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蔣曉飛, 馬逸珉, 王 蓓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檢驗醫(yī)學科,上海 200040)
非結核分枝桿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NTM)是分枝桿菌屬(Mycobacterium)內(nèi)除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復合群和麻風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leprosy)以外的其他分枝桿菌,大部分為腐物寄生菌,僅少部分可使人體致病[1]。休斯頓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houstonense)是屬于偶發(fā)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的第3種生物變異復合體,是根據(jù)其表型和基因型數(shù)據(jù)定義的分枝桿菌基因型2分類的一個新的物種,與偶發(fā)分枝桿菌不存在抗藥性差異[2]。45%的偶發(fā)分枝桿菌臨床分離株第3種生物變異復合體和8種參考菌株分離自傷口,可引起皮膚及皮下軟組織病變[3],其他菌株主要分離自呼吸道或血液樣本[2]。本文對1例休斯頓分枝桿菌感染病例進行報道。
患者,男,46歲,30年前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xiàn)雙眼視物發(fā)紅,當?shù)蒯t(yī)院診斷為雙眼玻璃體出血,具體治療不詳,左眼視力一直較差。10年前,患者突發(fā)左眼疼痛,于當?shù)蒯t(yī)院行左眼青光眼手術。2016年9月因眼壓控制不佳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就診,行左眼閥門植入。2個月前左眼紅痛、閥門管自行掉落,在其他診所給予“克林霉素,1.2 g靜滴”,左眼脹痛無明顯好轉。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門診檢查示:右眼視力1.0,左眼視力無光感;右眼眼壓2.26 kpa(17.0 mmHg),左眼眼壓無法測出;左眼角膜水腫,前房積膿,左眼角膜后沉淀物(+++),丁達爾現(xiàn)象(+++),瞳孔圓,眼內(nèi)結構不見。B超檢查示“左眼玻璃體混濁,炎癥?視神經(jīng)萎縮?左眼軸長23.95 mm”。為進一步診治,擬“左眼眼內(nèi)炎”收入院。2020年4月9日入院血常規(guī)檢查示:白細胞計數(shù)16.77×109/L。B超結果示“雙眼玻璃體混濁,左眼炎癥?視神經(jīng)萎縮?左眼眼軸長約23.95 mm”(圖1)。2020年4月10日行左眼眼內(nèi)容物剜除術,術中取玻璃體液培養(yǎng),結果示:休斯頓分枝桿菌陽性,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提示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予0.9%氯化鈉溶液100 mL+頭孢美唑2.0 g ivgtt q 12 h,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阿米卡星0.6 g ivgtt qd,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0.5 g qd。出院囑左氧氟沙星(可樂必妥)0.5 g qd口服。隨訪40 d,眼部無不良異常表現(xiàn)。
圖1 影像學(B超)檢查結果
沿角膜緣無菌切開角膜,可見大量白色膿性物質(zhì)溢出,抽取膿性物質(zhì)分別注入需氧和分枝桿菌血培養(yǎng)瓶中送檢,1 d后需氧瓶和分枝桿菌培養(yǎng)瓶同時報陽。培養(yǎng)曲線顯示:分枝桿菌培養(yǎng)瓶[圖2(a)]、需氧培養(yǎng)瓶[圖2(b)]呈典型陽性生長曲線。取適量培養(yǎng)物分別轉種哥倫比亞血瓊脂平板、巧克力平板和中國藍平板(上??片敿挝⑸锛夹g有限公司),置于5% CO2培養(yǎng)箱35 ℃培養(yǎng),涂片2張,分別進行革蘭染色和抗酸染色(珠海貝索公司)。革蘭染色未見細菌,涂片抗酸染色見少量抗酸染色陽性菌。培養(yǎng)1 d后,血瓊脂平板[圖2(c)]和巧克力平板均有灰白色的細小菌落[圖2(d)]生長。第5天可見單個稍大菌落,血平板上呈黃白色大小不一凸起菌落,較干燥[圖2(e)]。同時將術中脫落組織行一般細菌培養(yǎng),接種于哥倫比亞血瓊脂平板,培養(yǎng)1 d,無細菌生長,第2天見灰白色的菌落[圖2(f)],第5天見黃白色干燥菌落[圖2(g)]。挑取哥倫比亞血瓊脂平板上菌落行抗酸染色,可見抗酸染色陽性菌[圖2(h)]。
圖2 眼膿性物質(zhì)血培養(yǎng)和一般細菌培養(yǎng)結果
用竹簽挑取血平板上純菌落,均勻涂到靶板上,滴加1 μL 70%甲酸,室溫環(huán)境放置,干燥后,再滴加1 μL基質(zhì)液。室溫干燥后,用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zhì)譜儀(德國Bruker公司)進行分析。鑒定結果為鼻疽分枝桿菌,MALDI得分為2.054分(2.000為鑒定到種的閾值),見圖3。
