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云
摘要:新時代初中德育課標準對學校德育提出了明確的具體要求。在任何相關學科的教育內(nèi)容和整個教學實踐過程中,思想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英語教育是一門具有人文性的學科,它包含著各種形式的人文德育教學資源。它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精神世界觀。關注并滲透、滲透到初中英語德育全過程,對中學英語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由于課堂教學是英語德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中學英語德育中,德育教師應嚴格遵循課堂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自我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科學、合理地將德育知識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本文從道德教育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英語道德教育的指導原則和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德育;滲透原理;途徑
引言
德育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貫穿于中學理論教學的全過程。根據(jù)新課改要求,開展初中英語德育教學活動,以滿足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需要,高度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把所學德育知識作為初中英語德育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如何運用什么樣的道德教育原則、怎樣的德育方法對中學英語德育知識進行滲透是我國初中英語德育工作者十分關注的問題。
一、在初中英語德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必要性
當前,作為國家重點德育課程的初中英語教學,學生和英語教師都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精力和學習時間,因此,應該把這門課作為一個學習的機會,在學校英語教學中不斷滲透學生的德育知識。在《英語新課綱》中,明確提出新教材中教師的培養(yǎng)目標必須充分體現(xiàn)新時代科學發(fā)展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樹立正確的理想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廣大學生的良好政治身心健康素質(zhì)、良好的文化審美觀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初中英語學科課程建設是一門重要基礎課,以有效實現(xiàn)這一發(fā)展目標。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非常必要。
1.2可行性
主體性德育課程是高校德育主體道德教育的重要基本構成環(huán)節(jié),主要依靠“社會課”、“思想政治課”等單一學科德育知識課程。這些德育活動與實際生活存在一定的脫節(jié),長期以來,德育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學校道德教育不能單純依靠單一的學校德育學科課程,而應該在學生的各種基本學科道德教育中廣泛地滲透,輔助學生德育,使學生全面、全面、有機地結合。就教材內(nèi)容而言,初中英語數(shù)學教材中主要包括團結、關心、親情、良好生活習慣、愛國、學識、環(huán)保、社交、風俗、奮發(fā)向上等幾個方面,并將其納入道德教育的范疇??梢哉f,初中英語中滲透德育是非??尚械?。
二、德育滲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原則
2.1隱蔽原則
普通中學英語學科德育課程的教學還應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滲透,注重營造良好的學風,要因勢而為。不能過分牽強,以免某些德育知識滲透生硬,影響德育教學質(zhì)量。要以初中英語整體課堂教學為切入點,針對初中英語的具體教學特點,結合各英語班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合理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課堂德育,使全體學生在沒有深刻覺察的具體情況下,直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并使學生德育自然地主動融入整個課堂,如:分組問題學習、集體問題討論、探究問題學習等。它通過積極組織、引導和引導廣大學生積極開展小組討論、共同參與、獨立思考、自我評價和綜合評價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廣大學生的學科綜合理論學習實踐能力和交際團結合作活動能力。
2.2循序漸進原則
德育內(nèi)容本身是一個多層次、多層次的整體結構系統(tǒng)。初中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也由淺顯、由淺入深、由弱到強的結構體系組成。所以,作為德育載體的初中英語教材與教學,也應該由淺到淺,由淺入深。德育的內(nèi)容,按不同的層次貫穿于各個學科的各個階段。雖然教學中有些內(nèi)容會反復出現(xiàn),但教學的側重點、深度、廣度各不相同,教師不能簡單地將其視為重復。應盡量使德育層次和德育層面形成德育的次序,遵循教育和認識的規(guī)律,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由外到內(nèi)、由易到難、由內(nèi)到外,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真正有序地發(fā)展。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
3.1營造道德滲透環(huán)境
以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的綜合用語學習為教學載體,營造和諧的學校德育環(huán)境滲透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中小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初中英語教師將正式英語與初中學生進行短小英語交流,使之成為簡單、文明、文明、禮貌的基本特征。中學生不僅能夠與初中生進行正式英語交流,還能培養(yǎng)小學生對初中英語生活學習的濃厚興趣,并逐步形成中學生文明禮貌的英語行為習慣。同時,英語數(shù)學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主動發(fā)現(xiàn)學生共同的優(yōu)點并不斷進步,及時主動地給他們以鼓勵和贊美,教會了英語學習者懂得尊重、愛護他人。
3.2創(chuàng)意活動寓教于樂
作為集體課堂教學的延伸,課余教學是二次集體教學。開展豐富、豐富的德育課余活動,如課前專題討論、講演、影視欣賞等,有利于更好地陶冶廣大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廣大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政治思想品德。比如,使用基礎英語教材unit4myday一年級,讓教師學生自主進行課前探究,教師由旁指導,讓教師學生對休閑活動問題進行深入討論,讓教師學生深刻認識到積極快樂的心態(tài)以及如何主動開展科學、健康、休閑的體育娛樂活動,通過這種相互的交流與溝通,既能促進教師學生初中英語在理論實踐中應用能力,又能加強教師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合作友愛精神。
結論
總之,在進行初中英語德育教學時,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采取有效的教學途徑對初中德育教學進行滲透,將使其課堂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然而,對學生進行良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種長期積累,逐步形成的過程。為此,我們應不斷努力,探索將政治道德教育完美的理念滲透到我校初中英語及其它相關學科的政治課堂教學中,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社會政治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愛云.(2015).英語班主任在初中英語德育中的滲透原則和途徑探討.《時代教育》,240-241.
[2]劉淵.(2019).英語班主任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原則和途徑探索.中華少年,189-189.
[3]康嘉航.(2018).淺析校園初中英語教學班主任的工作實效性.淺談校園教學英語,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