式助力高校服務的升級轉型。
關鍵詞:高校服務;一體化建設;信息化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TP311?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4706(2021)07-0169-0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ed Sharing Business Model in University Campus
ZOU Jiaqi,ZHANG Ruiyi,ZHANG Xiaoxin,ZHAO Yaxuan,YI Jiabin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76,China)
Abstract:In the new era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activel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ollege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innovation,improve th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refined management,and human-oriented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colleges,and integrate modern service concepts with advanced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 deeper and more innovative manner.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nd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a good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s and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mpus serv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quality culture. This article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student life service as the center”,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use the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ed commercial sharing mode to help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services.
Keywords:university service;integrated construction;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21-03-09
基金項目:2019年省級一般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910240116)
0? 引? 言
時至今日,現代互聯(lián)網技術日趨成熟,我們已經進入了移動互聯(lián)的時代。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一系列智能終端移動設備的出現和普及,使各類教學輔助軟件的數量隨之爆炸式增長,各高校也抓住了這個關鍵時機,建設智慧校園體系,把數字校園的PC端逐漸應用并延伸至移動端,構建了多樣的智慧校園移動平臺[1]。但是在帶來良好效益的同時,各種問題、弊端也隨之暴露出來,故對其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迫在眉睫。
本文針對當前智慧校園移動平臺的發(fā)展特點與潛在弊端進行分析,提出了高校校園一體化服務平臺管理理念,并描述出建設模式與方式[2],首先從宏觀的網絡出發(fā),在建設良好用網環(huán)境的同時結合各高校的特點,因“?!敝埔?,構建出獨特的管理制度。把環(huán)境作為著手點滲透智慧校園服務,讓目標對象了解并使用智慧校園服務平臺,再圍繞校園人群密集場所,如教室、宿舍等,開設細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務,建立完整的服務網絡。最后從線上、線下兩方面,對智慧校園移動平臺的商業(yè)發(fā)展提出設想,打造智能移動校園生態(tài)鏈,增強智慧校園平臺的生命力。
1? 大學生校園服務發(fā)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1.1? 大學生校園服務發(fā)展現狀
1.1.1? 服務內容
當前,大學生校園服務項目主要分為五類。一是社交類,主要包括發(fā)帖、互動、在線聊天等功能;二是校園資訊類,校園信息共享,包括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事項等基本信息;三是移動學習類,信息共享的學習交流模式,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問題的解決途徑也更加多元;四是生活服務類,外賣送餐、二手書籍買賣、生活用品交易等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是校園服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五是其他類,例如交通工具信息資訊、駕照考取等校內外聯(lián)通的服務。上述服務由多個平臺提供,平臺系統(tǒng)架構簡單,功能相對單一,要想全方位深入校園生活,必須同時使用多個小程序、APP,以滿足生活學習需要。遠遠沒有達到作為智慧校園服務系統(tǒng)的基本要求,難以實現對社會化服務的引入。
1.1.2? 服務方式
現階段校園服務運載平臺多為微信小程序、手機APP等,面臨結構簡單、形式單一、操作煩瑣、信息不對稱、技術不到位、服務內容不全面等諸多問題。線上線下結合運行較困難,資訊存在時間差,時效性不強。大學生為了解更多信息必須加入多個群聊,使用多個小程序、APP等,花費大量時間,占用存儲空間。
1.2? 大學生校園服務存在的問題分析
1.2.1? 網絡管理制度
信息技術在帶來便利的同時,許多的問題也接踵而至,比如因認知差異、思維模式不同而造成的網絡暴力、網絡濫用等惡劣事件,所以營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也是我們的責任和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2.2? 智慧校園管理制度
