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旨在培養(yǎng)高中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審美感知能力,讓學生在音樂中感知情感與升華情感,從而塑造內(nèi)心的力量,并為學生自身的學習與成長提供能量。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要想突出審美教育勢必要從學生內(nèi)心出發(fā),以此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情境,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只有充分注重了學生的審美體驗,才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關(guān)鍵詞: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審美教育;對策分析
在音樂課堂上開展審美教育,可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象,進而塑造學生自身的光輝,并把審美藝術(shù)和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有效地結(jié)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成長發(fā)展體系。那么,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審美教育來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這就需要音樂教師給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與生動活潑的審美形式,來逐步推進審美教育在課堂的深入融入。因此,論文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進行研究,有一定的價值。
1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是藝術(shù)的一種學習方式,在音樂鑒賞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意義:
1.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品位
對學校來說,做好學生的審美教育不僅是用來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還是塑造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一個有效過程。以審美教育來促進學生的道德建設(shè),以美育人與以文化人來開展審美教育,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在音樂鑒賞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審美教育,是以美啟智與以美揚善的一個過程,更是感美教育與立美教育的過程。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往往有很大的藝術(shù)氛圍,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興趣濃厚,在較好的音樂氛圍中以美的視角來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品位,來感受藝術(shù)的美、音樂的美、人的美等。所以,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意義,就在于從某種程度上無形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審美品味。
1.2塑造學生內(nèi)心的審美感知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通過注重學生內(nèi)心的藝術(shù)感受與情感感受,以帶動情緒的方式來有效開展音樂鑒賞教學,這把音樂鑒賞教學和審美教育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音樂中感知審美,在審美中感知音樂,也在音樂與審美中感知自身的力量與情感。審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審美教育方式陶冶學生的情感,并在情感中接受音樂等,進而促進自身音樂技能與審美技能的雙向提升。所以,不得不說,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意義在于塑造了學生內(nèi)心的審美感知能力。
2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核心,就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音樂情感和審美感受出發(fā),來塑造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具體愛說,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開展,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2.1從內(nèi)心出發(fā),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熱情
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引導學生感知美和理解美,讓學生在聆聽音樂中感受到音樂的情感,并以聆聽的方式來感受音樂中的審美底蘊。如在各民族特色音樂旋律的教學中,引導學生聆聽各民族代表曲目,讓學生感知不同音樂文化下的審美,并以情感交流和音樂交流的方式來促進自身情感的感悟。又如在對二聲部合唱教學時,以聆聽來引導學生感受和聲的美,來體現(xiàn)出合唱的魅力與藝術(shù)。
2.2營造生活情境,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是以聆聽方式來表達藝術(shù)的,在音樂理解中并沒有標準和唯一的答案,每一個人在音樂感知中都有不同的審美想象。當學生學習和鑒賞音樂時,會在自己的想象力中感知自己所理解的音樂作品,并結(jié)合自身生活體驗來塑造自身的審美價值觀,將學生的想象力充分地激發(fā)出來,才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高中的《渴望春天》鋼琴鑒賞課上,教師以生動語言來激發(fā)學生對春天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在春天的情境中體會音樂和感知音樂,進而在腦海中形成春天的畫面,把這些畫面與樂曲聯(lián)系在一起,就能夠在音樂鑒賞中進入到春意盎然中去,并在感知音樂藝術(shù)的同時來提升對音樂的審美。
2.3注重審美體驗,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藝術(shù)與體驗是兩個緊密的環(huán)節(jié),在藝術(shù)中體驗藝術(shù),在體驗中感知藝術(shù)。音樂作為一種藝術(shù),在體驗中感知音樂,就能夠感知到音樂的悲歡苦樂,就能夠在感知中進入到音樂的審美體驗中。如在《走進古琴》的音樂教學中,學生通過對獨特音樂文化了解后,并感知古琴故事,進而對音樂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進行探索。同時在課堂上展示古琴,近距離直觀感受古琴,以觀察和觸摸等方式欣賞古琴,并以聆聽的方式來感知古琴的音色。在其中添加自身的情感,賦予音樂真誠的內(nèi)心情感,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升華了審美體驗,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塑造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審美感受與審美素養(yǎng)。
3結(jié)語
綜上所述,樂之言、曲之語、感之美,音樂既是審美,審美也即是音樂學習的一種形式。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融入是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并以音樂的方式把審美教育和音樂教育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教會學生從內(nèi)心感知藝術(shù)和塑造審美能力。那么,對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師來說,應遵從學生的內(nèi)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搭建多樣化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以多種藝術(shù)風格與形式開展音樂鑒賞課,既讓學生在活潑輕松的藝術(shù)氛圍中學習音樂和感知音樂,又要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體會到音樂的美、藝術(shù)的美與文化的美。
參考文獻
[1]黃文倩.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探微[J].藝術(shù)評鑒,2021(7):162-164.
[2]海耀春.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與應用研究[J].文淵(高中版),2019(10):518.
[3]孫娜.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探究[J].速讀(下旬),2019(10):258.
作者簡介
鹿培培(1986.01-),女,漢,江蘇省徐州市,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