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偉青
【摘? ?要】? 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廣泛深入,更多教育形式應運而生,創(chuàng)客教育就是其中一種。創(chuàng)客教育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3D打印技術就是其中一個特殊的項目。借助3D打印技術,我們可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分析3D打印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從而總結分析3D打印在小學教育中的問題及帶來的優(yōu)勢,為3D打印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開展提出更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 3D打印;課堂教學;信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不斷出現(xiàn),這些技術也在逐步進入教育領域,特別是生活在發(fā)達地區(qū)的孩子最容易接觸到這些新興技術,比如3D打印、人工智能、VR等。對于小學生而言,3D打印更能把自己的創(chuàng)意變?yōu)閷嵨镎宫F(xiàn)在眼前,讓他們的創(chuàng)意變成現(xiàn)實,由此可見,對于小學信息技術中開展3D打印的拓展性課程的研究是一種必然趨勢。
一、從教與學理論角度分析
基于活動理論和3D打印的學習活動理論認為, 3D打印的學習是一種由真實而有意義的問題驅動的“做中學”,是一種活動教育。在這個學習活動系統(tǒng)中,解決問題和學習目標成為學習者的向導,突出學習者的主導作用,以新的工具(三維打印機、三維建模軟件)為中介,與其他學者合作完成學習過程。
二、從小學生的心理角度分析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知識有濃厚的興趣,我們才能學得好。3D打印作為一種新事物引入課堂,新技術深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打印出來的實物,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喜歡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東西,而3D打印是一種能夠滿足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并將個人想法付諸實踐的技術。3D打印教學以校本課程的形式組織教學活動,教會學生設計和打印出獨特的模型,極大地滿足了學生內心的創(chuàng)作欲望。
三、對于3D打印課程的嘗試
基于前面兩個角度的分析,于是,在小學教育中開展3D打印課程的嘗試,由于3D打印技術需要用計算機進行建模獲得3D模型。對小學階段而言,重要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了解先進的技術及方法,開闊視野,促進智力發(fā)育。
3D建模軟件有很多種,普遍偏于專業(yè)化,通過對比網(wǎng)絡上眾多的建模軟件,有兩款軟件非常適合小學生:
3DOne是一款專為中小學素質教育開發(fā)打造的3D設計軟件。該軟件界面簡潔,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功能強大。它集成了常用的實體造型和繪制命令,簡化了操作界面和工具欄,讓3D設計與3D打印軟件實現(xiàn)了直接連接的功能,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庫,包括本地磁盤和網(wǎng)絡云磁盤資源,從而為中小學生提供一個簡單易用的三維設計平臺。
Design Spark Mechanical,簡稱DSM,是一款專業(yè)的工業(yè)建模軟件,它是免費提供使用的。教材中設計的課程與之前自己設計的課程完全不同,它的設計理念是通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問題,再利用3D建模設計去解決這個問題,所倡導的是一種設計思維。
3DOne有7天的免費試用期限,它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網(wǎng)絡平臺,上面有許多教學案例可以學習。教師可以借助上面的教學案例,嘗試在DSM中進行班級化教學體驗,讓學生通過簡單的立體圖形的組合搭建成一些簡單的實物,比如說椅子、筆筒和杯子等等。
四、3D打印課程硬件支持問題
雖然3D建模的課程已經完全能夠在課堂上開展起來,但是由于3D打印的通病,打印速度過慢,打印一個作品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并且打印機數(shù)量有限,在教學中不可能大范圍地讓學生打印作品。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解決方式:
1.挑選一到兩位能夠較好完成本堂課任務的學生作品打印,如果有條件打印兩份,一份給予作者,一份作為展示,這樣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鑒于3D打印機數(shù)量是有限的,可以考慮每完成一件作品后,請幾位學生作為打印機操作手,由學生代替老師幫助打印其他學生的作品,可以大大減少教師的工作量。由于打印機的特殊性,需要做好安全防護。
五、3D打印的展望與前景
3D打印課程的旅途已經開始了,昆山市許多學校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加入這個課程中。其實3D打印不光可以在信息技術課上開展,也可以在其他學科上有所作為。
例如,在美術課上的應用,3D打印最大的樂趣在于把自己的創(chuàng)意變成實物,這個和美術的創(chuàng)作有著相似之處。如美術課中讓學生繪制花瓶,就可以利用3D打印提前打印幾種花瓶,并對花瓶進行美化,最后展現(xiàn)給學生真正的實物。
與學科課程融合,根據(jù)3D打印技術的原理,可以通過打印的方式打印出你能想到的任何東西,通過這個特點,可以讓其融入各個學科中去。比如,在三年級語文《航天飛機》這篇課文中,可以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航天飛機的模型,通過實物分析,再結合課文進行學習,解決教學難點。在數(shù)學課上也可以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相關的幾何圖形進行教學。
3D打印技術的出現(xiàn)讓我們幻想的事物變成實物,促進了創(chuàng)新行業(yè)的發(fā)展,也促進教學的探索。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反饋,在實踐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如打印復雜模型費時費力的問題,建模軟件與打印機接口的匹配問題,師生能否熟練使用3D打印機的問題等。如何將3D打印技術恰當有效地應用于學科教育,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仍然是教師研究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