1.2.2.1? 校園組織單元管理制度
傳統(tǒng)的校園管理模式把任務整體分解合并成不同的工作單元,如教學工作、行政工作、后勤工作等,雖然工作效率有所增加,但是各單元間的信息傳達和溝通交流則愈漸閉塞,每一個單元漸漸成為獨立的工作整體。
1.2.2.2? 設施建設管理制度
各高校的主要任務也不盡相同,這也是資源的配置不均衡、設施建設不平衡等問題頻發(fā)的原因。
智慧校園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解決高?;A設施建設不平衡這一通病,加強校園基礎信息化管理建設,支撐起校園信息化建設與發(fā)展;而且信息孤島和應用孤島化問題在校園網絡信息化建設中時有發(fā)生,其表現為無法實現教學數據、資源數據的實時共享,浪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同時對學生也造成了極大負面影響。
1.2.3? 校園服務管理制度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管理上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因此,應加強校園管理者與學生的聯(lián)系,適時展開交流會等,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發(fā)展情況,傾聽學生對校園環(huán)境的建議,使學生參與到校園服務工作的討論,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學習、討論環(huán)境。此舉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還可以對改善校園環(huán)境起到關鍵作用。
同時,不僅要加強外部環(huán)境管理,學校也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指導和危機干預,為學生提供問題應對機制,解決潛在風險,避免嚴重后果的發(fā)生。促進人、事、物、景、情的和諧發(fā)展是推進校園服務、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的不二之選。
1.2.4? 文化管理制度
1.2.4.1? 宿舍文化管理
近年來,一些高校逐漸地意識到了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對宿舍管理方面制定了改進方案,進行了一系列改善。但我國高校宿舍環(huán)境大多只在宿舍硬件設施進行改善,忽略了宿舍“軟實力”方面的重要性。
在加強宿舍管理基礎的路上面臨著很多現實且待于解決的問題:粗言穢語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簡單機械的管理制度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難以實施等。
1.2.4.2? 宿舍文化管理與思政教育結合
為了使宿舍文化能夠有效影響大學生的行為習慣、促進正確思想認識的形成,高校管理人員應積極加強大學生宿舍質量建設,把政治思想教育徹底地融入學生宿舍管理之中,提升其在管理中的實效性,積極倡導、營造正確的宿舍文化,搭建起全體成員、各個方位、過程全面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氛圍和體系,從而構建獨特的、與時俱進的宿舍文化內涵,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更加全面化、新穎化、人性化。但要注意的是,在構建宿舍文化的過程中要注意保留學生自身的特色,考慮和尊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保證積極發(fā)展的同時也要保留學生的天性和活力,這是宿舍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關鍵切入點[3]。
2? 線上線下一體化發(fā)展模式
線上與線下的一體化發(fā)展模式,主要是指企業(yè)或是商家依托線上平臺,經過移動終端,與線下實體相連接,簡化本身與用戶的中間過程,使用戶可以迅速得到實體商品和體驗服務的商業(yè)模式。目前線上線下發(fā)展模式的前景非常廣闊。線上線下的發(fā)展模式將線上下單線下服務的模式相結合,縮短了時間,提高了用戶體驗。
2.1? 線上信息平臺
2.1.1? 校園信息和生活服務方面
校園信息和生活服務:包括招聘信息(春、秋招),校園兼職信息,校園錄取信息,四六級成績查詢,飲用水訂購,代取快遞,接送服務,考研找房,接餐上寢,拼車服務,代洗衣物,校園卡辦理、充值,商家活動,失物招領等諸多服務。
課程查詢:大學的課程安排沒有固定性,所以查課表成了大學生的日常操作。在小程序的首界面設置課程查詢窗口,與學校官網后臺連接,為用戶提供最新的課表,同時顯示相對應的教師、教室,同時實時更新課程進度、校歷詳情,用戶也可自行設置上課提醒功能,一步即可解決用戶的課程問題。小程序主界面如圖1所示。
考試詳情:會根據學校官方信息,更新考試詳情,為用戶提供考試時間、考場信息、考試科目等信息,也會及時同步其他重要考試信息,如四、六級考試、各類等級考試等,極大地縮短了用戶的查詢時間。
成績查詢:會根據學校官網的信息及時同步用戶的考試分數及平時分數,同時可查詢績點等信息,統(tǒng)計用戶在本系、本班級的排名,讓用戶更直觀地了解自己的成績。
一卡通服務:會與學校網絡中心實時連接,在小程序內即可進行一卡通基本信息、卡內余額、充值服務、掛失與拾卡、歷史賬單、密碼修改等操作,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完成一卡通服務。
線上信息服務平臺是對高校資源的一個整合,切實可行地解決了高校學生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避免了學生需要下載多個App或者加多個群去滿足生活需求的問題。在這里,學生還可以去做一些兼職活動,每一個用戶都可以接學生發(fā)布的任務,將更多的實惠和便利帶給學生。
小程序的信息系統(tǒng)中也收集了學術論壇和高校論壇供高校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和思想的溝通,如圖2所示。
2.1.2? 在公寓生活方面
切實解決高校學生公寓生活中的問題,解決高校公寓基礎設施落后的問題,為高校學生提供便利,為平臺進行引流做一個強有力的后備軍。以哈爾濱商業(yè)大學為例,傳統(tǒng)的公寓服務比較落后,報維修后得不到及時的處理,且報修理過程繁雜,平臺搭建后及時與學校社管達成合作關系,教會公寓負責人終端的使用和處理,實現公寓負責人及時接收處理信息。
2.1.3? 校園安全管理方面
