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孟生,符麗珍,朱德康,趙勇
海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內科,海南???70000
哮喘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精神緊張、氣候改變以及接觸變應原有關,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可出現(xiàn)生理性減退,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情緒過度激動、劇烈運動、肺部感染或接觸變應原后均可引發(fā)哮喘,哮喘發(fā)作時患者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為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目前常用糖皮質激素內吸入藥物,布地奈德為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糖皮質激素之一,但部分老年哮喘患者單純應用布地奈德治療后病情未得到有效緩解,對于長期控制不佳老年哮喘患者,近年醫(yī)學研究者提出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以提升治療效果[1-2]。該次研究比較該院2018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118例單純給予布地奈德治療以及應用布地奈德及支氣管擴張劑治療長期控制不佳老年哮喘患者預后。現(xiàn)報道如下。
該院收治的118例長期控制不佳老年哮喘患者,按照是否應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研究組布中男30例,女29例;年齡65~82歲,平均(74.62±1.52)歲;哮喘病程2~7年,平均(4.52±0.22)年。對照組男31例,女28例;年齡66~81歲,平均(74.61±1.54)歲;哮喘病程2~6年,平均(4.53±0.2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參考2018年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全科醫(yī)學分會等制定支氣管哮喘基層診療指南相關內容[3];患者均年齡超過60歲且均有哮喘病史;支氣管哮喘病癥病程均超過12個月,病情長期未得到有效控制;該次研究征得患者、患者家屬同意;該次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會批準。排除標準:伴其他重大疾病者;對糖皮質激素和支氣管擴張劑過敏者。
對照組布地奈德氣霧劑(國藥準字H20030411)治療,3次/d,200 μg/次,研究組患者給予布地奈德氣霧劑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治療,支氣管擴張劑選用多索茶堿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80410),多索茶堿注射液300 mg與100 mL生理鹽水注射液緩慢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持續(xù)治療7 d為1個療程。
①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治療4 d后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癥因子,第1秒末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FEV1/FVC(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等肺功能指標以及氧分壓(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二氧化碳分壓(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等血氣分析數(shù)值變化情況。
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7 d后總有效率。治愈:呼吸困難、咳嗽、咯痰等癥狀均消失,F(xiàn)EV1增加量超過35%,患者擇期出院;顯效:呼吸困難、咳嗽、咯痰等癥狀均明顯緩解,F(xiàn)EV1增加量超過25%~35%,患者需繼續(xù)觀察;有效:呼吸困難、咳嗽、咯痰等癥狀緩解,F(xiàn)EV1增加量超過15%~24%,患者需繼續(xù)接受治療;無效:呼吸困難、咳嗽、咯痰等癥狀以及FEV1未明顯改善,患者需改進治療方案??傆行?(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與入院時相比,兩組患者治療4 d后CRP、TNF-α、IL-6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4 d后CRP、TNF-α、IL-6等炎癥因子均低于對照組治療4 d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變化情況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變化情況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注:組內比較,*P<0.05
?
與入院時相比,兩組患者治療4 d后FEV1、VC、FEV1/FVC均升高,其中研究組FEV1、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治療前后改善明顯,對照組FEV1/FVC治療前后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4 d FEV1、VC、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治療4 d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組內比較,*P<0.05,#P>0.05
?
與入院時相比,兩組患者治療4 d后PaO2均提升,PaCO2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4 d PaO2均高于對照組、PaCO2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比較[(±s),mmHg]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rtients[(±s),mmHg]
注:與入院時比較,*P<0.05
?
研究組患者治療1周后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n(%)]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哮喘據(jù)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屬于世界最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目前全球約有患者3億例左右,而我國哮喘病患者約為4 500萬,其中20歲以上成人哮喘病發(fā)病率在4%左右,近些年,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成人哮喘病患者患病率在逐漸攀升[4-7]。老年哮喘病患者由于肺功能降低,哮喘病發(fā)作后長期伴有咳嗽、咯痰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對日常生活造成顯著影響[8-11]。常規(guī)哮喘病常用治療為布地奈德氣霧劑,布地奈德氣霧劑屬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該品經吸入給藥,與靜脈給藥以及肌注給藥相比,可提升了呼吸道局部給藥濃度,布地奈德氣霧劑絕對生物利用率在40%左右,給藥后30 min即可達到血藥峰值,其主要代謝成分為羥基潑尼松龍與基布地奈德,可作用于呼吸道上皮細胞,促使CRP、TNF-α、IL-6等炎癥因子吸收,發(fā)揮抗炎作用,以減少異常分泌物的合成,改善肺通氣,提升肺功能,但是對于長期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老年哮喘病患者,單一布地奈德氣霧劑治療效果有限[12-17]。多索茶堿屬于支氣管擴張劑,該品給藥后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細胞內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從而促使支氣管平滑肌舒張,以緩解支氣管痙攣,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18-20]。
秦珺等[21]臨床研究顯示,布地奈德及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的試驗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該次研究研究組應用布地奈德及支氣管擴張劑的總有效率(98.31%)高于對照組,與秦珺等臨床研究一致,此外,該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4 d后FEV1、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以及PaO2均提升,PaCO2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后CRP、TNF-α、IL-6等炎癥因子均降低,但是研究組患者治療4 d后上述炎癥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長期控制不佳老年哮喘患者布地奈德及支氣管擴張劑聯(lián)合給藥方案有利于局部炎癥介質的吸收以及肺功能的提升,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