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仙
摘要:采用互動的學習方式可以優(yōu)化整個課堂的教學氣氛,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信息溝通的質量,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互動互助合作學習等互動形式,使他們在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欲望,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教學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主要場所,通過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性,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性,從而使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和在老師課堂調控下高效地學習,以便能夠充分感受到內(nèi)在與外在互動的作用,提升內(nèi)在的自我價值感,提高學好語文的自信心。
一、小學語文課堂進行互動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這節(jié)課要教授的知識,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認知特點,運用、投入或滲透情感并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渲染出語文教學中具體、形象、生動的環(huán)境和氛圍,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語文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展開,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與認知需求,激發(fā)學習興趣。在學習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把學習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認知活動,全身心的參與到其中,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其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在互動中把對于課堂的精心設計與情感的真情投入的把控與課堂講授相結合,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嘴、耳、眼和大腦一起進行積極思維活動。
(二)加強學生自主思維的構建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主動放下自身姿態(tài),積極換位思考,在平等中交流,在交流中互動,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將教師當做知心朋友,追求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當老師發(fā)現(xiàn)有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出現(xiàn)了偏差,在這種情況下,不要用教師的身份以權威的態(tài)度去為學生提供標準答案,而是換位思考,探索學生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理解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思維方式的差異進行分析,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顯示他們的優(yōu)勢,適時給予表揚,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以正確的方法進行引導,維護同學們的自主思維并激勵其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課堂進行互動的方法
(一)更新理念,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充分互動
小學語文互動教學的順利開展,是建立在老師和學生充分互動的基礎上而開展的。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使原有教學模式得以更改,教師和學生之間平等協(xié)作的關系真正建立,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在學習中擁有更加平等自由的學習感受,能夠更加放松的去求助老師,圍繞著自己的一些疑問進行探討,促進學生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同時如果班級里邊有學困生,他們也能夠在這樣的氛圍下感受到少一些的壓力,多一些的放松,從而專注于學習成績和能力的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探索能力的激發(fā),更能夠在教師的循循引導和積極促進之下,得到更多的訓練和發(fā)揮。
(二)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很多人認為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不必要的,是沒有意義的,而且還會造成課堂的混亂,使課堂教學失去節(jié)奏。然而,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才是主動的學習者和積極的探索者。只有學生真正地放開思維,投入其中,語文課堂才是真正得到了解放,并且達到了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的效果。如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師可啟發(fā)學生回憶,下大雪的時候,看到地上一片潔白,大家的心情怎樣,會到雪地上做什么。讓同學們自行討論,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在讀通課文以后,也可以讓學生演一演,選擇一種小動物畫一畫,在活動中感悟課文。并且,向同學們拓展知識,為什么青蛙在睡覺呢,使得同學們在課堂上過去更多的課外知識。
(三)有效的小學語文互動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個性化特點
作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們這樣的互動教學才是真正有效的互動教學,才是能夠促進學生積極性的互動教學。個性化體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同時也能反映出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在教學活動中,只有充分認識到學生是不同的,教師才能夠避免對學生的誤解和錯誤的認識。同樣都是一個年級的學生,同樣都是相似的年齡,為什么學生們之間個體化的差異卻非常大呢?這主要源于學生們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不同,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理念都不同,所以,在學習中,小學生學習態(tài)度也會千差萬別,他們在學習方式方面,也會存在很大的不同,要讓學生認識到這些問題,并且,能夠跟隨老師的指導,尊重自己身上的特點,有條不紊的開展小學語文的學習,避免因為追不上而感到著急,或者是自暴自棄。
(四)用科學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互動學習
長期以來,教學評價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評價主體單一,評價標準劃一。教育教學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具有情景性,有些學習結果可以預先確定下來,有些學習結果卻是非預期的,是不能以行為目標的方式陳述的,這些行為目標之外的學習結果對學生來說往往“更具有價值和教育意義”。以互動教學作為主線,教學的評價方式也要發(fā)生轉變,教學的評價方式同樣也得體現(xiàn)出互動性,這種評價不僅從教師的一方施與給學生,同時也能從學生的一方施與給教師,這樣才是一種非常密切的互動,才能夠加強教師在教學中的反思和提升工作。雙向的互動評價,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有效的促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他律來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長期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單純的靠自律,經(jīng)常會使得一些計劃難以實踐,使得教學效果大幅下降,所以教師要充分運用學生所給予的反饋評價,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雙向的互動教學評價,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也能夠增強,評價,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不易。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學生的反饋評價也能給教師更多的參考標準,提高學生和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在更新理念和改變以往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而且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課堂和學生?;咏虒W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獲得更大的提升,激活教師的教學潛能和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陳敏聰.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