各地的校園出現重大安全事故的情況屢見不鮮,校園安全問題也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學??梢赃\用人臉識別系統(tǒng)對校園安全進行管理,將學生、教職工等人臉信息注冊,在經過人臉識別終端時,完成人臉數據比對,學生出入數據可在智慧校園管理平臺進行查看。人臉識別終端可通過查詢數據庫的人員信息進行比對,驗證學生和教職工身份進行放行。
當校園安防范圍內出現陌生人時,系統(tǒng)可進行標紅預警,安保人員可根據預警及時進行訪問和攔截,校園安防系統(tǒng)還可設置黑名單并加入公安系統(tǒng),當黑名單內信息再次出現時,校園區(qū)域系統(tǒng)將迅速攔截信號,并進行遠程報警,從而保障學生和教師的安全。
2.2? 線下信息平臺
為了保證線上活動的順利進行,線下應及時做好措施,首先應當對各方面的資源及時地獲取和整合,保證信息的及時性和真實性;其次,應該與學校官方多加溝通,做好中間的銜接作用,一方面及時傳達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學校傳達同學們的需求,更好地促進學校各方面的不斷發(fā)展。小程序構建的信息系統(tǒng)在線下方面也為同學們的二手交易提供了方便。如圖3所示。
小程序要更好地運行,必不可少的會包含同學們的各種私人信息,學校應當完善網絡系統(tǒng),使其為同學們服務的同時,也為同學們的個人信息提供一份保障,保證個人信息不外露。普及終端技術的操作,讓終端操作人員更熟練地掌握程序的運行步驟,減少因終端操作失誤帶來的不便。完善線下基礎設施,為線上平臺的更好發(fā)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2.3? 線上線下一體化共享模式
無論是教學管理抑或是其他服務管理,一體化管理模式下學校需要達到的目的是和諧、高效、便捷,要實現一體化校園,首要任務就是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構建信息一體化、管理一體化、服務一體化的模式。實現全方位共享,是建設一體化管理的精髓。
教育教學作為高校的首要任務,如何利用一體化為教育事業(yè)作出貢獻,為學生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實現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發(fā)展是高校研究的主要課題。在現有的互聯(lián)網條件下,高校已經可以基本實現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當然在這里面也存在很多弊端和缺陷,當前環(huán)境下,存在著網絡資源利用不充分或是使用不合理等問題。如何讓網絡資源發(fā)揮最大作用與合理安排線上線下相對學習時間、全方位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是有待研究的。正如“中國大學MOOC”提出的概念:“好的大學沒有圍墻”,高校應該做到沒有死板的約束和限制,也能做到有條不紊,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和學校的自由發(fā)展。
在建立一體化管理之前,高校首先要打好信息化的基礎,近年來互聯(lián)網在高校中的使用越來越普及。但若要實現有效地管理,首先要有完善的網絡建設基礎,不能過于冗雜,精準有效是關鍵。其次,高校要有先進的理念,與時俱進,將一體化概念在校園中普及,才能使其發(fā)揮最大作用。在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一個完善的、涵蓋全面的服務平臺,將信息化與管理、教學、科研等方面融合起來,模式要做到簡潔,還要保證其安全性、可靠性,信息安全是首要原則。最后,高校建立一體化系統(tǒng)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校園管理效率,不能過于煩瑣。最終構建出的校園商業(yè)模式圖如圖4所示。
3? 大學校園線上線下一體化共享型商業(yè)模式的實施路徑
3.1? 創(chuàng)建智慧校園管理模式
3.1.1? 良好網絡使用制度
為打造校園學習、生活和工作智慧一體化網絡環(huán)境,微信小程序、手機客戶端等智能手機應用軟件成了師生交流互動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提供的線上多樣化學習、便捷生活服務,涉及廣泛,使用人數眾多。
良好的網絡使用制度有助于營造積極的校園一體化環(huán)境,杜絕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為學生提供交流學習和解決各大問題的自營平臺,從根本上保證校園一體化服務的有效進行,為更多的大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由此建立一個高效、有序、安全的制度是形成校園一體化管理的必要條件。
3.1.2? 智慧校園管理制度
為建立獨立智能化的智慧校園體系,使得各組成部分之間可以和諧相處、節(jié)能高效地運行。運用物聯(lián)網、大數據、云計算、應用集成等高新信息技術手段,把校園中分散獨立的、各自為政的信息資源和網絡服務進行優(yōu)化整合與配置,為學校的教學運作、科研執(zhí)行、校園管理和公眾服務提供智能支持。
建立全方位覆蓋的、方便迅捷的移動互聯(lián)網絡,打破傳統(tǒng)網絡的局限,以優(yōu)質的網絡信息服務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積極互動,避免冗雜的程序步驟,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時間和機會,用于自我學習、社交和課外活動等。
為解決目前校園管理系統(tǒng)不夠周密、完善、過于繁復卻不能很好的提供便利服務的問題,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協(xié)同配合,以用戶為中心,加強用戶體驗與使用感受,進而促進內涵式發(fā)展,為智慧校園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由于人們對智慧校園的接受度不高;網絡融合、數據融合、服務融合與管理服務的建設力度不足,使教育教學與科研研究結合度較差。管理制度要實現校園信息化與教學、科研、管理、生活的高度融合,必須建立智慧校園管理制度,進而促進高智能、綜合性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建設與投入使用。
3.2? 一體化推進建設美麗校園
建設秩序井然、環(huán)境優(yōu)質、風氣良好的校園是一個高校發(fā)展建設的必然目的,擁有這些品質才能夠建設一個有個性、有發(fā)展的高校。因而環(huán)境建設是重要目標之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對學生意見聽取程度不夠,學生存在各種生活學習上的問題,有待解決。我們需要建設與學生的及時溝通并反饋的渠道。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美化校園的生活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學習氛圍,避免人多擁擠、嘈雜等問題,有效解決時間、空間問題,營造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生活環(huán)境,增強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友誼,從而全面推進大學校園線上線下一體化共享型商業(yè)模式的順利實施應用。
