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目的 對急性腎功能衰竭采用血液凈化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時間2019年2月-2020年2月;按照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3例(采用IHB治療)和觀察組43例(采用CBP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及實驗室指標。結果 觀察組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H(動脈血氣)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該組治療有效率(93.02%)明顯高于對照組(67.44%),組間差異呈現(xiàn)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上,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效果顯著,具有極高安全性,可有效促進患者腎功能恢復和治療效果提升。
關鍵詞:急性腎功能衰竭;血液凈化;安全性
急性腎功能衰竭,簡稱ARF;患者多因機體腎小球率過濾突然下降(或者持續(xù)下降)引發(fā)機體內(nèi)水電解質(zhì)等物質(zhì)平衡紊亂而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臨床上,急性腎功能衰竭易發(fā)人群為老年人群,尤其是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基礎腎臟病的人員。ARF具有病發(fā)快和病情發(fā)展兇猛等疾病特征,如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身體與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臨床上,針對ARF常采用血液凈化治療,其凈化方式主要有IHB(間接性血液凈化)與CBP(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兩種。下面,本文將對急性腎功能衰竭采用血液凈化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進行研究,現(xiàn)對研究闡述如下:
1.基線資料和方法
1.1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時間2019年2月-2020年2月;按照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3例(采用IHB治療)和觀察組43例(采用CBP治療)。對照組22例男患、21例女患;年齡23-61歲,平均年齡(45.8±7.3)歲。觀察組21例男患、22例男患;年齡24-64歲,平均年齡(46.7±6.8)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未呈現(xiàn)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入院后,均給予兩組患者以血容量補充、心力衰竭、水電解質(zhì)、酸堿紊亂糾正以及抗感染治療和必要營養(yǎng)支持等;同時為兩組患者建立臨時血管通道。對照組43例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間接性血液凈化(IHB)治療,每分鐘血液流量為200ml-300ml。如患者無出血傾向,則給予患者以全身性肝素抗凝;如患者有輕微出血傾向,或者血液血小板減少則不使用肝素治療。以透析碳酸氫鹽治療,每間隔5小時進行1次;剛剛開始時需進行2小時誘導,并間隔1日才能再次開展治療。觀察組43例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連續(xù)性血液凈化(CBP)治療,采用連續(xù)靜脈血液濾過法評估患者病情,并應用3000-4000/h前稀釋法進行輸液。每分鐘血流量150ml-250ml,給予患者以肝素抗凝治療;初次使用時,應將劑量控制在25U/kg-50U/kg之間;保持量處于750U/h-1500U/h。如患者有輕微出血傾向,則需將肝素抗凝劑量為1000U-2000U,保持量處于100U/h-300U/h。行透析碳酸氫鹽治療,每分鐘血流量200ml-300ml;4L-10L/h(置換速度)。
1.3指標觀察
對比兩組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及pH(動脈血氣)實驗室指標;并以此為基礎評價兩組治療效果,以顯效、有效、無效為評價標準。若患者脫離透析且血肌酐<116μmol/L,則為顯效;若患者脫離透析且血肌酐>116μmol/L則為有效;若患者需依托透析治療且血肌酐>442μmol/L,則為無效。
1.4分析統(tǒng)計學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錄入spss18.0統(tǒng)軟件中處理。
2.結果
2.1對比兩組各項實驗室指標
治療前,兩組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及pH(動脈血氣)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H(動脈血氣)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呈現(xiàn)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2.2對比兩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呈現(xiàn)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3.討論
臨床上,針對ARF治療許盡早;因通過早期透析治療可有效保證生命安全,預防相關并發(fā)癥,改善患者腎功能。一般情況下,ARF分為腎前性與腎后性急性腎功能不全。如患者為前者,需要及時進行血容量不足糾正質(zhì)量,這樣才能促進盡早促進其腎功能康復。如患者為后者則需要盡早進行梗阻緩解治療。隨著醫(yī)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早期血液凈化治療別應用在是ARF疾病治療當中,目的在于實現(xiàn)預防性透析治療。
作為ARF治療重要手段,血液凈化不僅可以將患者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及時排除,還能夠?qū)⑵潴w內(nèi)殘余尿毒癥毒素清除,防止患者機體因此出現(xiàn)新的損傷[2]。此外,血液凈化還可幫助改善患者其自身存在高鉀血癥。但在實際治療中,血液凈化方式的選擇與應用是治療ARF的重點所在。若想保證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治療有效率,那則應結合患者實際病況選擇合適的血液凈化方法。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用IHB,觀察組采用CBP;治療后,雖然兩組實驗室指標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該組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及pH(動脈血氣)均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得出,在ARF治療中,IHB、CBP都可起到良好效果,但CBP效果更好,其血流動力學更加穩(wěn)定;并在排除多余水分、清除毒素的同時還能夠給予患者以必要營養(yǎng)支持,使患者治療期間可得到足夠營養(yǎng)與熱量補充;進而達到提升治療效果和促進患者腎功能恢復的目的,防止患者發(fā)生低血糖。
綜上,在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上,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效果顯著,具有極高安全性,可有效促進患者腎功能恢復和治療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喆,肖蓓,王佳.用連續(xù)性血液凈化療法和間歇性血液凈化療法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7(11):70-72.
[2]談定玉,王兵俠,耿平,等.尿毒清對重癥患者急性腎損傷血液凈化后腎功能部分恢復狀態(tài)的治療作用研究[J].臨床急診雜志,2019,20(9):72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