先采用聚合酶鏈反應擴增菌株的16S rRNA,引物為5'-AGAGTTTGATCMTGGCTCAG-3'和5'-GGTTACCTTGTTACGACTT-3',預期產(chǎn)物長1 500 bp。產(chǎn)物采用正-反向測序,獲得1 384 bp準確的片段序列。序列做NCBI blast,結果為:Mycobacterium farcinogenes(鼻疽分枝桿菌,一致性99.86%)、Mycobacterium houstonense(休斯頓分枝桿菌,一致性99.86%)、Mycobacterium fortuitum(偶發(fā)分枝桿菌,一致性99.86%)等。由于16S rRNA區(qū)分不同種類分枝桿菌的效率不高,我們又采用聚合酶鏈反應擴增16S-23SrRNA間區(qū),引物為5'-TTGTACACACCGCCCGTCA-3'和5'-TCTCGATGCCAAGGCATCCACC-3',預期產(chǎn)物長554 bp,擴增產(chǎn)物采用先克隆然后測序的方法,獲554 bp片段準確序列。序列做NCBI blast,結果為:Mycobacterium houstonense(休斯頓分枝桿菌,一致性98.7%)最高,其次為Mycobacterium dioxanotrophicus(二氧化桿菌分枝桿菌,一致性87.79%),Mycobacterium fortuitum(偶發(fā)分枝桿菌,一致性88.09%)、Mycobacterium farcinogenes(鼻疽分枝桿菌,一致性88.60%)。結合16S rRNA和16S-23S rRNA結果,確定為Mycobacterium houstonense(休斯頓分枝桿菌)。
參照文獻[5]推薦的可能敏感的抗菌藥物進行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用M-H血瓊脂平板(上??片敿挝⑸锛夹g有限公司)進行紙片擴散法檢測,35 ℃培養(yǎng)2 d后,各藥物抑菌圈直徑結果分別為:阿米卡星34 mm、慶大霉素20 mm、利奈唑胺6 mm、復方磺胺甲噁唑6 mm、左氧氟沙星35 mm、亞胺培南29 mm、美羅培南19 mm、米諾環(huán)素10 mm、克林霉素6 mm、頭孢唑啉6 mm、頭孢呋辛6 mm、頭孢噻肟6 mm。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M24-A文件[6],采用快分枝桿菌微量肉湯藥物敏感性試驗程序及折點判讀結果,肉湯為7H9肉湯[艾禮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將接種好的板條置于鋪有濕毛巾的白磁盆內(nèi),35 ℃培養(yǎng),隔天觀察,保持濕度,培養(yǎng)第4天觀察到菌落顯著生長,讀取結果為:阿米卡星(2 μg/mL,敏感)、頭孢西?。?4 μg/mL,中介)、環(huán)丙沙星(0.25 μg/mL,敏感)、多西環(huán)素(≥32 μg/mL,耐藥)、復方磺胺甲噁唑(≥22 μg/mL/608 μg/mL,耐藥)、妥布霉素(≥32 μg/mL,耐藥)和左氧氟沙星(0.25 μg/mL,敏感)。
本例患者于10年前行“左眼小梁切除術”,2016年9月行閥門管植入術,2個月前左眼內(nèi)閥門管自行從眼內(nèi)脫落,入院檢查示白細胞計數(shù)為16.77×109/L ,存在感染可能,4月10日左眼眼內(nèi)容物剜除術中玻璃體液樣本培養(yǎng)出細菌,抗酸染色陽性,菌落形態(tài)似NTM,質(zhì)譜鑒定結果示:前6位為鼻疽分枝桿菌,后2位為豬分枝桿菌。
進一步對該細菌行分子鑒定得到不同的結果:休斯頓分枝桿菌?;仡欃|(zhì)譜鑒定結果,查找MALDI Biotyper3庫,該細菌庫中沒有休斯頓分枝桿菌。豬分枝桿菌與休斯頓分枝桿菌同為偶發(fā)分枝桿菌的第3種生物變異復合體[3],參照此質(zhì)譜鑒定結果,發(fā)現(xiàn)應用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zhì)譜對偶發(fā)分枝桿菌的第3種生物變異復合體這一類細菌的鑒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質(zhì)譜鑒定是對不同的蛋白峰進行分析,然后與庫中已有的已知蛋白峰做比對而得出的重合性的結果,在區(qū)分蛋白峰過于相似的細菌時精確性可能欠佳。測序作為鑒定的標準,采用16S-23S區(qū)間序列對該菌株進行分辨,一致性遠高于其他方法。所以對于此類分枝桿菌的鑒定,建議采用核酸測序的方法。
該病例為我國極少見的休斯頓分枝桿菌引起的眼部感染,最終經(jīng)手術摘除病變的眼球,清潔感染部位,后續(xù)沒有更大范圍的感染。類似病例的早期診斷對患者的治療極其重要,懷疑感染可能的時候,可以考慮在普通培養(yǎng)鑒定的基礎上增加抗酸染色涂片和分枝桿菌培養(yǎng)等項目。實驗室在處理類似臨床樣本時,應盡可能地延長培養(yǎng)時間;在革蘭染色分辨細菌有疑問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做抗酸染色,爭取更早、更準確地給予臨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