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萍
摘要:語文是高考的基礎學科之一,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目前,單一的高考評價方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成長和學習的需求,還會消減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高中語文教學應在高考總格局的前提下,構建多元化的教學和評價模式,讓學生真正發(fā)現語文的魅力,體會到語文的內涵。應試教育模式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存在很多不足,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應在新高考背景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高中階段語文是重要的學科,同時也是新高考改革下的重點學科,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新高考對于高中語文提出的新的要求。所以我們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深刻的理解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能夠針對性的落實教學活動,通過教學活動更好的提升核心素養(yǎng)滲透的力度,滿足新高考相關的要求,實現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目標。
1在新高考下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1.1貫徹落實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
我國的高考制度在經過幾十年的完善與更新后,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考試制度,同時時代的發(fā)展也革新著新時代的教學理念。相較于以往更加面向考試的教育方式,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更加強調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也是近年來教育界的重要指導思想,在教學實踐當中,貫徹落實這一指導思想不僅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是在培養(yǎng)未來建設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1.2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常常會遇到學生在課上提不起興趣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以后,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產生了了疲乏甚至厭倦的心理,而這正是由于教師長期以來堅持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所導致的,這種長此以往的教學只能夠培養(yǎng)出答題的機器。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不僅僅需要強調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同時還要將文化藝術等等領域的內容和語文相結合,在語文教學中實現生活與學習的有機結合,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每天都能夠學習到新的內容,從而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1.3提高教學效率
正如前文所說,僵化的語文教育不僅會使得課堂氣氛變得尷尬,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使得教師的教學效率不斷降低,連最基本的教學目標也無法達到。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以學生更愿意接受和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由學生的興趣引入到教學更深層次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同時也是在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牢基礎。
2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滲透策略
2.1運用多媒體開展多元教學
語文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科,但由于它的教學內容比較繁多、枯燥,導致很多學生忽視了它的重要性,無法提起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將文字、圖片、動畫、音樂融為一體,給予學生感官上的享受,還能夠將枯燥的知識教學變?yōu)樯鷦?、形象的教學,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有利于良好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優(yōu)美的月下荷塘景色的圖片,并配合悠揚清雅的音樂,將學生帶入到優(yōu)美、奇妙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筆下的“荷塘月色”,促進學生與作者情感的交流,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
2.2利用大數據開展精準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師和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要想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突出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必須樹立大數據的教學理念,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例如,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節(jié)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為學生列舉出劉蘭芝與焦仲卿、梁山伯與祝英臺、賈寶玉與林黛玉等人物,讓學生細細品味朱麗葉長眠在冰冷的墓穴時,羅密歐的感受,如暴躁、狂怒等情感,之后提問學生:一個人在面臨巨大的愛情變故時,通常會有哪幾種變化?讓學生通過課本中對情感、語言、表情、動作的描寫,感受語言帶來的沖擊感,加深對語文的興趣。運用大數據的教學方式,能夠將學生置身在課本的情境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合理利用大數據信息能夠鍛煉學生的文學功底,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
2.3依據學生心理激發(fā)學生興趣
學生語文能力的好壞與學生對語文教學的興趣有著莫大的聯系。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沉浸在知識的學習中。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例如,在《琵琶行》的教學中,教師可先將“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句話寫到黑板上,提問學生這句話的意思和出處,激發(fā)起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求知心理,之后帶領學生朗讀、鑒賞全文,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巧妙的課堂提問也能夠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積極的進行思考,參與到教學中。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要做出一定的調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應該從語言、審美和創(chuàng)新等方面落實,幫助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教師要落實好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相關的策略,給到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對知識靈活運用,獲得語文素養(yǎng)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文莉.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教學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關系淺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6)
[2]蘇水彩.普通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