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輝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科中,地理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會因為地理知識的抽象,而對這一學科沒了興趣。因此老師在地理教學中,要注重課堂上的教學方式,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下文中主要闡述了初中地理課堂上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提升地理課堂效率。
關鍵詞:趣味教學法;初中階段;地理學科;應用探究
引言:
有很多的初中生因為地理知識的復雜性而產(chǎn)生了畏懼的心理,這也造成了地理課堂上效率低下的現(xiàn)象。在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們對地理沒有興趣,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對地理知識也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在教學中,老師要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輕松面對地理課堂,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自信。
一、趣味教學法對初中地理課堂的作用
有很多的地理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們講解地理知識,但是對于學習地理的正確方式,老師并沒有傳授給學生們。這樣的情況下,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只能理解片面的知識,對于抽象的知識,學生們是不好理解的,時間長了,學生會逐漸的對地理學科產(chǎn)生逆反心理。如果在教學中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就可以最大化的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活躍了課堂的氛圍,此外,老師也會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堂內容做調整,最大化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趣味性的教學模式會給地理課堂帶來很大的積極作用,老師要充分的把握住這一教學模式,最大化的凸顯出趣味性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1]。
二、趣味教學法在初中地理課堂上的應用策略
1.布置趣味性的作業(yè),讓學生展開自主性的學習
在初中地理的學習中,老師可以依據(jù)下一節(jié)要學習的內容來布置有趣的作業(yè),以這樣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需要注意的是,布置的作業(yè)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要和生活息息相關,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時候在講解“氣溫的變化與分布”這一節(jié)內容時,老師可以依據(jù)實際情況來設置問題,先讓學生觀看天氣預報,把這一天的溫度變化記錄下來,在隔天,使用溫度計來測試當天的溫度,并且把這兩天進行比較,找到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這樣的作業(yè)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同時也降低了繁重的作業(yè)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在隔天上課時,老師可以使用圖表來展現(xiàn)這一天的溫度變化,讓學生對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分析,并把這一節(jié)的重點知識闡述給學生們,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2]。
2.舉辦趣味性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熱情
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老師要依據(jù)實際情況來開展地理活動,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吸收到知識,并且提升了學生的實操能力。所以,在設置教學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要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分析,立足于學生的角度,把學生看做是課堂上的主人,最大化的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比如說在學習“地圖”這一節(jié)內容時,老師可以把學生帶出教室,走進操場,課前準備好相應的道具,然后舉辦一個有趣的活動,老師把五只鋼筆放在操場的各個方向,學生們要依據(jù)地理知識,畫出一張尋找鋼筆的地圖來,然后老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且定時的為學生提供找鋼筆的線索,學生們找到一支鋼筆就會得到一些獎勵。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對這個活動充滿了期待。所以,老師可以依據(jù)這一節(jié)內容為學生們做提示,讓學生們更順利的找到鋼筆,并獲得獎勵。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們要找到學校最高的地方,這樣方便學生繪制出操場的圖,同時也為尋找鋼筆提供了有利條件。找鋼筆的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也提升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3.趣味教學法促使學生學以致用
老師可以把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地理理論知識結合起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地理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帶領學生依據(jù)學過的知識,來對自己的家鄉(xiāng)進行建設,學生可以感受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在對旅游方面的知識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自己所在的城市中還有哪些可以開發(fā)的資源,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有更多的了解。最后,老師依據(jù)學生對本地的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學生們展開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會對地理知識有更深刻的記憶,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對家鄉(xiāng)的自豪感,地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在地理知識的運用下來解決現(xiàn)實中的問題,這也讓學生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4.多媒體技術展開趣味性情景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在學校內,基本上每個班級都會配備多媒體設備,因此,地理老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使用多媒體技術,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到地理知識。使用多媒體展開趣味性的課堂情境模式,把地理中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地理知識更加感興趣。情境模式的構建,不僅讓學生可以直觀的看到知識,還讓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記憶,并且有了深入的了解。比如說在學習“區(qū)分中國各省地圖形狀區(qū)別”這一節(jié)內容時,如果想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中國各個省的地圖,老師不會選擇在黑板上畫出地圖的形式來講解,在書本教材上雖然有地圖的展示,但是班級中學生的人數(shù)比較多,所以在課堂上,老師不可能一一照顧到每個學生,因此老師對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不了解,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就可以引進多媒體技術,讓各個省的地圖展現(xiàn)在學生們面前,然后老師展開對各個省的講解。在對地圖中的省份進行講解的時候,最好可以帶上相關的例子,比如說在講解山東省的時候,老師可以把山東省比作是一個人在豎大拇指,然后老師再講解山東的地形以及山東的風俗習慣,比如說山東的地圖為什么是一個大拇指的形狀呢?老師可以這樣回答,因為山東的煎餅最好吃,人們在吃過山東的煎餅之后,都會豎起大拇指來稱贊,這樣的方式就會讓學生記住了山東的地圖形狀以及山東的特色。
總結語:
以上就是在初中階段,學生們的認知對地理知識所產(chǎn)生的影響。如果老師想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興趣,那么就可以使用趣味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在提升學生的興趣的同時,也提升了課堂效率。另外,老師可以布置相關的趣味性的作業(yè),或者是展開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其中,把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的形式來開展情景模式,最大化的發(fā)揮出趣味性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本迪.趣味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8):69-70.
[2]于文燕.趣味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