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本教育的提出是為了改變傳統(tǒng)“以師為本”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新課改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質。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以生本教育理念為前提,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語文閱讀效率。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語文閱讀教學;困難;策略
階段性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和興趣的關鍵時期,為了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語文教師應該重視閱讀教學的開展。堅持“以人為本”,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傳授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激發(fā)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全面素質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生本教育的內涵和“三觀”
(一)生本教育的內涵
“生”是生命的意思,“本”是根本的意思。所以生本教育的內涵就是以生命為根本的教學方式或者思路,具有較強的沖擊力、滲透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二)生本教育的兒童觀
兒童時期是我們探知世界的重要階段,很多時候不會受到一些外界條件的限制,如旁人的眼光、自然的規(guī)律等。兒童對世界的探究會隨著生命周期的變化而日漸增加,他們會心無旁騖地沉浸在思維感官的享受中,天真活潑是他們的特性,人類無限的本能促使他們忽略了外界的聲音,不在乎是否得到認可,不斷地了解這個世界,雖然他們的智力和技術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和發(fā)展,但卻可以做到忘我地學習。另外最值得說明的是兒童與成人最大的不同在于行事的態(tài)度和方式,成年人講究“以知御行”,兒童卻是“先行后知”,因為他們是通過活動探究規(guī)律。
(三)生本教育的教師觀
教師應該是教學中的領頭羊,引領學生探尋知識。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從大量的知識點轉化為探究和分析知識的技能,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將自己盡量隱藏在日常教學中,避免學生對自己產生依賴。
(四)生本教育的教學觀
生本教育講求“以學定教”,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學習的引導者而非知識的傳達者。生本教育強調情感和感悟,認為這是人類精神拓展的標志,與那些被定義的知識和技能相比會更加重要。教育的核心是對學生感悟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二、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確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目標
生本教育理念大概可以分為生活、生態(tài)和生命。這三個方面由淺及深,教師在遵循此理念進行教學時可以按照這樣的層次設置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這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可以被命名為“生活性教學”“生態(tài)性教學”和“生命性教學”,但是值得強調的是它們都要具備和體現(xiàn)“主體性”“關聯(lián)性”和“動態(tài)性”。我們以“生活性的閱讀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該體現(xiàn)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將傳統(tǒng)課堂的好教轉換為生本教育的好學,而根據實際的教學成果反應,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其次就是“關聯(lián)性”在日常教學中的體現(xiàn),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以動畫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看,這樣與生活相關聯(lián)的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最后的“動態(tài)性”可以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方式,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將教材內容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比如兒歌。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記憶,還能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二)構建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過程
生本教育背景下的閱讀教學過程都要以學生為主體:首先,語文教師應該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這時教師應該做好分析和判定工作組成可以取長補短的學習小組,然后設置針對性的語文閱讀任務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其次,語文閱讀的教學應該單獨開展,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體現(xiàn)生本教育的三個層次,另外,語文教師可以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幫助學生理解和積累知識。最后,拓展教學也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較重,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的拓展教學成為必然。
(三)實施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評價
生本教育理念的貫徹也應該體現(xiàn)在評價體系中,學生的每個個體都存在著差異性,生本教育使語文閱讀變得“見仁見智”。因此,語文教師應該選擇“邊讀邊評”的評價方式,觀察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閃光點,并進行及時的表揚和肯定,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四)開展生本教學理念下的人文情感培養(yǎng)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可以采用情感體驗教學,這種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感”為重點,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情境創(chuàng)設等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作者的情感世界,豐富自己的感情閱歷。這類科學的教學方式在新課改落實的過程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成果,因此,語文教師應該運用和完善情感體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審美和共情能力。
三、結語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應該舍棄傳統(tǒng)將閱讀僅僅視為“工具”的教學觀念,應該充分發(fā)揚和展現(xiàn)教育生活、生態(tài)和生命的三個層次,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語文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課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幫助學生找到最好理解的切合點;另外教師還應該注意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評價機制的合理性也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應該注意評價機制的多元性,在增加學生學習自信的同時,保障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逄海燕.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現(xiàn)代交際,2016(21).
[2]李斯才.有效運用多媒體有助于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下),2014(8).
作者簡介:趙奔奔(1985—),男,漢族,甘肅涇川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閱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