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揚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將科技創(chuàng)新納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范疇,要求更好地發(fā)揮科技創(chuàng)新資源的統籌、組織、協調、配置,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茖W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在我國現今的高質量發(fā)展階段,“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明確提出和強調了促進科研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相結合,高度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這對科研項目的財務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正式開始了對科研項目的績效評價工作,經過近三十余年的發(fā)展,當前我國的科研項目績效評價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也總結出了一些評價的方法。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了一個科研項目全流程績效評價體系,并選擇了科研項目展開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相關改進建議。本文旨在推動科研項目管理和財務管理的高效融合,通過科學合理的科研績效管理,促進科研項目成果轉化。
科技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引擎,是應對許多全球性挑戰(zhàn)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國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重視論文、專利、技術、工藝、方法等業(yè)務指標的同時,科研項目的經濟價值也備受關注??蒲许椖砍晒欠裾嬲玫睫D化、能否創(chuàng)造效益需要得到更精確的量化和深入的評價。
科研項目績效是指科研項目完成后所產生的成果和效率,科研項目績效評價的范圍主要包括業(yè)務評價和財務評價。對于一個科研項目來說,僅考核完成后的成果效率是片面的,因此本文針對應用研究型科研項目的全流程財務績效進行評價,并選取項目案例展開分析,力求使財務績效評價的結果發(fā)揮出改善和提升科研項目管理的作用。
一、科研項目全流程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正式開始了對科研項目的績效評價工作,經過三十余年的發(fā)展,當前我國的科研項目績效評價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也總結出了一些評價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綜合指數法、公眾評判法、因素分析法、歷史動態(tài)比較法和目標評價法等。與國內相比,美國、歐盟、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科研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美國推行了PART(計劃評價評級工具),從計劃設計、戰(zhàn)略規(guī)劃、計劃管理和實施結果四個角度展開評價;歐盟出臺了《評價歐盟的活動——操作性指南》,分前期評估、中期評估和后評估三個階段進行評估;日本則運用了PDCA(計劃—執(zhí)行—監(jiān)測—行動)的評估管理模式,結合科研項目的特點來進行評價。
依據目前國內采用較多的分類標準,科研項目涵蓋國家級科技項目、“十條龍”科技攻關項目、基礎性研究項目、成熟技術推廣應用項目等。根據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的能力,本文將其劃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類。其中基礎研究是針對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科研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開展的研究,有較強的公益性、投資回收期較長;應用研究是以企業(yè)為主體進行的、對社會經濟發(fā)展有直接推動作用的、可轉化性強的項目,有較高的回報率、投資回收期較短。
(一)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考慮到科研項目具有前瞻性、創(chuàng)新性、不確定性等特點,過于嚴格的財務管控會對科研項目的良好開展形成負的外部效應,因此我國現行的與科研項目相關的財務管理,基本上僅涉及立項時的預算和結題時的決算,決算時的財務考核也僅涉及經費支出的合規(guī)性、合理性和經費使用與預算的匹配程度??紤]到上述各方面因素,目前最常用的評價方法是目標評價法。
指標設定的過程中,除指標體系設定時應考慮的客觀性、可比性等普適原則之外,重點需要考慮以下原則:一是可操作性原則,評價指標所需要的數據應當適應當前科研項目管理體系,數據易于獲取,指標統計口徑與科研項目財務核算口徑保持一致。二是可理解性原則,評價的過程和結果不僅呈現給財務管理人員,更要使項目管理人員和相關企業(yè)管理人員具備同樣的理解基礎。
(二)指標選取
結合目標評價法和科研管理實際情況,在充分學習和借鑒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礎上,設計全流程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AHP)搭建評價指標體系,指標內容及詳細說明如表1所示。
(三)指標權重確定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建立在系統理論基礎之上、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系統方法。在實際操作和運用中,第一步是要把系統層次化,然后通過分析計算得出各影響因素對系統的重要性權值。本文所要建立的層次分析結構模型分為目標層、總體指標層和具體指標層。構建指標體系的過程中,參考了相關學者的論著和文獻資料,并結合企業(yè)實際情況,來判斷各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最后運用AHP分析軟件進行一致性檢驗和數據運算。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針對不同的科研項目,評價指標的權重是不同的,可以根據評價的重點重新進行指標重要性的兩相比較,確定更適合的指標權重。經計算,本文采用的指標權重如表2所示,16個具體指標的權重合計為1。
二、案例分析
案例選取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的科研項目進行分析。北京化工研究院是中國最早從事石油化工綜合性研究的科研機構之一,1958年成立至今,已逐步形成了乙烯技術、合成樹脂、合成橡膠、有機與精細化工、化工環(huán)保等五大優(yōu)勢領域。依托自身優(yōu)勢領域技術和堅實的學科基礎,在石油化工行業(yè)領域積淀了重要影響力。
(一)項目簡介
項目名稱:節(jié)能型淺冷油回收法回收焦化干氣技術。
項目內容:以煉廠熱油為熱源,采用淺冷油吸收技術,以混合碳四為吸收劑,脫除焦化干氣中的甲烷、氫、氮氣等,將回收的碳二提濃氣送入乙烯裝置,乙烯回收率達90%以上。至2016年底,該技術已在中石化和合資企業(yè)建成投產4套干氣回收裝置,設計在建裝置5套,生產運行狀況良好。項目2013年獲得了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二等獎,2015年獲得中國循環(huán)經濟專利獎一等獎,2016年獲得了中國循環(huán)經濟科技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