3.3? 以宿舍文化推動校園發(fā)展
為方便實現校園一體化,加強基礎精神文明建設,建議以宿舍為中心,搭建宿舍文化建設基礎工程。首先要保證宿舍環(huán)境衛(wèi)生,為大學生健康發(fā)展提供基礎環(huán)境建設。大學宿舍文化與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社會風氣的導向會影響著宿舍文化的變化。
在落實宿舍文化建設及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工作過程中,也要注意宿舍的根本含義是學生住宿的場所,所以在發(fā)展個性化寢室文化時,也應該注重它這一本質功能,在完成其基本職能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所以,如何提升學生對寢室舒適滿意度仍是高校的重要課題。在建設初期,進行各種思想文化宣傳活動時,不應過于主觀,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在發(fā)揮其功效的同時是否能夠充分地釋放每一個學生的精神壓力,使其能夠從主觀方面接受高校所弘揚的思想文化,這是在高校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及良好生活與學習習慣的重要方法。
設施有條理地擺放有利于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以宿舍為單位上可溝通班級團體,下可聯(lián)系學生個人。既便于管理,也便于集中信息,便于形成網絡化管理溝通模式。這種模式也有利于充分展現學生的自我個性,具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且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團結發(fā)展。
3.4? 推進學風校風建設
通過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將校園的教職工管理系統(tǒng)、學生管理系統(tǒng)、行政及校園安全管理系統(tǒng)、教育教學管理系統(tǒng)等多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更高效、靈活性強、機制更加嚴密的管理系統(tǒng)。將不同部門的工作分工明確,在一定的基礎上又相互結合,避免了工作冗雜的同時又增強了相互間的信息交流,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每個部門在完成各自工作后傳至信息平臺,這種方式便于交流,同時也保證信息的公開性、透明性,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公平。通過線上服務平臺,人們獲得信息的能力增強,大大節(jié)省了各部門之間傳遞信息的時間。
這種模式不僅便于管理,也能夠更好地幫助校風學風建設,一所學校的形象主要體現在他的管理模式及行為規(guī)范上面,有序的管理模式有益于建設嚴謹、規(guī)范的校風。當前社會發(fā)展處于大數據環(huán)境之下,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及時地獲取大量信息,一體化管理能夠為學生篩選有效信息,快速地找到需要的內容,更加的有指向性。同時在教師、學校的幫助下,學生獲取信息的質量大大提高,節(jié)省了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體化管理同時也方便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為養(yǎng)成良好的學風、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在目前社會背景下,將互聯(lián)網和整體化融入工作、學習已是必然發(fā)展趨勢,盡快進行一體化管理方式才能迎合當前社會發(fā)展進程。
4? 結? 論
本文以構建大學校園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為出發(fā)點,逐步分析在社會發(fā)展新形勢下校園服務發(fā)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明確建設校園一體化共享型商業(yè)模式的突出地位,指出大力推進實施一體化網絡校園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教育信息化、融合化、智能化為基本路線,闡述線上線下一體化共享的核心要點及推進該模式的具體路徑辦法,通過建立制度、推進服務、積極學習等辦法,凝聚社會、高校、師生等的共同力量,吸納信息化時代發(fā)展的先進技術,造就智慧高校。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印發(fā)《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 [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0(4):5.
[2] 王磊,門海,張濤.一體化微服務平臺:高校移動校園發(fā)展新探索 [J].中國電化教育,2017(11):119-124.
[3] 王浩宇.南疆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研究 [D].喀什:喀什大學,2015.
[4] 劉峻溪.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及其路徑研究 [J].大學,2021(10):26-27.
[5] 于麗.基于JavaEE架構的校園一卡通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 [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5.
作者介紹:鄒嘉琦(2000—),女,漢族,黑龍江伊春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企業(yè)管理;通訊作者:易加斌(1978—),男,漢族,四川閬中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知識管理與營銷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