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園
◆摘? 要:在小學中高年級長課文閱讀教學中,多數(shù)學生都感到了一定的閱讀學習困難。教師應注重采取合適的教學指導方法,系統(tǒng)多維地分析長課文的重難點,教學生掌握長課文閱讀學習方法,不斷提高長課文閱讀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長課文;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在小學階段,長課文閱讀教學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長課文閱讀教學實效,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重點思考的教學問題。長課文篇幅較長、結(jié)構(gòu)復雜、內(nèi)涵豐富,蘊含著大量知識點,教師根據(jù)長課文閱讀教學的目標,結(jié)合學生閱讀能力水平,從要素、思想和結(jié)構(gòu)分析入手,充分應用各種能夠增強學生自主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教學方法,使長課文閱讀課堂綻放嶄新的教學活力,幫助學生在掌握長課文閱讀學習的技能中,不斷獲得豐富的知識,促進學生綜合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對長課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語文教材之中的長課文,是指篇幅較長,字數(shù)普遍在八百字或一千字以上的課文。對于這種類型的課文,教師要開展閱讀教學,就需要重點探究長課文的閱讀教學方法。從當前的長課文閱讀教學現(xiàn)況來看,語文教師需要解決以下幾個教學難題:
(一)閱讀氛圍枯燥無趣
適合的閱讀情境,能夠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長課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夠注重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所開展的教學活動比較枯燥乏味,容易讓學生感到無趣,難以驅(qū)動學生展開自主的閱讀學習,這不利于促使學生從長課文閱讀中獲得豐富的知識。
(二)閱讀教學模式單調(diào)
教師最常用的是“教生詞―讀課文―答問題”教學模式,對于開展長課文閱讀的教學顯得比較單調(diào),教學方法的指導性不強,甚至具有一定的機械性,學生能夠掌握的閱讀學習方法缺乏新意。主要原因是教師缺乏對長課文多元教學觀念,傾向于根據(jù)已有的教學經(jīng)驗來指導學生閱讀學習,長期下來,不利于推進長課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
(三)教學指導面面俱到
不少教師在指導學生展開長課文閱讀學習時,采取的是面面俱到的教學原則。這會導致教師不可避免地浪費一些教學時間,讓學生將學習精力放在不重要的知識學習上,容易限制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成效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長課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法
長課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必須關注的教學內(nèi)容,筆者主要針對小學語文長課文閱讀教學,提出了以下幾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
(一)抓住長課文體裁關鍵要素,開展針對性的閱讀教學
不少長篇課文屬于記敘文體裁,教師在對這類課文展開閱讀教學時,可指導學生抓住記敘文的六個關鍵要素,走進文本世界,捕捉課文中與這六個關鍵要素相關的內(nèi)容,從而對整篇長課文的大意進行有效的了解與掌握。在學生嘗試抓住記敘文六要素時,其學習專注度會比較高,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文本解析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有利于保障學生針對性的閱讀學習效果。
(二)圍繞主題設計核心性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
為了讓學生產(chǎn)生較強的探究性學習意識,對課文知識進行深度的學習,教師應注重圍繞課文主題,合理地設計一些核心問題,讓學生根據(jù)核心問題展開自主閱讀。尤其是在長課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更要體現(xiàn)出課堂教學的探究性,創(chuàng)設良好的探究性學習氛圍,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力,讓學生學會對課文相關的核心問題進行有效分析與解決,盡可能地挖掘長課文相關的閱讀知識。
以《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為例,教師可根據(jù)童話多段式情節(jié)反復法的結(jié)構(gòu)特點,合理地設計兩個核心的閱讀學習問題:“小女孩在火光中分別看到了什么?為什么她想到了這些?”進而鼓勵學生拎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思考得出:看到了“火爐、烤鵝、圣誕樹以及奶奶”是因為小女孩寒冷、饑餓、孤獨,缺少親人的關愛。學生借助核心問題,輕松地感知了課文,理清了脈絡,體會了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核心的閱讀問題能夠指引學生主動走進課文,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梳理,并主動展開獨立的思考,探索出與閱讀學習問題相關的答案??芍^四兩撥千斤。
為了更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在問題探究學習環(huán)節(jié)的積極性,教師可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學習交流,并對上述閱讀學習問題展開合作探究,從有深度的探究學習中獲得答案。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應鼓勵學生發(fā)揮一定的問題意識,在閱讀長課文內(nèi)容時提出一些自己感到疑惑或者值得探究的問題。學生樂于去解決心中的疑問,所以能更好地掌握長課文中涉及到的重要知識點。
(三)引入思維導圖學習工具,引導學生建立完整知識結(jié)構(gòu)
思維導圖是教師常用來激活學生思維活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教學工具,不少教師還經(jīng)常依托思維導圖來理順閱讀學習思路、梳理閱讀學習知識點、建構(gòu)完善的知識結(jié)構(gòu),因此其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始終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以《臘八粥》一課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個性化的閱讀學習過程,對這篇課文內(nèi)容的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梳理,并建立起相應的思維導圖。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長課文始終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點。教師應注重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對長課文閱讀教學進行優(yōu)化,希望能夠推進長課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實踐證明,教師通過不同途徑展開長課文閱讀教學,其教學實效比較理想,值得教師在以后的長課文閱讀教學中引入更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旨在更好地實現(xiàn)長課文閱讀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靜.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長課文"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20(19):169.
[2]顏美霞.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長課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2020,17(32):93-94.
[3]陳興龍.淺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長文短教"策略[J].文淵(小學版),201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