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榮 焦偉祎
摘 要 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是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舉措,是增強學生安全意識的迫切需要,是推進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前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課程體系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師隊伍、學科建設等方面仍有缺陷,不能有效應對紛繁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所帶來的挑戰(zhàn),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頻頻缺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時常發(fā)生。統籌推進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應從深化制度體系的完備性、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善用“大思政課”理念等方面探索一體化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 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教育;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
作者簡介 張建榮,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心(蘭州大學),研究員;焦偉祎,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國家安全關系社會穩(wěn)定,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基石。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國安委第一次會議上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這一概念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國家安全戰(zhàn)略綱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并設立了“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隨后,教育部相繼頒布了《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和《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為國家安全教育的開展指明了方向。進入新時代,為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文件精神和“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法定要求,需要我們結合實際統籌推進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工作。
一、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價值意蘊
(一)國家安全教育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tài)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1]??傮w國家安全觀對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進行了科學解答,是中國國家安全理論的最新成果,是指導國家安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并寫入黨章,強調“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全黨全國人民國家安全意識,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2]。國家安全教育作為一項維護國家安全的兼具戰(zhàn)略性和緊迫性的重要任務,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在大中小學各學段教育中融入總體國家安全觀,在人才培養(yǎng)的整個過程中貫穿國家安全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在了解國家安全形勢的同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通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為國家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國家安全教育是應對國家安全形勢、增強學生安全意識的迫切需要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國際上,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嚴重威脅的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種種風險因素正在增加?!拔鞣絿覠o論是從國際戰(zhàn)略格局上,還是從意識形態(tài)上,都不希望看到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大國順利實現和平發(fā)展。我們越是發(fā)展壯大,他們就會越焦慮,就越要加大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力度?!盵3]在國內,我國正處在“發(fā)展轉型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亟待解決,分裂主義、極端宗教主義抬頭,仍然存在著“國家被侵略、被顛覆、被分裂的危險,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被破壞的危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被打斷的危險”[4]。因此,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須致力于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和能力的提升,為維護國家安全提供持久的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為切實提高全社會防范化解各類重大風險挑戰(zhàn)的意識和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國家安全教育是統籌一體化建設、推進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國家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也是推進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的內在要求。教育部2017年印發(fā)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將增強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確定為德育工作的總體目標之一;教育部2018年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落實了大中小學有機銜接這一指導思想,明確規(guī)劃了大中小學各階段國家安全教育的內容、目標與評價標準;教育部2020年印發(fā)的《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就如何加強大中小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提出了更詳細的要求和指導意見。上述文件為規(guī)范、系統地開展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提供了科學規(guī)劃、統一部署,為改進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中存在的整體性欠缺、層次性不足、銜接性不當等問題提供了有效借鑒,也為充實思政課程內容、改進思政課程教學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更好地解決思政課“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使思政課能夠更有效、更及時地回應時代要求,增強思政課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針對性。
二、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內容有待拓展,缺乏整體性統籌規(guī)劃
傳統國家安全教育轉型緩慢??傮w國家安全觀是統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的新安全觀,需要對其中所蘊含的要素、關系等進行系統性、立體化的理解和闡釋。部分學校的國家安全教育仍然囿于政治、軍事安全等傳統安全領域,未涉及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非傳統安全領域,更有甚者直接將國家安全教育等同于國防教育。
國家安全教育內容銜接不暢。目前,國家安全教育在不同學段基本上是學校和教師各取所需、各自為政,沒有形成有效的銜接與配合,內容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連貫性不強、重復贅余等問題,使學生難以全面、系統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因此,做好各學段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已經是國家安全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務。
(二)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不足,教學資源缺乏共享
教學過程針對性不足,實踐活動流于形式。受教育傳統、教學內容龐雜等因素影響,大中小學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仍然采用較為單一的、傳統說教式的課堂教學方式,沒有充分考慮各學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習慣。在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受國家安全本身主客觀等因素的制約,一些學校存在活動形式陳舊、覆蓋面小、參與度低等諸多問題,活動后缺乏對國家安全教育相關主題的總結和升華,不能有效地引起學生的共鳴,教育成效被大大削弱。
教學資源共享性不足。大中小學各個學段的育人資源各具特色,但就現有的資源共享和使用情況來看,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缺乏對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供給,各學段課程資源大多片面地服務于本學段國家安全教育教學,各學段在邏輯聯系和知識銜接方面存在壁壘與隔閡。
(三)教師隊伍適配度低,師資結構有待優(yōu)化
教師的知識結構和專業(yè)素養(yǎng)難以勝任國家安全教育的任務。目前,國家安全教育領域的專職教師嚴重缺乏,大部分學校由思政課教師或輔導員兼任。由于教師缺乏專業(yè)培訓,往往缺乏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深刻理解,難以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開展全方位、系統化的國家安全教育。
教師在國家安全教育教學方面的交流合作還顯不足。總體國家安全觀有機統一的整體性特點要求不同學段的教師必須打破相對獨立的狀態(tài)開展交流合作,但目前大中小學教師進行交流合作的意愿普遍不強烈,合作的方式比較單一,這主要歸根于缺乏健全的組織管理機構和機制。
