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曄
我對阿袁最早的印象源自她的長篇小說《魚腸劍》,其對知識女性心理活動的刻畫深刻細膩,語言詼諧幽默,極具可讀性。
阿袁的小說多反映高校知識分子的生存現狀,以及學術生態(tài)、學術人格和他們的家庭生活,揭開高校生活鮮為人知的一面。作家方方評論說:“阿袁的小說好看,卻不以情節(jié)取勝。她善用語言,這正合了‘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一說。通過她的語言,可以感覺到她智慧、機警、俏皮、爽快,以及它們背后的冷幽?!痹诎⒃淖髌分?,這樣的句子比比皆是:“鄢雉的心,會如卷心菜一樣,越卷越緊,越卷越緊,緊到喘不過氣來?!薄耙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有時需要鄭重其事一輩子,有時呢,只需要倉促的幾秒鐘。”又比如她用燈和蛾比喻女性與愛情:“做燈要有燈的光芒,做蛾要有蛾的勇氣?!?/p>
讀完阿袁的幾部作品,除了語言的精彩,我還注意到她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鮮明地表達了她的女性幸福觀。
《師母》中,以三位師母為主:中文系胡主任的老婆莊瑾瑜、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孟教授的老婆鄢雉、中文系外國文學教研室沈副教授的老婆朱周。關于師母,阿袁說:“她會在學生面前吟唱《致橡樹》和《天仙配》,會挽著丈夫的胳膊在宿舍區(qū)里溜達,她永遠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又對女學生照顧有加。然而,你就是好奇,在無人時,她‘卸妝’后的容顏?!笨吹竭@段話,我忍不住會心一笑,校園往事如風一般在眼前飄過,忍不住想,原來天下師母都一樣。
《打金枝》中的米家三姐妹米紅、米青、米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大姐米紅生來美貌,被認定有娘娘相,從小得父母寵愛,長大后被男性傾慕,似乎是個命運的寵兒,可惜學業(yè)無成,又吃不得苦,最后嫁給了在鎮(zhèn)上開裝修公司的俞家公子。婚后,米紅因丈夫花心,自己又鬧出丑聞,只好離婚回到娘家。二姐米青生來聰明,從小酷愛讀書,靠自己努力考上大學離開小鎮(zhèn),后來做了師大中文系教師。米青見識過同事湯亥生家衛(wèi)生間滿滿當當的書架后,愛上了這位個子不高、文靜溫和的博士。兩人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多要求,甚至結婚都簡單到只貼了一副對聯。夫妻倆的生活寓諧于莊,寓譎于正,小日子過得甜甜蜜蜜。小妹米白既不漂亮,也不聰明,自小不被父母待見,后來與母親裁縫鋪的學徒結婚,過上了平淡的俗世生活,還被某男同學暗戀,算得上是反智、反美的角色。
在米家三姐妹中,能看出作者對米青的偏愛。我做讀書筆記時突然發(fā)現,“米、青”二字合起來就是“精”,不禁暗自猜測作者的用意。米青夫妻同心,彼此信任,精神世界高度契合。有人說米青的身上有阿袁的影子,她的幸福觀就是作者的幸福觀,我倒覺得米白不爭不搶,靜悄悄的,才是阿袁所說的“像植物一樣安靜的女性”的幸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