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國文 陳曉麗
摘要:目的 分析對腹股溝疝的治療中運用無張力疝修補術與運用傳統(tǒng)疝修補術的療效。方法 依據研究需求規(guī)范的設置研究對象納入、排除條件,共篩選出經我院診治的腹股溝疝患者152例,隨機分組,行傳統(tǒng)疝修補術的76例編為普通組,行無張力疝修補術的76例編為實驗組,對比療效。結果 實驗組的臨床指標、并發(fā)癥情況等均顯著優(yōu)于普通組(p<0.05)。結論 在治療腹股溝疝方面,無張力疝修補術能夠明顯減少患者術后疼痛的時間,縮短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后下床時間,加快身體康復,且并發(fā)癥少,安全性良好,可推廣。
關鍵詞: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傳統(tǒng)疝修補術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087-01
引言:
腹股溝疝就是臨床常見的疾病“疝氣”,病因復雜,易導致腹內壓增加,致使腹腔臟器突出體表,破壞腹壁完整,對患者健康有不利影響。臨床多行手術治療,傳統(tǒng)疝修補術會對患者造成較大創(chuàng)傷、并發(fā)癥多、預后不理想。在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改進下,目前有無張力疝修補術也運用于腹股溝疝的治療中,其效果如何,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存在哪些優(yōu)勢,本文作以下研究分析。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診治為腹股溝疝且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選擇152例開展研究,均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院,且患者及家屬在詳細了解了研究計劃與方式后表示支持,自愿參與,配合積極,排除合并肝腎功能不全、精神障礙、意識不清、手術禁忌、惡性腫瘤等因素。隨機等量分組后,普通組男36例,女40例,年齡26-78歲,平均(49.22±3.34)歲,實驗組男37例,女39例,年齡25-77歲,平均(48.97±3.52)歲。對一般資料行統(tǒng)計處理,組間對應指標極為相似(p>0.05),分組滿足研究要求。
1.2方法
普通組按照傳統(tǒng)疝修補術的方式及要求實施治療,指導并幫助患者保持平臥體位,實施連續(xù)硬膜外麻醉處理,于腹股溝部位作切口,切開皮膚表層后,再繼續(xù)切開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與斜肌腱膜,若為男性患者,則游離精索,切開提睪肌,若為女性患者,則切開子宮圓韌帶,使患者疝囊完全暴露[1]。然后,游離疝囊,顯露疝囊頸并結扎其上部。接下來,切開腹橫筋膜,將疝囊置回腹腔。術畢,行止血處理、縫合切口。實驗組按照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方式及要求實施治療,體位擺放與麻醉處理同普通組,于腹股溝上方2cm位置作5cm左右斜切口,同樣在切開皮膚表層后,再依次切開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與斜肌腱膜,對男性患者游離精索,切開提睪,對女性患者切開子宮圓韌帶,暴露疝囊,結扎疝囊頸上部。然后,將疝補片平衡的置于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宮圓韌帶)后方腹橫筋膜表面,并將其與恥骨結節(jié)及梳韌帶、腹股溝韌帶縫合,尤其是與恥骨結節(jié)處骨膜縫合時需牢固,不留空隙,再縫合疝補片上方和腹股溝管后壁[2]。接下來,于疝補片上方位置剪0.5cm大小的小孔,讓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宮圓韌帶)通過[3]。術畢行止血處理、縫合切口。
1.3指標觀察
臨床指標:手術操作的時間、術中患者下床的時間及疼痛的時間、總住院時間等。并發(fā)癥率:感染、皮下積液、尿潴留、陰囊血腫等。
1.4統(tǒng)計分析
保證各項研究數據與實際研究情況均符合,將其按組分類后,用SPSS20.0分析,時間指標用()代表,t檢驗,率指標用(%)代表,X2檢驗,當p<0.05,表示數據差異顯著。
2、結果
2.1臨床指標:與普通組比較,實驗組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術后下床及疼痛的時間均明顯更短(p<0.05)。見表1。
2.2并發(fā)癥率:普通組發(fā)生15.79%(12/76)并發(fā)癥,實驗組僅有2.63%(2/76),實驗組明顯更低(p<0.05)。見表2。
3、討論
腹股溝疝對患者健康的威脅主要是造成腹內壓的升高,臨床以手術治療為主。傳統(tǒng)疝修補術在臨床上應用的時期較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這種手術容易對患者腹部結構造成損傷,破壞神經組織,在對疝周組織縫合時,使切口處張力升高,導致傷口出現撕裂,增加疼痛,容易感染,治療時間長,預后差。無張力疝修補術是隨著醫(yī)療技術發(fā)展而研究出的新的治療腹股溝疝的手術方式,利用人工材料補片對腹股溝管后壁的功能進行恢復,可有效的避開神經阻滯、血運等豐富的部位,減少、減輕對正常組織的傷害,降低并發(fā)癥幾率。同時,所用人工材料主要為聚丙烯,可抗感染、易與組織相容,進一步促進了患者身體的康復。研究表明,實驗組各項臨床指標表現優(yōu)異,且并發(fā)癥率低,療效要優(yōu)于普通組(p<0.05)。
綜上所述,采取手術治療腹股溝疝,建議首選無張力疝修補術,不僅臨床指標方面更理想,且并發(fā)癥少,降低了患者治療期間的痛苦,加快了患者康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葉偉恒, 梁俊杰, 羅迦耀,等. 成人腹股溝疝外科治療的個體化方案選擇[J].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20年20卷5期, 650-653頁, 2020.
[2]黃俊, 蔡小勇. 成人腹腔鏡腹股溝疝手術的研究現狀[J]. 微創(chuàng)醫(yī)學, 2019, 014(004):489-492.
[3]李健文, 樂飛. 青年腹股溝疝外科治療策略[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9, 039(008):792-794.