(四)學科建設略有滯后,相關學科支撐不足
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與發(fā)展滯后于社會現實的需要。雖然國家安全學在2018年已成為一級學科,并在高校專門開設了國家安全課程,開發(fā)了國家安全教材,然而,由于國際與國內安全形勢的發(fā)展變化紛繁復雜,使得許多關于國家安全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無法及時得到回應,社會現實、教學過程與學術研究相互疏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科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造成了教學內容與學生期待彼此失衡的后果。
缺乏對相關學科的借鑒與開發(fā)?!皣野踩芯渴侨诤险螌W、管理學、法學、軍事學、情報學等多學科理論知識的交叉學科”[5],需要相關學科為國家安全教育教學提供理論支撐。當前,仍缺乏對政治學、法學、教育學等學科中關于國家安全理論的深入研究,尤其缺乏關于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本質和規(guī)律、課程特點、教材內容的研究,這對國家安全學科建設的拓展和強化造成了阻礙。
三、大中小學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的
策略分析
在大中小學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健全的工作格局是前提,完善的課堂教學是基礎,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關鍵,日常生活主陣地作用的發(fā)揮是保障。
(一)統籌一體規(guī)劃,完善國家安全教育的工作格局
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正確的原則和方向。一方面,加強對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認真落實國家安全教育各項任務要求,充分履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主體責任。通過各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黨委和政府領導、教育行政部門主導、其他部門協作、學校組織實施”[6]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加強對學校國家安全教育的整體部署。明確工作任務、人員配備、責任機構等有關工作制度,健全體制機制,落實課時經費保障體系,“積極吸納符合條件的社會力量參與國家安全教育資源建設”[7],使各地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得到良性發(fā)展。
強化頂層設計,明確國家安全教育目標。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要以道德情感—思想認識—政治認同—使命擔當的目標主線,設置一體化、遞進式的目標體系,即小學階段要引導學生“建立國家概念,啟蒙國家安全意識”,實現情感認同;初中階段要“圍繞認識個人與國家關系,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形成高度的思想認同;高中階段要幫助學生“理解人民福祉與國家關系,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升政治素養(yǎng);大學階段重在引導學生“理解中華民族命運與國家關系,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使命擔當。[8]各學段國家安全教育的教學目標要凸顯側重點,實現順暢的銜接貫通。
(二)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發(fā)揮思政課主渠道的作用
合理規(guī)劃教育內容,提高教學的層次性和針對性。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國家安全教育內容的一體化建設需要遵循不同學段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和身心特點。小學階段圍繞國家安全的基本常識加強通識教育,采用以直觀感知、激發(fā)情感為主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感受與國家安全的息息相關;中學階段采用以常識性教學為主、體驗式教學為輔的方法,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開展情景教學、實地參觀,使學生初步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相關概念,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大學階段要關照學生現實困惑、回應社會熱點,開展系統性的理論探究與學習,將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論知識講深、講透,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和能力。
基于課程思政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施加影響。在推進國家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其他課程要與國家安全教育的專門課程協同育人,為學生成長發(fā)展齊助力。尤其是在有課時限制的中小學,應在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9],才能達到強化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效果。
(三)提升國家安全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打造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
提高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一方面,要“分級開展大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培計劃、思政課教師培訓等各級各類培訓”[10],使廣大教師能站穩(wěn)政治立場、堅定理想信念,不斷豐富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知識儲備,提升國家安全教育的專業(yè)技能。另一方面,要打破學科、學段壁壘,開展跨學科、跨學段集體備課。加強不同學段教師的縱向備課和不同學科教師的橫向備課活動,通過定期開展集中專題研討會為教師提供教師共同學習、分享經驗、交流成果的機會,使國家安全教育的教學質量得到整體提升,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改善。
鼓勵警察、軍人等與國家安全領域相關的專業(yè)人員發(fā)揮優(yōu)勢特長參與到國家安全教育中。遴選涉及國家安全領域的優(yōu)秀人才,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通過他們的親身經歷和現身說法,增強國家安全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合力解決國家安全教育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最終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質高、知識儲備足、專兼結合的國家安全教育師資隊伍。
(四)善用“大思政課”理念,調動各方資源協同推進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線上線下國家安全教育新環(huán)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一方面,要有效利用校園文化墻、宣傳欄等設施,將國家安全教育的內容寓于有形之物中,在校園日常生活中發(fā)揮隱性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建設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借助互聯網優(yōu)勢,及時通過網絡發(fā)布國家安全的熱點信息。同時,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管控,規(guī)范和引導學生的網絡行為,防止各種不良信息對學生造成影響。
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利用基地開拓國家安全教育新路徑。一方面,建設符合學校國家安全教育需求的實踐基地,尤其要積極聯系和國家安全緊密相關的公安部門、駐軍部隊等,建設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學段國家安全教育需求的專題性教育實踐基地。另一方面,舉辦形式多樣的國家安全教育主題活動。高??梢怨膭畈煌瑢I(yè)的學生將就業(yè)與維護國家安全結合起來;中小學可以開辦關于國家安全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文藝表演等活動。同時,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文化、科技、國防、愛國主義教育等基地,開展研學旅行、慶祝紀念日等活動,引導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加深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解與認知,增強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調動各種社會資源,構建三全育人國家安全教育新格局?!耙獔猿謬野踩磺袨榱巳嗣?、一切依靠人民,動員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11]除學校外,家庭與社會也要共同承擔國家安全教育的責任,積極構建國家安全教育共同體,為國家安全教育的開展凝聚強大合力。一方面,學校要借助家長會、線上家長群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共同推進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另一方面,除教育行政部門之外,包括公安、司法、社區(qū)等在內的各部門也要相互配合,共同搭建育人平臺,共享共建育人資源,營造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的良好社會氛圍,最終形成全員參與、協同推進的國家安全教育新格局。
參考文獻:
[1]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報,2014-04-16(1).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256.
[3]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習近平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選編[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51.
[4]夏洪青,王通化.按能打仗打勝仗要求闊步前行[N].解放軍報,2016-01-14(1).
[5]趙慶寺.新時代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理念、邏輯與路徑[J]. 思想理論教育,2019(7):99-105.
[6][7][8][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10-20)[2021-07-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010/t20201027_496805.html.
[9]張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11]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強大力量 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N].人民日報,2016-04-15(1).
責任編輯︱龐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