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小引: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就是寫作,學生在寫作中的表達,很大程度上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寫作和閱讀是密不可分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名言就告訴我們讀寫本就是一家。
目前我們的語文教學,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空洞無物,不能打動別人。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學轉變思路,重視閱讀的重要性,積極地探索“以讀促寫”這種教學模式。
初中語文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中聽、讀、背,使學生的思維僵化,語文綜合水平逐漸下降。要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就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內(nèi)容。初中語文教學最主要的內(nèi)容就是讀和寫,讀是寫的基礎和前提,寫是讀的深化和升華,只有把讀和寫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相互作用,共同發(fā)展,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整體功能和作用,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本文對“以讀促寫”這種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應用效果和實施方法進行分析:
一、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模式下,初中生的寫作水平較低,在寫作時一般都以模仿和抄襲為主,不會主動創(chuàng)新,究其原因就是老師的教學模式出現(xiàn)了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無法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中仍然是以教師為主,不能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在課堂上讓學生大量閱讀文本,這種閱讀方式會讓教師覺得閱讀占用了自己的教學時間,自己無法在課堂中完整地解讀文本,所以將閱讀都安排在課下,這樣的安排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容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
在寫作時,通常都是教師設定主題,再要求學生按照模板寫作,教師意識不到寫作訓練環(huán)節(jié)應該讓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對學生的寫作思路和創(chuàng)新思維缺少關注,致使學生慢慢形成定性思維,不能主動思考,寫作沒有明確的目標,對未來缺乏規(guī)劃,只會跟隨教師的教學進度學習,被動接納和吸收,難以產(chǎn)生對寫作的興趣。
二、實行“以讀促寫”的具體內(nèi)容
2.1閱讀和寫作的關系
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承的,只有閱讀達到了一定的數(shù)量,才會讓自己的知識儲存更加豐富。當閱讀中累積的語言知識越來越豐富時,學生會有一種下筆如有神助的感覺,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是流利順暢又動人的,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
寫作也是閱讀的深化,學生要想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就必須擁有極豐富的素材,將平時積累的閱讀知識學以致用。老師要引導學生,讓其明確閱讀就是要為了滿足更高的寫作要求。這樣,既提高了閱讀質量又擴大了閱讀的范圍。老師應該讓學生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讓閱讀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通過大量的閱讀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從而強化自己的寫作能力,最終形成學生自己的寫作風格。
2.2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開闊眼界,但是閱讀一定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如果學生不能理解書中內(nèi)容,那么海量的閱讀也是無濟于事的。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多看一些新聞、報紙,或者聽廣播了解社會現(xiàn)狀。初中生已經(jīng)褪去了小學生的稚嫩,對一些社會問題應該有自己的見解。
閱讀理解的能力既能體現(xiàn)學生語文水平,又能夠體現(xiàn)學生對社會時事認知的深度。也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經(jīng)典名著,古人的表達都是比較含蓄的,教師要向學生滲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觀念,熟讀文本方能克服困難。在理解的基礎上閱讀,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經(jīng)歷有限,掌握的寫作素材相對來說比較少,為了增加其素材積累,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博覽群書,通過廣泛的閱讀拓展知識視野,同時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儲備豐富的知識。
2.3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寫作的意義。學生閱讀一些文學作品后,可以嘗試寫讀后感,或者對文章進行改寫。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學生整體的寫作能力[4]。有的學生寫的文章主旨不明確,這個時候教師要指導學生平時多積累寫作素材,在閱讀的時候要注意觀察作者的表達技巧,要注意寫文章時的條理性,也可以平時多讀一些范文,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
2.4開展創(chuàng)新寫作
初中生基本掌握了一些寫作手法和表達技巧,時間久了,運用這些技巧的時候,往往會感到文章缺少新意,文章的寫法基本相似。所以,在寫作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地挖掘新思路,開創(chuàng)新風格。
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舉出一句格言,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自己擬題,然后發(fā)揮想象構思一篇文章。文章內(nèi)容可以是學生經(jīng)歷的,也可以是學生對事件的看法。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
結語:其實,閱讀就是對寫作素材的積累,而寫作是表達情意的手段。假如語文是一片海洋,那么閱讀就是海洋里的小船,而寫作就是小船的船槳,由此可知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的重要性,它們相輔相承,不能分離。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督促學生閱讀大量有價值的讀物,不斷進行素材積累,使閱讀的作用在寫作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需要循序漸進,是一種需要長期堅持的方法,將“以讀促寫”的方式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以讀促寫”的教學方式深入到初中生的日常生活,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其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新,提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