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本
【摘? ? 要】有部分農(nóng)村小學生存在著性格閉塞、不善于表達等問題。在異地寄宿制的生活中,容易面臨人際交往、學習等多方面的困難。對此,教師只有深入了解農(nóng)村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寄宿制學校的生活與教學方式,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方法有效解決學生存在的各方面問題。本文就主要從了解新環(huán)境、結(jié)交新朋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及增進家校交流等方面來具體談一談異地搬遷背景下農(nóng)村寄宿制小學學生心理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法。
【關(guān)鍵詞】異地搬遷;農(nóng)村;寄宿制;學生
中圖分類號:G441?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5-0049-02
A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Rural Board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location
(Minle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School in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LI Yuben
【Abstract】Some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problems such as disposition and poor expression. In the life of a boarding system in a different place, it is easy to face many difficultie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In this regard, only when teachers hav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tudents and the life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boarding schools, can they adopt targeted methods to effectively solve all aspects of students problem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solutions to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rural board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lo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understanding the new environment, making new friends,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enhancing home-school exchanges.
【Keywords】Relocation; Rural areas; Boarding system; Students
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技能比較缺乏。尤其在進行異地搬遷后,在學習和生活中會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對于校園環(huán)境以及周邊環(huán)境難以適應,無法獲得舒適的生活感受;同時,學生之間比較陌生,難以進行順暢的交流,容易產(chǎn)生閉塞、孤僻的心理。另外,學生與新的教師難以有效配合,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另外,學生與家長的接觸時間大量減少,無法及時獲取充足的生活費用也會帶給學生很大的壓力。因此,全面了解異地搬遷寄宿制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各方面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一、了解新環(huán)境,提高生活質(zhì)量
進行異地搬遷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首先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學生一方面要對校園中的各種設施進行充分了解,以便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生活。另一方面要對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一定的認識,以此消除搬遷后的孤獨感。因此,教師可以從校內(nèi)環(huán)境和校外環(huán)境兩方面對學生展開講解活動,并以實地參觀的方式促進學生快速適應新的環(huán)境。
異地搬遷后的環(huán)境主要包括宿舍環(huán)境、食堂環(huán)境、操場環(huán)境、校外環(huán)境等。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環(huán)境進行參觀與了解,消除學生的憂慮心理。比如,對于宿舍環(huán)境,教師可以教授學生整理床鋪和打掃衛(wèi)生的技能,以及引導學生及時購買所需的生活物品。對于食堂環(huán)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用餐時間和食物的種類以及價格。對于操場環(huán)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操場上展開形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幫助學生放松身心。對于校外環(huán)境,教師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重要的交通路徑,方便學生在節(jié)假日的出行;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校園周邊居民的文化活動中,獲得深厚的精神滋養(yǎng)。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樹立起對新的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與熱愛意識。比如,對于操場環(huán)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定期展開衛(wèi)生大掃除活動,讓學生清理操場上的垃圾,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校園環(huán)境的熱愛。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能從全面的角度對新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深入了解,從而增強在新環(huán)境中的主人翁意識,促進自身心理健康成長。
二、結(jié)交新朋友,打破孤立狀態(tài)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宿舍為集體展開相互認識的活動。比如,可以讓學生相互介紹自己的姓名,家鄉(xiāng),以及興趣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大膽表現(xiàn)自我,也能及時了解他人。又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生活習慣,從而讓其他學生避免與自身產(chǎn)生相應的矛盾。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宿舍選舉一名宿舍長,讓宿舍長發(fā)揮管理和引領(lǐng)的作用,及時解決宿舍成員所存在的問題。之后,教師可以以班級為集體讓學生展開相互認識的活動。比如,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優(yōu)勢科目和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此與他人成為學習上的好助手。又比如,可以讓學生進行歌唱、跳舞等文藝活動,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體育競賽活動,增強學生的團結(jié)意識。學生可以通過激烈的競爭和緊密的配合增進彼此的關(guān)系。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定期布置學習園地、設置讀書角等,因此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既能表現(xiàn)出自我,又能深入認識他人,從而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
三、開拓新方法,提升學習效果
首先,教師可以從教學手段上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對于基礎(chǔ)知識不夠牢固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廣泛運用知識框圖,以歸納總結(jié)的方式,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完整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豐富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又比如,對于形象思維能力不足的學生,教師可以一方面引導學生針對所學知識大膽發(fā)揮想象,在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和視頻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生動理解。同時,對于思考方式過于單一的學生,教師可以將一些具體的生活物品引入課堂中,讓學生不斷變換角度進行觀察與探究,從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其次,教師可以從教學態(tài)度上進行改進,以寬容友愛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信心。比如,對于學習能力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其深入分析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傳授相應的方法;對于課堂中不能集中精力進行學習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后和學生一同分析一定的思考題,提高學生思維的專注性。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一方面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另一方面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消除對學習的畏懼感和厭倦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四、家校多溝通,增進親子關(guān)系
在寄宿制學校中,學生回家的次數(shù)較少,缺乏與父母進行充分交流的機會。一方面容易在內(nèi)心產(chǎn)生孤獨的心理,另一方面容易與父母產(chǎn)生一定的隔閡。因此,教師要加強家校溝通的頻率,引導學生定期與父母進行書信交流和電話交流,讓學生及時向父母傾訴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感受父母的關(guān)愛,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
在親子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向家長進行生活與學習問題的傾訴;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家長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書信寫作,向家長表達思念和感恩的情緒,以此消除學生在校的孤獨感。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讓學生感受家長的關(guān)懷。比如,當學生與他人產(chǎn)生矛盾時,家長可以告誡學生用寬懷友愛的心態(tài)對待他人,以此幫助學生解決人際關(guān)系中的苦惱。同時,教師還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讓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從而進一步解決學生的苦惱和疑惑。在這樣活動實施中,學生能及時將自己的心理問題進行傾訴,促進自身健康成長。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農(nóng)村學生普遍存在著心理閉塞,不善表達等特點。尤其在異地搬遷住宿制學校中,學生由于對新的環(huán)境不夠適應,更容易產(chǎn)生多樣的心理問題。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認識新的環(huán)境,結(jié)識的朋友,掌握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增進與家長的交流入手,全面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讓學生培養(yǎng)出健康向上的心理,投入學習和生活中。
注:本文為2020年 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一般課題“農(nóng)村寄宿制小學學生心理問題的識別與干預研究”(課題立項號: GS [2020]GHB442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朱軼.農(nóng)村小學寄宿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的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
[2]陸宇.淺析農(nóng)村寄宿制小學管理的有效措施[J].亞太教育,2015(32).
[3]鄧獻金.淺談農(nóng)村小學寄宿制管理策略[J].祖國,2016(16).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